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荷泵
本技术涉及微电流供电系统
,尤其是指一种电荷泵。
技术介绍
目前在移动电源、平衡车等领域,为单片机、检测电路等小电流供电的方案目前只有一种:线性稳压芯片(简称LDO)。但LDO的缺点非常明显,输入与输出电流相等,当输入电压(比如15V)与输出电压(比如5V)落差过大时,这种能耗将对整机的待机时间影响非常大,即会使得整机的待机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电荷泵,能够在一个周期内即可完成把高压电转为低压电进行输出,从而降低了待机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荷泵,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5、控制模块、多谐振荡器、串联模块和并联模块;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串联支路;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并联支路;所述串联模块用于控制串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并联模块用于控制并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高压电源通过串联支路给多谐振荡器供电;所述电容C5通过并联模块给多谐振荡器供电;在多谐振荡器工作的一周期内,所述多谐振荡器在前半周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串联模块工作;所述多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5、控制模块、多谐振荡器、串联模块和并联模块;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串联支路;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并联支路;所述串联模块用于控制串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并联模块用于控制并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高压电源通过串联支路给多谐振荡器供电;所述电容C5通过并联模块给多谐振荡器供电;在多谐振荡器工作的一周期内,所述多谐振荡器在前半周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串联模块工作;所述多谐振荡器在后半周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并联模块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C2、电容C3、电容C5、控制模块、多谐振荡器、串联模块和并联模块;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串联支路;所述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5组成有并联支路;所述串联模块用于控制串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所述并联模块用于控制并联支路的导通与断开;高压电源通过串联支路给多谐振荡器供电;所述电容C5通过并联模块给多谐振荡器供电;在多谐振荡器工作的一周期内,所述多谐振荡器在前半周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串联模块工作;所述多谐振荡器在后半周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并联模块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串联模块包括电容C1、开关管Q1、开关管Q3和开关管Q4,开关管Q1的控制端、开关管Q2的控制端、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电容C1的一端均连接于控制模块,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容C1的一端均用于外接高压电源,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设置于开关管Q1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3的输入端之间,电容C3设置于开关管Q3的输出端和开关管Q4的输入端之间,电容C5的一端连接于开关管Q4的输出端,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所述一端连接于多谐振荡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还包括电阻R1-R3,电阻R1的一端用于外接高压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串联模块的输入端;电容C1的所述一端经电阻R2连接于电阻R1的所述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于电阻R1的所述另一端,并联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3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还包括电阻R5,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控制模块,开关管Q1的控制端、开关管Q3的控制端和开关管Q4的控制端均连接于电阻R5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并联模块包括开关管Q2、开关管Q5、开关管Q8和开关管Q9,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于开关管Q1和电容C2之间,开关管Q2的输出端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太,李寿敏,曾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