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耦合型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92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包括: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的第一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的上述第二绝缘主体;设置在上述第一绝缘主体内的第一线圈导体,上述第一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1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1匝;和设置在上述第二绝缘主体内的第二线圈导体,上述第二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2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2匝。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线圈导体的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导体的第二线圈面相对,上述第一线圈面与上述第二线圈面之间的间隔T满足T≥g1×N1+g2×N2的关系。

Magnetic Coupled Coil Components

The coil components of on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 a first insulating body contain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first filler particles as conductivity; a second insulating body contain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second filler particles as conductivity; a first coil conductor arranged in the first insulating body, which is wound in a manner with an interval of G1 between adjacent turns. The coil shaft is wound around the N1 turn, and the second coil conductor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insulating body. The second coil conductor is wound around the coil shaft in a manner of G2 interval between adjacent turns. In this embodiment, the first coil surface of the first coil conductor is opposite to the second coil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il conductor, and the interval T between the first coil surface and the second coil surface satisfies the relationship of T (> g1*N1+g2*N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耦合型线圈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耦合型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是包括彼此磁耦合的一组线圈单元的电子部件。作为代表性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有共模扼流线圈、变压器和耦合电感器。在这样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中,期望一组线圈导体间的耦合系数高。磁耦合型线圈部件例如利用层叠工艺制作。利用层叠工艺制作的磁耦合型线圈部件记载在日本特开2016-131208号公报中。记载在该公报中的耦合型线圈部件包括在绝缘主体内设置有线圈导体的一组线圈单元,该一组线圈单元以彼此磁耦合的方式配置。该一组线圈单元以各线圈单元的线圈导体的线圈轴与其它线圈单元的线圈轴大致一致、并且该线圈单元彼此密接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提高该线圈导体间的耦合度。绝缘主体通过准备多个由绝缘性优异的绝缘材料形成的多个绝缘片、并将该多个绝缘片层叠而形成。作为绝缘主体用的绝缘材料,铁氧体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12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改善了线圈导体间的耦合度的新型磁耦合型线圈部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外的目的通过说明书整体的记载能够明确。用于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绝缘主体和第二绝缘主体的基体,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主体内的第一线圈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1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1匝;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内的第二线圈导体,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2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2匝,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第一线圈表面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第二线圈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线圈表面与所述第二线圈表面之间的间隔T满足T≥g1×N1+g2×N2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JP 2017-190934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绝缘主体和第二绝缘主体的基体,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一填料颗粒,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含有至少一部分为导电性的第二填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主体内的第一线圈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1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1匝;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主体内的第二线圈导体,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以相邻的匝之间的间隔为g2的方式绕着线圈轴卷绕了N2匝,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第一线圈表面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第二线圈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线圈表面与所述第二线圈表面之间的间隔T满足T≥g1×N1+g2×N2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主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107Ω·cm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主体的体积电阻率为1×107Ω·c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T满足2×(g1×N1+g2×N2)≥T≥g1×N1+g2×N2的关系。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不同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一端电连接的第一外部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另一端电连接的第二外部电极,所述第一线圈导体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距离M1满足M1≥g1×N1的关系,所述第一线圈导体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距离M2满足M2≥g1×N1的关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经由第一通路导体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与所述第一通路导体的距离M5满足M5≥g1×N1+g2×N2的关系。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经由第二通路导体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导体与所述第二通路导体的距离M6满足M6≥g1×N1的关系。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第一引出导体和形状与所述第一引出导体不同的第二引出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经由所述第一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并且经由所述第二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一端电连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另一端电连接的第四外部电极,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与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的距离M3满足M3≥g2×N2的关系,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的距离M4满足M4≥g2×N2的关系。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经由第三通路导体与所述第三外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经由第四通路导体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与所述第四通路导体的距离M7满足M7≥g2×N2的关系。1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明久山口大辅新井隆幸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