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34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的结构,不仅具有常规的保温功能,还具有增温和降温功能,技术措施简单、安全、卫生,实用价值高,便于普及。它包括保温桶、饭盒和冷热盒,保温桶由桶体和桶盖构成密封容器,在桶体的内腔放置至少一个饭盒和至少一个冷热盒,饭盒之间、冷热盒之间、饭盒与冷热盒之间采用串联式放置,桶体采用内层和外层构成双层结构,双层之间抽真空。饭盒和冷热盒均为独立容器并有提手,便于用手放入或取出。当作为保温饭盒使用时,饭盒和冷热盒均可盛装食物;当作为增温饭盒使用时,饭盒盛装食物,冷热盒盛装热水;当作为降温饭盒使用时,饭盒盛装食物,冷热盒盛装冷水或冰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饭盒是用来盛装饭菜的容器,也称便当盒,一般由不锈钢、塑料、铝等材料制成。保温饭盒是在普通饭盒的基础上,增加其保温性能,以使得饭菜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缓慢变化,保温饭盒既可保温也可保冷。使用保温饭盒带饭上班、带饭上学是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人们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喜好自制饭菜,不仅好吃、卫生、价廉,关键是长期坚持自带饭菜对身体健康益处极大,能显著降低肥胖、心血管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现有技术的保温饭盒有双层饭盒、电加热等方式,但前者的保温时间偏短,后者需要电源、体积偏大,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均不理想,这也极大地限制了带饭上班、带饭上学生活方式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采用新的结构,不仅具有常规的保温功能,还具有增温和降温功能,技术措施简单、安全、卫生,实用价值高,便于普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包括保温桶、饭盒和冷热盒,保温桶由桶体和桶盖构成密封容器,在桶体的内腔放置至少一个饭盒和至少一个冷热盒,饭盒之间、冷热盒之间、饭盒与冷热盒之间采用串联式放置,桶体采用内层和外层构成双层结构,双层之间抽真空,桶体包括桶身和桶口,桶口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桶盖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啮合连接,桶盖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饭盒由饭盒体和饭盒盖构成密封容器,饭盒体包括饭盒身和饭盒口,饭盒体为单层结构,饭盒口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饭盒盖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啮合连接,饭盒盖外的顶部设有饭盒提手;冷热盒由冷热盒体和冷热盒盖构成密封容器,冷热盒体包括冷热盒身和冷热盒口,冷热盒体为单层结构,冷热盒口外壁设有第三外螺纹,冷热盒盖的内壁设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啮合连接,冷热盒盖内的顶部设有第三密封垫圈,冷热盒口的顶端能够与第三密封垫圈紧密贴合,冷热盒盖外的顶部设有冷热盒提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垫圈设置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垫圈数量为一个时可与桶口的顶端或桶口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数量为两个时与桶口的顶端和内壁同时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饭盒盖内的顶部设有第二密封垫圈,饭盒口的顶端能够与第二密封垫圈紧密贴合;所述饭盒盖内的顶部也可不设密封垫圈。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桶、饭盒和冷热盒均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或第三密封垫圈均采用圆环形或圆形硅橡胶。进一步地,所述饭盒盖为单层结构并在开口边沿处设置第一翻边,所述冷热盒盖为单层结构并在开口边沿处设置第二翻边。进一步地,所述饭盒盖中心位置设置第一圆形凹槽用以安装饭盒提手,所述冷热盒盖中心位置设置第二圆形凹槽用以安装冷热盒提手,所述饭盒提手或冷热盒提手采用T型圆柄、T型杆、半圆环、矩形环或微型吊环,均可作为固定提手,其中半圆环、矩形环还可以作为可转动活动提手。以上所述微型吊环尺寸太小,无法用手直接操作,需要一个L形钩子作为辅助工具伸入半圆孔内吊起。半圆环、矩形环作为可转动活动提手,平时卧躺在第一圆形凹槽或第二圆形凹槽内,需要用手提起饭盒或冷热盒时,用手指转动半圆环或矩形环即可。以上设置饭盒提手的原因在于:饭盒之间、冷热盒之间、饭盒与冷热盒之间采用串联式放置是保温、增温和降温性能最好、体积最小的方式,由于保温桶内径只比饭盒外径稍大,人手向保温桶放入饭盒或取出饭盒时无法利用饭盒的边沿进行操作,设置饭盒提手可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第一圆形凹槽的原因在于使饭盒提手高度不超过饭盒盖外表面,没有凸状物。设置冷热盒提手和第二圆形凹槽的原因同上。进一步地,所述桶体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钛合金或铝合金;所述桶盖采用的材料为塑料,或塑料内衬与不锈钢外套的组合体,或塑料内衬与钛合金外套的组合体,或塑料内衬与铝合金外套的组合体。进一步地,所述饭盒体、饭盒盖及冷热盒体、冷热盒盖采用的材料为不锈钢、钛合金或铝合金。进一步地,所述桶体上可设置提手或无提手。当本专利技术作为保温饭盒使用时,所述饭盒盛装食物,所述冷热盒也可盛装食物。此时,所述食物温度逐渐降低,从而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保温的目的。当本专利技术作为增温饭盒使用时,所述饭盒盛装食物,所述冷热盒盛装热水。此时,热水向所述食物传导和辐射热量,所述食物温度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从而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增温的目的。当本专利技术作为降温饭盒使用时,所述饭盒盛装食物,所述冷热盒盛装冷水或冰块,所述冰块的产生方法是冷热盒装水后将其放入冰箱、冰柜的冷冻室冻结成冰块或冷热盒装入预制好的冰块。此时,所述食物向冷水或冰块传导和辐射热量,所述食物温度先逐渐降低再逐渐升高,从而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降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采用新的结构,不仅具有常规的保温功能,还具有增温和降温功能,技术措施简单、安全、卫生,实用价值高,便于普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装配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装配示意图。图3为桶盖主视剖面图。图4为桶体主视图。图5为饭盒盖主视剖面图。图6为饭盒体主视图。图7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冷热盒盖主视剖面图。图9为冷热盒体主视图。图10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至图15分别为饭盒提手或冷热盒提手采用T型圆柄、T型杆、半圆环、矩形环和微型吊环的示意图。图1标记说明:1—保温桶,2—饭盒,3—冷热盒,11—桶体,12—桶盖。图2标记说明:1—保温桶,11—桶体,12—桶盖。图3标记说明:4—第一密封垫圈,12—桶盖,121—第一内螺纹。图4标记说明:11—桶体,111—桶身,112—桶口,1121—第一外螺纹。图5标记说明:22—饭盒盖,23—饭盒提手,A—局部放大视图标记。图6标记说明:21—饭盒体,211—饭盒身,212—饭盒口,2121—第二外螺纹。图7标记说明:5—第二密封垫圈,22—饭盒盖,221—第二内螺纹,222—第一翻边,A—局部放大视图标记。图8标记说明:32—冷热盒盖,33—冷热盒提手,B—局部放大视图标记。图9标记说明:31—冷热盒体,311—冷热盒身,312—冷热盒口,3121—第三外螺纹。图10标记说明:6—第三密封垫圈,32—冷热盒盖,321—第三内螺纹,322—第二翻边,B—局部放大视图标记。图11至图15标记说明:101—T型圆柄,102—T型杆,103—半圆环,104—矩形环,105—微型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桶(1)、饭盒(2)和冷热盒(3),保温桶(1)由桶体(11)和桶盖(12)构成密封容器,在桶体(11)的内腔放置至少一个饭盒(2)和至少一个冷热盒(3),饭盒(2)之间、冷热盒(3)之间、饭盒(2)与冷热盒(3)之间采用串联式放置,桶体(11)采用内层和外层构成双层结构,双层之间抽真空,桶体(11)包括桶身(111)和桶口(112),桶口(112)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1121),桶盖(12)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121),第一外螺纹(1121)与第一内螺纹(121)啮合连接,桶盖(12)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4);饭盒(2)由饭盒体(21)和饭盒盖(22)构成密封容器,饭盒体(21)包括饭盒身(211)和饭盒口(212),饭盒体(21)为单层结构,饭盒口(212)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2121),饭盒盖(22)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221),第二外螺纹(2121)与第二内螺纹(221)啮合连接,饭盒盖(22)外的顶部设有饭盒提手(23);冷热盒(3)由冷热盒体(31)和冷热盒盖(32)构成密封容器,冷热盒体(31)包括冷热盒身(311)和冷热盒口(312),冷热盒体(31)为单层结构,冷热盒口(312)外壁设有第三外螺纹(3121),冷热盒盖(32)的内壁设有第三内螺纹(321),第三外螺纹(3121)与第三内螺纹(321)啮合连接,冷热盒盖(32)内的顶部设有第三密封垫圈(6),冷热盒口(312)的顶端能够与第三密封垫圈(6)紧密贴合,冷热盒盖(32)外的顶部设有冷热盒提手(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桶(1)、饭盒(2)和冷热盒(3),保温桶(1)由桶体(11)和桶盖(12)构成密封容器,在桶体(11)的内腔放置至少一个饭盒(2)和至少一个冷热盒(3),饭盒(2)之间、冷热盒(3)之间、饭盒(2)与冷热盒(3)之间采用串联式放置,桶体(11)采用内层和外层构成双层结构,双层之间抽真空,桶体(11)包括桶身(111)和桶口(112),桶口(112)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1121),桶盖(12)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121),第一外螺纹(1121)与第一内螺纹(121)啮合连接,桶盖(12)内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垫圈(4);饭盒(2)由饭盒体(21)和饭盒盖(22)构成密封容器,饭盒体(21)包括饭盒身(211)和饭盒口(212),饭盒体(21)为单层结构,饭盒口(212)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2121),饭盒盖(22)的内壁设有第二内螺纹(221),第二外螺纹(2121)与第二内螺纹(221)啮合连接,饭盒盖(22)外的顶部设有饭盒提手(23);冷热盒(3)由冷热盒体(31)和冷热盒盖(32)构成密封容器,冷热盒体(31)包括冷热盒身(311)和冷热盒口(312),冷热盒体(31)为单层结构,冷热盒口(312)外壁设有第三外螺纹(3121),冷热盒盖(32)的内壁设有第三内螺纹(321),第三外螺纹(3121)与第三内螺纹(321)啮合连接,冷热盒盖(32)内的顶部设有第三密封垫圈(6),冷热盒口(312)的顶端能够与第三密封垫圈(6)紧密贴合,冷热盒盖(32)外的顶部设有冷热盒提手(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圈(4)设置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垫圈(4)数量为一个时可与桶口(112)的顶端或桶口(11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4)数量为两个时与桶口(112)的顶端和内壁同时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增温降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饭盒盖(22)内的顶部设有第二密封垫圈(5),饭盒口(212)的顶端能够与第二密封垫圈(5)紧密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首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保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