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路设备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
本公开涉及扫路设备清扫抽吸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路设备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种功能的清扫设备逐步得以推广,例如机扫设备。由于在不同地区、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的不同路段,其路面状况、路面上垃圾物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机扫设备在进行清扫作业时,在不的路面上对不同的垃圾物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种机扫设备吸口由于离地间隙有限,只能适应于路面上较小颗粒垃圾的进入。且路面上存在轻漂垃圾物或体积密度较大的垃圾物时,则很难使此类垃圾进入吸口箱体内,这些垃圾物聚集在吸口的前封板前面,并遗漏在路面上。具体地,现有的吸扫式机扫设备在清扫作业时,吸口的最佳离地问隙一般控制在5~10mm左右。若离地间隙过大则会破坏吸口箱体与地面形成的相对封闭性,从而严重降低吸口箱体附近的负压,影响吸口对路面垃圾物的抽吸效果,导致抽吸后的路面不于净。在这种情况下,路面上的轻漂垃扱物、体积密度较大的垃圾物等无法吸入吸口体内部,遗漏在路面上,需要人工重复清除这些残留垃圾。特别是在秋、春落叶集中的时节,成片成堆的时叶等落在路面上,人工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路设备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包括全循环吸口主体及其安装于吸口主体上的配合组件,其中:所述全循环吸口主体包括反吹管(6)、抽吸管(7)及多个导流部件,反吹管(6)作为气流入口,所述多个导流部件包括导流槽和、导流板和配流板,所述多个导流部件将全循环吸口主体分成上、前、左、右、后部腔体,并形成多个气流通路,所述多个气流通路连接到抽吸管(7)并连通至垃圾箱;所述配合组件用于支撑全循环吸口主体各部分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路设备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包括全循环吸口主体及其安装于吸口主体上的配合组件,其中:所述全循环吸口主体包括反吹管(6)、抽吸管(7)及多个导流部件,反吹管(6)作为气流入口,所述多个导流部件包括导流槽和、导流板和配流板,所述多个导流部件将全循环吸口主体分成上、前、左、右、后部腔体,并形成多个气流通路,所述多个气流通路连接到抽吸管(7)并连通至垃圾箱;所述配合组件用于支撑全循环吸口主体各部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其中:所述全循环吸口主体的多个导流部件包括上导流槽(2)、侧导流槽(3)、后导流板(4)、下配流板(5)、前挡板(12)、边挡(14)、内配流板(15),其中上部腔体包括所述上导流槽(2),左、右腔体包括所述侧导流槽(3)与内配流板(15),前部腔体包括所述前挡板(12)与边挡(14),后部腔体包括所述后导流板(4)与下配流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其中:所述反吹管(6)与所述上导流槽(2)、侧导流槽(3)连接;所述上导流槽(2)具有两个出口,包括前部的上出口及后部下配流板(5)出口,上出口前部设置前挡板(12),侧导流槽(3)位于全循环吸口主体两侧,侧导流槽(3)出口位置后设置所述内配流板(15),内配流板(15)连接所述后导流板(4),所述后导流板(4)再连接至所述抽吸管(7),所述抽吸管(7)连接至垃圾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其中:所述前挡板(12)后设置中挡板(13),所述上出口的气流会经过前挡板(12)及中挡板(13),再经过边挡(14),所述边挡(14)下部具有开口,作为垃圾卷入口,垃圾卷入后与侧导流槽(3)吹出的气流在内配流板处汇合;后部下配流板(5)出口的气流被下配流板(5)引流至抽吸管(7),再由抽吸管(7)进入垃圾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循环气流吸口装置,风机出风口气流经反吹管(6)进入吸口上腔导流槽内,经上导流槽(2)分配从上出口及后部下配流板(5)出口吹出,并经侧导流槽(3)分配从两侧导流槽出口吹出,从上出口吹出的气流经前挡板(12)阻隔,并由中挡板(13)配流,两侧导流槽出口吹出的气流经边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守玉,张龙,马雍钧,陈开令,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浩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爱乾坤环卫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