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树林,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湿地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在维护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固堤护岸、保护沿海的经济生产及防治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也有很显著的作用([1]林鹏.红树林.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当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目前不少地方在堤岸外和沿岸河口适宜的地方大面积造滩,重新营造红树林生态系统([2]杨盛昌,陆文勋,邹祯,等.中国红树林湿地: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保护[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7,46(4):301-310)。但这些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也存在人工造林技术欠缺、物种多样性差、以及滨海文化埋没和景观美学缺失等问题([3]张世杰,许乃升,崔佳瑞,等.海南省红树林景观设计方法调查与研究[J].湿地科学,2018,16(4):457-465)。因此,如何构建、更好发挥红树林滩涂生态系统的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作用,避免成片红树林滩涂上种类单调,创新性地发挥景观地标功能,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的景观设计;2)获取图像的地理信息;3)进行交会定点测量和潮间带滩涂现场契合测量;4)设计景观的实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的景观设计;2)获取图像的地理信息;3)进行交会定点测量和潮间带滩涂现场契合测量;4)设计景观的实施。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初步的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为:在单个成片的潮间带人造滩涂上,或数个邻近的人工滩涂进行初步的景观设计,构建景观图案或LOGO图案。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成片的潮间带为单个成片的面积6~10万m2以上的潮间带,或数个邻近总面积20万m2以上的潮间带。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获取图像的地理信息的具体方法为:先在项目规划图上勾画景观图案或LOGO图案,将规划图与卫星定位准确的地理位置坐标图进行图像重叠,以查找图案的地理信息,并获得图案中每一个关键坐标点和线条拐点的地理位置坐标,进而绘制景观图案或LOGO图案坐标图。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大面积滩涂上塑造红树林景观地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进行交会定点测量和潮间带滩涂现场契合测量的具体方法为:利用全站型电子测距仪进行交会定点测量和潮间带滩涂现场契合测量,在由一人在拟布设景观范围的滩涂上移动标尺杆,另一人操作全站型电子测距仪进行标尺杆跟踪,并通过对讲机指挥来回移动标尺杆,按照景观图案或LOGO图案坐标图上查找地理信息,每一个关键坐标点和线条拐点的地理位置坐标的二维坐标定点测量确定到实际现场,并立即用有标记的彩旗插在滩涂上,将该点位确定下来,将图案坐标图中的各点位确定到滩涂上的实际位置;将各点位经纬度坐标输入GPS卫星定位器中,在现场确定点位的工作过程中,同时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同一点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