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低速电机
本技术属于微型指纹挂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低速电机。本产品只用于微型指纹挂锁。
技术介绍
目前,机器人、智能锁等领域均需借助电机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尤其是智能锁领域的微型指纹锁,微型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而指纹锁的核心部件电机是驱动器,是整个指纹锁力量的转换中枢,电机若停止工作或障碍,锁将会自动开启和无法锁定,由于原动机的速度太高无法直接驱动工作机或执行机构,通常原动机需要借助减速装置减速,减速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市场上很多电机减速装置采用多个零散的齿轮啮合传递能量或者加变频调速,结构复杂不够紧凑,而且噪音大,由于输出速度较大,输出扭矩小,造成电机承载能力较小,传动精度不高,经济性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因此,专利技术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电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低速电机,不仅结构紧凑,传动比范围较大,传动精度高,而且输出速度低,输出扭矩大,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锁低速电机,包括一马达(1)和一减速装置(2),所述马达(1)与所述减速装置(2)通过一连接环(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2)具有一内壁设有轮齿的箱体(21),所述箱体(2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行星架(22)、一第二行星架(23)、一第三行星架(24)和一第四行星架(25),四组行星轮(2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行星架(22)、第二行星架(23)、第三行星架(24)和第四行星架(25)上端,所有所述行星轮(26)与所述箱体(21)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22)穿过所述箱体(2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1)外,所述第二行星架(23)下端伸入所述第一行星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低速电机,包括一马达(1)和一减速装置(2),所述马达(1)与所述减速装置(2)通过一连接环(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2)具有一内壁设有轮齿的箱体(21),所述箱体(2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一第一行星架(22)、一第二行星架(23)、一第三行星架(24)和一第四行星架(25),四组行星轮(2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行星架(22)、第二行星架(23)、第三行星架(24)和第四行星架(25)上端,所有所述行星轮(26)与所述箱体(21)啮合,所述第一行星架(22)穿过所述箱体(2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1)外,所述第二行星架(23)下端伸入所述第一行星架(22)内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22)内的一组所述行星轮(26)啮合,所述第三行星架(24)下端伸入所述第二行星架(23)内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23)内的一组所述行星轮(26)啮合,所述第四行星架(25)下端伸入所述第三行星架(24)内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24)内的一组所述行星轮(26)啮合,一太阳轮(27)一端伸入所述第四行星架(25)内并与所述第四行星架(25)内的一组所述行星轮(26)啮合,所述太阳轮(27)另一端与所述马达(1)的传动轴连接;所述马达(1)长度为9.3±0.2mm,所述箱体(21)长度为11.65~11.85mm,所述马达(1)和箱体(21)直径为6±0.05mm,所述减速装置(2)传动比为699.55,所述减速装置(2)输出转速为41~51rpm且其输出扭矩小于或等于180g-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低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22)、第二行星架(23)、第三行星架(24)和第四行星架(25)上端侧面的多个缺口上均设有侧安装孔,所述第一行星架(22)、第二行星架(23)、第三行星架(24)和第四行星架(25)上端面均设有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秀烟,刘助兵,罗玉宝,李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颖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