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90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底板、第一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油箱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图像采集器,可以代替人眼进行对绝缘层检测,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转动电机、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可以对交联电缆进行固定并旋转检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丝杠,可以使图像采集器沿交联电缆轴向方向自动进行移动,检测更加全面,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交联电缆通常是指电缆的绝缘层采用交联材料,最常用的材料为交联聚乙烯,交联电缆适用于工频交流电压500KV及以下的输配电线路中,目前高压电缆绝大部分都采用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材料的交联机理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高分子绝缘材料由线性分子结构转变成三维网状结构,由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绝缘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机械性能和耐环境的能力,现有的技术中,交联电缆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微孔、杂质等缺陷,在出场前需要检测人员进行人眼检测,长时间检测,会出现视觉疲劳,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工作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底板、第一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油箱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板上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板端与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外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上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其中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丝杠上方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丝杠和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下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撑架焊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与所述滑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电动升降杆通过螺钉连接。上述结构中,对交联电缆进行取样,将其中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套筒中,并拧紧所述第一压紧螺钉,对交联电缆进行压紧固定,将交联电缆另外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筒中,并拧紧所述第二压紧螺钉,进行压紧固定,所述加热板启动,通过对所述加热油箱中的导热油加热,进而加热交联电缆,使交联电缆更加透明,所述驱动电机启动,通过所述丝杠传动,将所述图像采集器移至交联电缆的一端,所述电动升降杆启动,对所述图像采集器调节高度进行对焦,使其对交联电缆的图像采集更加清晰,所述图像采集器将采集后的图像传输至图像识别对比系统,进行判断交联电缆表面是否有微孔、杂质等降低绝缘性能的缺陷,所述转动电机启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带动交联电缆进行转动,使所述图像采集器能够对交联电缆的圆周进行图像采集,所述驱动电机启动,通过所述丝杠传动,将所述图像采集器进行移动,直到对交联电缆的轴向方向的图像全部采集完毕。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油箱与所述底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加热油箱通过螺钉连接。如此设置,所述加热板通过加热所述加热油箱中的导热油,进而加热交联电缆,使交联电缆更加透明,便于图像采集和对比。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油箱通过轴承密封连接。如此设置,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加热油箱之间密封并相对转动,防止漏油并能传动。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套筒焊接,所述第一压紧螺钉与所述第一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套筒带动交联电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压紧螺钉能够对交联电缆进行压紧。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加热油箱通过轴承密封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加热油箱之间密封并相对转动,防止漏油并能传动。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套筒焊接,所述第二压紧螺钉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如此设置,所述第二转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套筒带动交联电缆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压紧螺钉能够对交联电缆进行压紧。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如此设置,所述转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为交联电缆转动提供转动动力。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图像采集器,可以代替人眼进行对绝缘层检测,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转动电机、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可以对交联电缆进行固定并旋转检测;3、通过设置驱动电机、丝杠,可以使图像采集器沿交联电缆轴向方向自动进行移动,检测更加全面,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零件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零件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架;2、底板;3、第一支板;4、第一转轴;5、第一套筒;6、第一压紧螺钉;7、加热板;8、第二压紧螺钉;9、第二套筒;10、第二转轴;11、第二支板;12、转动电机;13、加热油箱;14、驱动电机;15、丝杠;16、导向杆;17、滑块;18、电动升降杆;19、图像采集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1、底板2、第一支板3,底板2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加热油箱13,加热油箱13起盛装导热油作用,加热油箱13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底板、第一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油箱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板上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板端与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外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上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其中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丝杠上方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丝杠和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下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撑架焊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电动升降杆与所述滑块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电动升降杆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电缆绝缘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底板、第一支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间设置有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油箱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板,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加热板上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第二压紧螺钉,所述加热油箱靠近所述第二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加热油箱,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板端与转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外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上方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其中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与驱动电机同轴连接,所述丝杠上方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丝杠和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下端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焊接,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撑架焊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杠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唐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