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琳专利>正文

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和具有防磕碰伤装置的内开式窗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034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磕碰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N个旋转模块,固定块,防碰伤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旋转模块可绕着旋转轴旋转,防碰伤模块与第一旋转模块固定,旋转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第N旋转模块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开式窗户,其包括上面所述的任一一种防磕碰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既能有效保护窗户底部区域,又不影响正常的开关闭窗户,随时保护窗户底部区域且无需操作,结构简单稳定,安装便捷,使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和具有防磕碰伤装置的内开式窗户
:本专利技术属于窗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和具有防磕碰伤装置的内开式窗户。
技术介绍
:现有窗户开启方式有内开、外开、平开等等,其中内开式窗户由于密封性好、便于打理等优点使用范围很广泛。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人因为不注意,头部或身体其它部分磕到窗户底部,导致人身受到伤害甚至严重者去医院急救处理。常开窗户通风透气有益身体健康,但因为在窗户底下活动(如做卫生)一时疏忽而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成为内开式窗户的一种安全隐患。现有的窗户防磕碰伤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防撞块,一种是防撞条。防撞块在窗户关闭状态下悬挂一旁,在打开窗户时,手动将其套在窗户底部,如窗户底部边角位置,在窗户关闭前避免阻碍窗户关闭防撞块取下放置一旁,而防撞条只能保护窗户内侧下边缘。因此急需一种既能有效保护窗户底部又无需反复操作的内开式窗户防碰伤装置,对于窗户的使用和人身保护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和具有防磕碰伤装置的内开式窗户,既不影响窗户的开关,又能对窗户底部进行有效的保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磕碰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N个旋转模块,固定块,防碰伤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旋转模块可绕着旋转轴旋转,防碰伤模块与第一旋转模块固定,旋转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第N旋转模块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连接。进一步地,窗户由关闭向打开时,该装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运动,通过旋转模块和防碰伤模块重力自平衡,使得防碰伤模块置于窗户底部,防止磕碰窗户底部导致人身伤害。进一步地,窗户由打开向关闭时,所述防碰伤模块受到窗户底部的窗架或窗台等障碍物的阻挡,由于力矩作用使得第一旋转模块旋转,当旋转模块到位后,力矩使得下个旋转模块旋转,最后防碰伤模块被窗架子推出窗户底部,窗户关闭。进一步地,所述防碰伤模块包括高弹缓冲的材料,例如所述防碰伤模块可以包括海绵、泡沫棉、发泡橡胶、发泡塑料、epe、xpe、eva、ev、pu等弹性且轻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防碰伤模块可在第一端部做切角处理,切面与防碰伤模块下表面成锐角,切面与防碰伤模块上表面成钝角。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模块包括高密度材料,如金属或合金,确保旋转模块和防碰伤模块在重力自平衡下防碰撞模块置于窗户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通过背部的凹槽部份与贴片相切合,防止固定块转动;或者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于贴片上,固定块可上下左右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模块在做旋转运动时可设置限位,对应窗户打开时第一旋转模块下的防碰伤模块置于水平状态或第一端部低于第二端部。进一步地,所述防磕碰伤装置安装于内开式窗户内侧下边框附近。进一步地,所述防磕碰伤装置安可在内开式窗户内侧下边框附近安装多个。进一步地,采用定位卡片工具让贴片快速贴合到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开式窗户,其包括上面所述的任一一种防磕碰伤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既能有效保护窗户底部区域,又不影响正常的开关闭窗户,随时保护窗户底部区域且无需操作,结构简单稳定,安装便捷,使用高效。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在窗户打开状态下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关闭窗户下立体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关闭窗户下立体示意图;图5第一旋转模块非对称示意图;图6第一旋转模块限位点示意图;图7安装装置所用定位卡片工具使用示意图;图8一扇窗户安装多个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磕碰伤装置,主体包括N个旋转模块,固定块2,防碰伤模块1,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旋转模块可绕着旋转轴旋转,防碰伤模块1与第一旋转模块3固定,旋转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第N旋转模块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2连接。其原理是利用所述防碰伤模块1受到窗户底部的窗架6或窗台7等障碍物的阻挡,产生的力矩推动旋转模块旋转,最后使得与第一旋转模块3固定的防碰伤模块1被推出窗户5底部。图3本专利技术在窗户5关闭状态下示意图,防碰伤模块1与第一旋转模块3固定,所述第一旋转模块3采用塑料件里镶嵌高密度材料,如铁、铜、钢铁和其他高密度金属或合金等。第一旋转模块3是非对称结构如图5,在窗户5打开时如图2,由于第一旋转模块3质量在旋转轴两侧是不相等的,旋转模块和防碰伤模块1在重力下运动,本专利技术当第二旋转模块4碰到固定块2时该模块停止运动,所述第一旋转模块3在做旋转运动时可设置限位8,对应窗户5打开时第一旋转模块3下的防碰伤模块1置于水平状态或第一端部11低于第二端部12。本专利技术在第二旋转模块4上设置第一旋转模块限位8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防磕碰伤装置安装于内开式窗户内侧下边框附近,所述防磕碰伤装置安可在内开式窗户内侧下边框附近安装多个,如图8。所述防碰伤模块1采用具有高弹缓冲的材料,例如所述防碰伤模块可以包括海绵、泡沫棉、发泡橡胶、发泡塑料、epe、xpe、eva、ev、pu等弹性且轻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如上高弹性材料既能保护人身免受伤害,又能保证在受到挤压后快速恢复形状。所述防碰伤模块1可在第一端部做11切角处理,切面与防碰伤模块1下表面成锐角,切面与防碰伤模块1上表面成钝角,这种方式有利于窗户5关闭时推动防碰伤模块推出窗户底部,窗户5打开时第一旋转模块下的防碰伤模块置1于水平状态或第一端部11低于第二端部12,其中第一端部11低于第二端部12更有利于窗户5关闭时推动防碰伤厚棉1推出窗户底部。本专利技术所述固定块2与贴片9连接,贴片9前面带有螺钉,后背面直接贴在窗户5内侧下边框,固定块2和贴片9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块2可上下左右调节,背部凹槽部分与贴片9相切合,防止固定块2转动。采用定位卡片工具19让贴片9快速贴合到位,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既能有效保护窗户底部区域,又不影响正常的开关闭窗户,随时保护窗户5底部区域且无需操作,结构简单稳定,安装便捷,使用高效。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在实施例1中,要求在这扇开关窗户下方有足够空间允许防碰伤模块1跟随N个旋转模块旋转,并在窗户5关闭时防碰伤模块贴1在窗户下垂。在实施例2中窗户下面是水平窗台7如图4所示,由于窗户5下方没有足够空间,窗户5打开时,本专利技术内开式窗户防磕碰伤装置随着窗户5运动,当该装置从窗台5整上方随着窗户移出后,打开防碰伤模块1,开启保护人身安全模式,这块与实施例1相同。当窗户要关闭时,由于窗户下方没有足够空间,调节固定块2上下使得防碰伤模块1与窗7垂直面碰撞,产生的力矩推动旋转模块旋转,并随着窗户关闭,装置置于窗台7水平面上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既能有效保护窗户底部区域,又不影响正常的开关闭窗户,随时保护窗户底部区域且无需操作,结构简单稳定,安装便捷,使用高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虽然上文已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做进一步的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做的修改或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旋转模块,固定块,防碰伤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旋转模块可绕着旋转轴旋转,防碰伤模块与第一旋转模块固定,旋转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第N旋转模块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磕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旋转模块,固定块,防碰伤模块,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旋转模块可绕着旋转轴旋转,防碰伤模块与第一旋转模块固定,旋转模块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第N旋转模块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磕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伤模块在窗户由关闭向打开时,该装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运动,通过旋转模块和防碰伤模块重力自平衡,使得防碰伤模块置于窗户底部,防止磕碰窗户底部导致人身伤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磕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伤模块在窗户由打开向关闭时,窗户底部窗架推动防碰伤模块,由于力矩作用使得第一旋转模块旋转,当旋转模块到位后,力矩使得下个旋转模块旋转,最后防碰伤模块被窗架子推出窗户底部,窗户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磕碰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碰伤模块包括高弹缓冲的材料,例如所述防碰伤模块可以包括海绵、泡沫棉、发泡橡胶、发泡塑料、epe、xpe、eva、ev、pu等弹性且轻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琳
申请(专利权)人:曹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