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18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设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滑油管路之间的调节管路,以及调节阀门,调节阀门上具有通道,并在通道侧向设置滑道,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板(12),调节板(12)在滑道内滑动时,能够至少部分阻挡住所述通孔,滑道一端沿调节板(12)滑动方向设置有穿出调节阀门的螺纹孔(13),并螺接有磁性螺纹杆(15),磁性螺纹杆(15)的伸入螺纹孔(13)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圆柱(14),调节板(12)具有磁性,吸附在磁性圆柱(14)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试验过程中,不需拆分滑油管路,即可对滑油系统管路内的流体进行节流控制,达到对滑油流路或空气流路节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或试验器在地面台架试车或试验过程中,滑油系统需保障稳定的供油、回油及通风,且滑油消耗量满足使用要求。因此,根据试车或试验状态,需在管路(供油、回油及通风)中安装节流孔板,并不断更换不同节流面积的节流孔板,达到对滑油流路或空气流路节流的目的,以满足发动机或试验器的使用要求。目前,在试车或试验过程中,安装节流孔板时,需停止试车或试验,然后将管路拆分,再安装节流孔板,恢复管路后进行试车或试验。若未达到试车或试验要求的参数,则需更换不同节流面积的节流孔板,再重复上述安装过程。以现有的试车或试验条件,安装或更换节流孔板,需终止试车或试验任务进程,且需等待发动机或试验器冷却后才能拆分管路,再安装或更换节流孔板,大大浪费了人力与财力,并影响了任务进度。同时,更换的节流孔板面积固定,无法实现连续改变节流面积的目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方面的问题。本申请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滑油管路之间的调节管路,以及调节阀门,设置在所述调节管路上,所述调节阀门包括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上贯穿有通孔,以连通被所述调节阀门分割的所述调节管路的两段,所述调节阀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之间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时,能够至少部分阻挡住所述通孔,所述滑道一端沿调节板滑动方向设置有穿出所述调节阀门的螺纹孔,并螺接有磁性螺纹杆,所述磁性螺纹杆的伸入所述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圆柱,所述调节板具有磁性,吸附在所述磁性圆柱上。优选的是,所述调节管路通过球锥接头连接在滑油管路的来流管路与去流管路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焊接,或整体机加而成。优选的是,所述磁性螺纹杆具有刻度。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板具有盲孔,所述磁性圆柱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盲孔内。优选的是,所述滑道内具有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调节板在滑道内的滑动范围。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板的背离所述磁性圆柱的一端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与所述通孔的半径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可根据需求,旋拧磁性螺纹杆达到改变管路中流体流通孔的面积。本装置可在发动机或试验器工作过程中,不拆分滑油管路情况下,即可对滑油系统管路内的流体进行节流控制,达到对滑油流路或空气流路节流的目的,节省了时间与成本。同时,通过旋转该装置的刻度杆可以连续地改变管路中节流孔的面积,具有较强的工作连续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节流孔面积调节示意图。图3是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立体图。其中,1-调节阀门,2-球锥接头,11-滑道,12-调节板,13-螺纹孔,14-磁性圆柱,15-磁性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申请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设置在滑油管路之间的调节管路,以及调节阀门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路上,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上贯穿有通孔,以连通被所述调节阀门分割的所述调节管路的两段,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之间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时,能够至少部分阻挡住所述通孔,所述滑道一端沿调节板12滑动方向设置有穿出所述调节阀门的螺纹孔13,并螺接有磁性螺纹杆15,所述磁性螺纹杆15的伸入所述螺纹孔13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圆柱14,所述调节板12具有磁性,吸附在所述磁性圆柱14上。本实施例中,磁性圆柱14依靠本身的磁性与调节板12连接(吸附),螺纹杆之所以选择磁性材料,主要目的是使它与调节板12能间接连接在一起。磁性螺纹杆上的磁性圆柱插入调节板12中,因磁性相吸,所以旋拧磁性螺纹杆一边向里移动,磁性圆柱一边推动调节板12移动,同时,磁性力使螺纹刻度的增加或减少与滑动节流板移动的距离完全相同,不会出现误差。本实施例采用磁性连接的目的更多在于能够将所述调节板12回拉,使所述通孔面积增大。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管路通过球锥接头2连接在滑油管路的来流管路与去流管路之间,两个球锥接头2均以焊接形式与调节阀门1相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焊接,或整体机加而成。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螺纹杆15具有刻度。所述调节板12具有盲孔,所述磁性圆柱1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盲孔内。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道11内具有限位凸起,以限制所述调节板12在滑道11内的滑动范围。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板12的背离所述磁性圆柱14的一端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与所述通孔的半径相同。当流体经由球锥接头2进入节流调节腔时,若不需要节流,则保持磁性螺纹刻度杆指示最小刻度,流体由球锥接头2流出,此时该装置与正常管路无异;若需要节流,则根据试验要求计算得出调节板12需移动距离,再顺时针旋拧磁性螺纹杆至目标刻度,经由磁性螺纹杆的推动作用,调节板12在两个板面的滑动区内向右移动至计算位置,此时该装置达到了节流作用,且节流面积确定,如图2所示。当试验过程中,需增大管路中节流孔面积,则逆时针旋拧磁性螺纹杆,调节板12向左移动,随即节流孔面积增大。本专利技术可在试验过程中,不需拆分滑油管路,即可对滑油系统管路内的流体进行节流控制,达到对滑油流路或空气流路节流的目的。同时,通过旋转该装置的刻度杆可以连续改变管路中节流孔的面积,具有较强的工作连续性,节省了时间与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油管路之间的调节管路,以及调节阀门(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路上,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上贯穿有通孔,以连通被所述调节阀门分割的所述调节管路的两段,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之间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时,能够至少部分阻挡住所述通孔,所述滑道一端沿调节板(12)滑动方向设置有穿出所述调节阀门的螺纹孔(13),并螺接有磁性螺纹杆(15),所述磁性螺纹杆(15)的伸入所述螺纹孔(13)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圆柱(14),所述调节板(12)具有磁性,吸附在所述磁性圆柱(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油管路之间的调节管路,以及调节阀门(1),设置在所述调节管路上,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上贯穿有通孔,以连通被所述调节阀门分割的所述调节管路的两段,所述调节阀门(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及第二板面之间的滑道(11),所述滑道(11)内滑动设置有调节板(12),所述调节板(12)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时,能够至少部分阻挡住所述通孔,所述滑道一端沿调节板(12)滑动方向设置有穿出所述调节阀门的螺纹孔(13),并螺接有磁性螺纹杆(15),所述磁性螺纹杆(15)的伸入所述螺纹孔(13)的一端设置有磁性圆柱(14),所述调节板(12)具有磁性,吸附在所述磁性圆柱(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油管路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延飞宋冠麟郁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