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挖掘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挖掘机器人,具体为一种种矿用挖掘机器人,属于机器人应用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在矿用挖掘过程中也常常会用到机器人。现有的矿用挖掘机器人大多数使提供挖掘功能,功能性比较单一,挖掘过程中容易使矿石和泥土混合在一起,筛分起来比较繁琐,需要借助其他装置进行筛分和破碎,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成本,而且机器人再移动过程中比较缓慢,特别是拐弯使比较困难,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机器人的实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种矿用挖掘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矿用挖掘机器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矿用挖掘机器人,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底座表面的转弯机构、矿石筛选机构以及矿石破碎机构;所述转弯机构包括滚轮、双轴电机、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转杆 ...
【技术保护点】
1.种矿用挖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底座(2)表面的转弯机构、矿石筛选机构以及矿石破碎机构;所述转弯机构包括滚轮(1)、双轴电机(32)、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转杆(9)以及第四转杆(27),所述滚轮(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杆(37),所述第五转杆(37)表面和双轴电机(32)输出端均套接有第二带轮(36),所述第二带轮(36)表面绕缠有第二皮带(34),所述双轴电机(32)远离第二带轮(36)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锥齿轮(28)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1)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二转杆(35),所述第二转杆(35 ...
【技术特征摘要】
1.种矿用挖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底座(2)表面的转弯机构、矿石筛选机构以及矿石破碎机构;所述转弯机构包括滚轮(1)、双轴电机(32)、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转杆(9)以及第四转杆(27),所述滚轮(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转杆(37),所述第五转杆(37)表面和双轴电机(32)输出端均套接有第二带轮(36),所述第二带轮(36)表面绕缠有第二皮带(34),所述双轴电机(32)远离第二带轮(36)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28),所述第一锥齿轮(28)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1),所述第二锥齿轮(31)轴心部位套接有第二转杆(35),所述第二转杆(35)底端固定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33),且第一电动推杆(4)顶端与底座(2)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9)和第四转杆(27)表面均套接有第一带轮(10),所述第一带轮(10)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11),所述第一转杆(9)表面套接有第一齿轮(8),且第一转杆(9)和第四转杆(27)顶端均与底座(2)内腔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矿石筛机构包括导料箱(5)以及安装箱(29),所述导料箱(5)顶端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MCU(7)和机械臂(12),所述MCU(7)一端安装有信号接收器(6),所述安装箱(29)顶端嵌合连接有入料仓(15),所述安装箱(29)内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伸缩杆(19)以及斜板(2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4),所述伸缩杆(19)一端固定连接有筛网(18),所述筛网(1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杆(16),且导料箱(5)和安装箱(29)底端均与底座(2)顶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矿石破碎机构包括集料箱(3)、步进电机(38)和第三转杆(24),所述步进电机(3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六转杆(21),所述第六转杆(21)表面从后到前依次套接有凸轮(20)、以及碾筒(22),所述第三转杆(24)和第六转杆(21)表面均套接有双齿轮(39),所述双齿轮(39)表面传动连接有链条(25),所述第三转杆(24)表面套接有转筒(26),所述转筒(26)表面传动连接有履带(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矿用挖掘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30)以及第三齿轮(33)数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齿轮(33)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创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