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小森专利>正文

内燃式燃烧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69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燃式燃烧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包括炉体以及燃烧室,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炉门,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炉门,第一炉门与炉体活动连接,第二炉门与炉体活动连接,燃烧室安装在炉体中,燃烧室内部具有燃烧腔,燃烧腔内安装有网格状的炉栅,炉栅将燃烧腔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燃烧腔室以及第二燃烧腔室,第一燃烧腔室具有排烟口,第二燃烧腔室具有进气口,第一开口连通第一燃烧腔室,第二开口连通第二燃烧腔室。该内燃式燃烧器能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获得更多的热量,燃料燃烧充分后,从排烟口处排出的烟雾中颗粒悬浮物减少,减少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式燃烧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燃式燃烧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外燃式民用热水交换器(俗称简易土锅炉),没有统一的固定产品模式和应用标准;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条件下,选用特定燃料(主要是煤炭作燃料)燃烧下,通过热交换介质(通常是水或者矿物油)实现热量交换,从而获取热水的装置。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其一、矿物燃料只能在特定区域获取,运输及选用都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其二、矿物燃料燃烧不完全,排放出未经过处理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不值得提倡;其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灰渣,无法作为环保建材材料集中处理,久而久之,产生了对环境的污染,很难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式燃烧器,以改善传统的民用锅炉使用不便、对环境的污染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供应系统,以改善传统的民用锅炉使用不便、对环境的污染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燃式燃烧器,其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炉门,所述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炉门,所述第一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以及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安装在所述炉体中,所述燃烧室内部具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安装有网格状的炉栅,所述炉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燃烧腔室以及第二燃烧腔室,所述第一燃烧腔室具有排烟口,所述第二燃烧腔室具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燃烧腔室,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燃烧腔室。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燃烧腔室的下方。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燃式燃烧器还包括承灰板,所述承灰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燃烧腔室中,所述承灰板与所述炉栅间隔设置,所述承灰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承灰板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端口从所述炉体的炉壁伸出所述炉体。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燃式燃烧器还包括输气机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气罐以及输气管道,所述气罐的端部连通所述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气罐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道中气体流量的控制阀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炉门铰接在所述炉体上,所述第二炉门铰接在所述炉体上。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内壁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储水的储水室,所述储水室具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排烟管接头,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排烟管接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燃式燃烧器还包括灰烬沉降收集箱,所述灰烬沉降收集箱与所述排烟管接头连通,所述灰烬沉降收集箱上设置有排烟出口。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供应系统,包括水循环管路以及所述的内燃式燃烧器,所述内燃式燃烧器燃烧产生的热量与所述水循环管路中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式燃烧器,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内燃式燃烧器能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获得更多的热量,燃料燃烧充分后,从排烟口处排出的烟雾中颗粒悬浮物减少,减少环境的污染。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内燃式燃烧器,将燃料添加进入到第一燃烧腔室中,点燃燃料,关闭第一炉门,燃料在第一燃烧腔室中充分燃烧,燃料燃烧后,燃料的体积变小,燃料从炉栅上落下,落入到第二燃烧腔室中,在第二燃烧腔室的进气口处连接气罐,气罐中储存有压缩空气(压缩氧气),气罐开启后,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到第二燃烧腔室,将第二燃烧腔室中的燃料吹拂,燃料悬浮在第二燃烧腔室中,在过量空气的作用下再次充分燃烧,释放出热量,达到燃料充分燃烧,既减少了悬浮颗粒物从烟道排除污染环境,又增加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节省能源。第一燃烧腔室中的燃料燃烧后,开启第一炉门进行燃料的添加即可。同时,第一燃烧腔室和第二燃料腔室中燃烧后的燃料产生的灰烬量达到排出要求时,打开第一炉门和第二炉门,将灰烬分别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清理出来,不易堵塞。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供应系统包括上述的内燃式燃烧器,具有上述内燃式燃烧器的所有优点,内燃式燃烧器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与水进行热交换,实现水的加热,便于使用热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燃式燃烧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燃式燃烧器的炉栅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燃式燃烧器的一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燃式燃烧器的另一变形结构的示意图。图标:100-炉体;110-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30-第一炉门;140-第二炉门;150-出水管;160-回水管;170-排烟管接头;171-排烟口;180-炉盘;200-燃烧室;210-第一燃烧腔室;220-第二燃烧腔室;230-炉栅;240-承灰板;241-进气口;250-进气管;300-储水室;400-输气机构;500-灰烬沉降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外燃式民用热水交换器,没有统一的固定产品模式和应用标准;通常情况下,都是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条件下,选用特定燃料燃烧下,通过热交换介质实现热量交换,从而获取热水的装置。矿物燃料只能在特定区域获取,运输及选用都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矿物燃料燃烧不完全,排放出未经过处理的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灰渣,无法作为环保建材材料集中处理,久而久之,产生了对环境的污染,很难清除。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内燃式燃烧器以及热水供应系统,该内燃式燃烧器能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获得更多的热量,燃料燃烧充分后,从排烟口171处排出的烟雾中颗粒悬浮物减少,减少环境的污染。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炉门,所述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炉门,所述第一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以及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安装在所述炉体中,所述燃烧室内部具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安装有网格状的炉栅,所述炉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燃烧腔室以及第二燃烧腔室,所述第一燃烧腔室具有排烟口,所述第二燃烧腔室具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燃烧腔室,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燃烧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炉体,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安装有第一炉门,所述第二开口处安装有第二炉门,所述第一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炉门与所述炉体活动连接,以及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安装在所述炉体中,所述燃烧室内部具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内安装有网格状的炉栅,所述炉栅将所述燃烧腔分隔形成竖向排布的第一燃烧腔室以及第二燃烧腔室,所述第一燃烧腔室具有排烟口,所述第二燃烧腔室具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燃烧腔室,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燃烧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二燃烧腔室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式燃烧器还包括承灰板,所述承灰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燃烧腔室中,所述承灰板与所述炉栅间隔设置,所述承灰板与所述炉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承灰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远离所述进气口的端口从所述炉体的炉壁伸出所述炉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小森谭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于小森谭家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