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24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外罐体与菌种培养罐,所述外罐体与菌种培养罐之间留设有腔体,所述腔体里侧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外罐体上端安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底侧的转轴对接相连,所述转轴通过套筒套接有搅拌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应的腔体、冷水机、循环水泵、加热仓、温度计等相应设计在对其进行冷却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对菌种培养罐的温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其恒温状态,促进其培养效果,同时相应的辅助排料管、采样管、PH值检测器的设置,能够定期的对菌种培养的进度进行随时的监控,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种培养是关键工序。初期培养的食用菌菌种是固体菌种,因固体菌种培养占用地方大、培养速度慢、下道工序接种时效率低等缺陷而逐步被液体菌种所替代,食用菌菌种培养装置是培养食用菌菌种的专用设备。公知的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的是一种培养罐,这种培养罐包括外罐体,在外罐体的下面固定有支撑外罐体的罐脚,在外罐体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在外罐体的侧面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由进水阀与外部的供水管相连接在外罐体的顶部固定有压力表;在外罐体内由支撑杆连接有内罐体,在内罐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在内罐体的侧面固定有进料管,在内罐体顶部连接有压力表。培养罐在对内罐体内的物料接种菌种之前需要对物料蒸煮消毒,然后降温到接种温度才能接种,因这种已有的培养罐的进水管与外部的供水管相连,靠外部供水管提供常温水对内罐体降温,因此这种培养罐在使用中存在有以下缺陷:一是来源于外部供水管的水在对对内罐体降温后直接排出罐体外,不能重复利用,浪费宝贵的水资源;二是供水管提供的常温水的水温较高,对内罐体降温时效果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外罐体(1)与菌种培养罐(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与菌种培养罐(14)之间留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里侧焊接有固定柱(13),所述外罐体(1)上端安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与底侧的转轴(15)对接相连,所述转轴(15)通过套筒套接有搅拌杆(12),所述电机(1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压力表(19)与出气管(17),所述压力表(19)与出气管(17)穿进菌种培养罐(14)里侧,所述菌种培养罐(14)的左侧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设有进料管(20)与出料管(10),所述外罐体(1)底侧留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冷水机(2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包括外罐体(1)与菌种培养罐(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与菌种培养罐(14)之间留设有腔体(4),所述腔体(4)里侧焊接有固定柱(13),所述外罐体(1)上端安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与底侧的转轴(15)对接相连,所述转轴(15)通过套筒套接有搅拌杆(12),所述电机(1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压力表(19)与出气管(17),所述压力表(19)与出气管(17)穿进菌种培养罐(14)里侧,所述菌种培养罐(14)的左侧上端以及下端分别设有进料管(20)与出料管(10),所述外罐体(1)底侧留设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与冷水机(21)相连接,所述冷水机(21)通过连管与水箱(22)对接相连,所述水箱(22)通过连管与上端的循环水泵(23)的输入端对接相连,所述循环水泵(23)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24)与外罐体(1)对接相连,所述腔体(4)底端安设有加热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2)左端上侧留设有进水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进帆江祖豪
申请(专利权)人:武定春江珍稀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