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38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控制板、第一手机壳和第二手机壳,所述手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机壳,且第一手机壳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前置摄像头,所述手机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机壳,且第二手机壳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手机本体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手机本体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接口,所述手机本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铰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保护板、铰接座、卡块和卡槽实现防水的功能,保护板可以通过铰接座进行旋转,通过卡块与手机内置的卡槽实现固定,当不需要使用接口时,将保护板卡和在手机底端,需要使用接口时,可以将保护板打开,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
本技术涉及手机
,具体为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
技术介绍
手机是一种通讯设备,手机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它还具备导航、购物、娱乐等各种功能,虽然手机的功能强大,但是现有的手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手机没有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当手机需要维修时,需对控制板周围多颗螺丝进行拧松,耗时较长,拆卸十分不方便。第二,传统的手机不具备支架的功能,当用手机观看视屏时,需要外接支架支起手机,使用不方便。第三,传统的手机不具备防水功能,手机底端设置有多个接口,用于充电和外接耳机,这些接口容易进水从而使得手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没有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不具备支架的功能,不具备防水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控制板、第一手机壳和第二手机壳,所述手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机壳,且第一手机壳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前置摄像头,所述手机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机壳,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控制板(3)、第一手机壳(12)和第二手机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机壳(12),且第一手机壳(12)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前置摄像头(5),所述手机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机壳(21),且第二手机壳(21)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22),所述手机本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1),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接口(28),所述手机本体(1)一侧的底端安装有铰接座(18),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通过铰接座(18)铰接有保护板(17),且保护板(17)的底端安装有卡块(16),所述第一手机壳(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控制板卡接结构的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控制板(3)、第一手机壳(12)和第二手机壳(2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机壳(12),且第一手机壳(12)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前置摄像头(5),所述手机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机壳(21),且第二手机壳(21)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22),所述手机本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1),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接口(28),所述手机本体(1)一侧的底端安装有铰接座(18),所述手机本体(1)的底端通过铰接座(18)铰接有保护板(17),且保护板(17)的底端安装有卡块(16),所述第一手机壳(12)和第二手机壳(2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顶端的两侧均匀安装有固定块(24),所述第一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7),所述卡接机构(7)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板(3),且控制板(3)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池(4),所述控制板(3)一端另一侧的顶部安装有内存(6),所述控制板(3)一端另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核心处理器(10),所述内存(6)和核心处理器(10)之间设置有音频IC(9),所述控制板(3)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散热孔(23),所述电池(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核心处理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内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唐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