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俊峰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82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第一侧筒和第二侧筒,所述外壳的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第一侧筒与第一传动皮带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侧筒与第二传动皮带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与外壳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第二侧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二侧毛刷。该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使用不同的清理方法,对水产养殖池底部沉积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得污染物能够与水产养殖池的底部脱离,较人工清理速度大幅提高,并且清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池是用于水产养殖的,边侧和底部均由水泥砌成的池子,由于我国对于各种各样水产品的需要量十分大,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大规模的水产养殖,而水产养殖池就是水产养殖必须准备的场地。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发现,传统使用水泥修砌的水产养殖池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底部会沉淀剩余的饲料、鱼的排泄物以及掉落的多种污染物,会造成水体污染,导致鱼苗成活率下降,所以需要及时将水产养殖池中的水排尽,对水产养殖池的底部进行清理,而传统人工使用刷子清理,清理效果不好,清理效率低,所以就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人工使用刷子清理的清理效果不好,清理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第一侧筒和第二侧筒,所述外壳的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主动筒,并且主动筒上安装有第一传动皮带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侧筒(13)和第二侧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电机(2),且电机(2)上安装有主动筒(3),并且主动筒(3)上安装有第一传动皮带(4)和第二传动皮带(5),所述第一传动皮带(4)与工作筒(6)相互连接,且工作筒(6)固定在连接轴(8)上,并且连接轴(8)与基板(7)相互连接,同时连接轴(8)的底端固定有驱动齿轮(9),所述驱动齿轮(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圆毛刷(10),且驱动齿轮(9)与功能齿轮(11)相互连接,并且功能齿轮(11)安装在基板(7)的下端面,同时功能齿轮(1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圆毛刷(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池底部污染物清理装置,包括外壳(1)、第一侧筒(13)和第二侧筒(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的顶端固定有电机(2),且电机(2)上安装有主动筒(3),并且主动筒(3)上安装有第一传动皮带(4)和第二传动皮带(5),所述第一传动皮带(4)与工作筒(6)相互连接,且工作筒(6)固定在连接轴(8)上,并且连接轴(8)与基板(7)相互连接,同时连接轴(8)的底端固定有驱动齿轮(9),所述驱动齿轮(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圆毛刷(10),且驱动齿轮(9)与功能齿轮(11)相互连接,并且功能齿轮(11)安装在基板(7)的下端面,同时功能齿轮(11)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圆毛刷(12),所述第一侧筒(13)与第一传动皮带(4)相互连接,且第一侧筒(13)安装在基板(7)的上端面,并且第一侧筒(13)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顶轮(14),同时基板(7)上安装有第一侧板(15),所述第一侧板(15)靠近外壳(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复位弹簧(16),且第一复位弹簧(16)与外壳(1)的内壁相互连接,并且第一侧板(15)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侧毛刷(17),所述第二侧筒(18)与第二传动皮带(5)相互连接,且第二侧筒(1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顶轮(19),并且第二侧筒(18)安装在基板(7)的上端面,同时基板(7)上安装有第二侧板(20),所述第二侧板(20)靠近外壳(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俊峰钟如永卢守章张飞于朝敏李广军张玲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尚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