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17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发光封装结构;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用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出端;调光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线性恒流单元,用以调整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流;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整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用以与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共同运作,提供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缓冲;其中,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该电解电容共同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入端。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Circuit and Its Illumin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ight-emitting diode illumin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ght-emitting packaging structure; a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 rectifying unit for driving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 first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which electrically couples an output terminal of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a dimming unit, which electrically couples the first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to adjust the current of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unit; The second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is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the rectifier unit, and th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which is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the second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to operate together with the second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to provide a buffer for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unit, in which the second linear constant current unit and th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re electrically coupled with one of the input termin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照明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功因无频闪又能调整亮度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整流交流(rectifiedalternative-current,AC)电压直接驱动的照明应用中,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耗电量小、耐用持久、高效转换、节约能源等优点,其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发光二极管(LED)为一电流驱动元件,其发光亮度与驱动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为了达到高亮度和亮度均匀的要求,往往需要使用许多串接的发光二极管来提供足够光源。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发光二极管(LED)要调光同时又要维持发光品质,这并不容易,与传统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有所不同。频闪(flicker)现象是一种光源强度会随着时间而有明暗变化的现象,其影响发光品质甚巨,无论人眼是否能够辨识,频闪都会对人体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例如头痛、视力模糊、眼花、眼睛疲劳、心神不安、严重时甚至引发癫痫等反应。由于发光二极管(LED)本身的特性,当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在需要调变光通量(luminousflux)和光强度时,它的频闪(flicker)现象往往远比其他照明灯具(例如白炽灯、荧光灯)要严重得多。因此,如何能既消除频闪又能调整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已为现有发光二极管(LED)技术上亟待突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功因无频闪又能调整亮度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及其照明装置,其能够有效消除频闪现象又能兼顾调光功能,具超长寿命以及有效节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一组以上的线性恒流电路,把发光二极管电流涟波消除掉(currentripplefree),即可消除频闪达到无频闪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引进一电解电容做为缓冲(buffer),可达到准确无涟波的驱动电流值。就其中一个观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频闪可调光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包括数个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调光单元、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电解电容、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设在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共同节点(输入端),而第一线性恒流单元分别设在每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另一节点(输出端)。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调光单元、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可以是采用半导体制程实现的电路。其中,上述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调光单元、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共同封装整合在一起,其封装方式包括半导体制程技术或冲压封装技术等。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有关于一种无频闪可调光的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包括发光封装结构、数个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调光单元、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电解电容、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其中,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设在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共同节点(输入端),而第一线性恒流单元分别设在每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另一节点(输出端)。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发光封装结构、发光二极管单元、整流单元、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调光单元、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电解电容共同封装整合在一起,其封装方式包括半导体制程技术或冲压封装技术等。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频闪可调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无频闪可调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无频闪可调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无频闪可调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200、300、400:照明装置111:发光封装结构112:发光二极管单元1121:发光二极管113:整流单元114、116:线性恒流单元115:调光单元117:电解电容131、141:升降压控制单元a、b:节点P1:第一电极P2:第二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无频闪可调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00包括发光封装结构111、数个发光二极管单元112、整流单元113、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调光单元115、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电解电容117、第一电极P1及第二电极P2。其中,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以及电解电容117设在发光二极管单元112的一共同节点(输入端),而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分别设在每组发光二极管单元112的另一节点(输出端)。上述发光封装结构111、发光二极管单元112、整流单元113、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调光单元115、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以及电解电容117可以是采用半导体制程实现的电路。其中,上述发光封装结构111、发光二极管单元112、整流单元113、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调光单元115、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以及电解电容117共同封装整合在一起,其封装方式包括半导体制程技术或冲压封装技术等。发光封装结构111的第一电极P1及第二电极P2从发光封装结构111的端面露出,且发光封装结构111通过第一电极P1及第二电极P2直接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未绘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耦接于整流单元113与发光二极管单元112之间。发光二极管单元112可共同电性连接于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数个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的一端以一对一的方式分别耦接于发光二极管单元112,而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的另一端则接地,因各发光二极管单元112耦接于对应的线性恒流单元114,所以可受到对应的线性恒流单元114的个别控制。电解电容117耦接于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而电解电容117的另一端则接地。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整流单元113可以是桥式整流器,以全波整流成成直流弦波波形后再驱动发光二极管单元112。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极P1及第二电极P2可直接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之间并未通过任何额外的驱动器。如此,可缩小照明装置100的整个体积。一实施例中,调光单元115耦接于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以及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以通过一线性准位调光信号或一脉冲宽度调变(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控制第一线性恒流单元114或第二线性恒流单元116的导通时间(即电流量),进而控制发光二极管单元112的发光表现,如光亮度、光强度或色温。上述调光单元115可以是一种无线调光单元115,且发光封装结构111可更包括能量接收器(未绘示),其可与一外部供电器(未绘示)采用无线方式产生耦合电流,以供电给整流单元113。在此设计下,照明装置100可省略以有线连接的电源连接件(未绘示)。前述能量接收器可采用共振器(resonator)来实现。此外,一外部控制器(未绘示)可通过无线方式控制无线调光单元115。外部控制器例如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可采用封装技术,将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一整流单元,用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一第一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出端;一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整流单元以及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入端;一调光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线性恒流单元与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用以调整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流;以及一电解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其中,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该电解电容共同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该输入端;其中,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限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一最大电流、提供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所需要的一电流以及同时补充该电解电容的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TW 1061337151.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单元;一整流单元,用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单元;一第一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出端;一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电性耦接该整流单元以及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一输入端;一调光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线性恒流单元与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用以调整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流;以及一电解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其中,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该电解电容共同电性耦接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该输入端;其中,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限制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一最大电流、提供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所需要的一电流以及同时补充该电解电容的能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单元、该整流单元、该第一线性恒流单元、该调光单元、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以及该电解电容共同封装整合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多个电解电容以及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该些电解电容的一端共同电性耦接该第二线性恒流单元,而该些电解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跨接于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输出端,以分别对该些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流作缓冲调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升降压控制单元,电性耦接该整流单元,并将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该输出端的一电压值,分别反馈给该升降压控制单元,以调整该整流单元的一驱动电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升降压控制单元,电性耦接该整流单元,并将该发光二极管单元的该输出端耦接于同一节点的一共同电压值,反馈给该升降压控制单元,以调整该整流单元的一驱动电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单元通过一线性准位调光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绍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高效电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