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维打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557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打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方法,该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份计,PC40~50份、ABS40~50份、增容剂5~8份、纳米颗粒0.5~5份、增强改性物料1~10份和增韧改性物料5~20份称量备用;(2)将ABS、增容剂以及纳米颗粒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3)通过塑料挤出机将混合料熔融造粒得到ABS复合物颗粒;(4)将ABS复合物颗粒与PC、增强改性物料和增韧改性物料混合均匀后,再次通过塑料挤出机拉制得到PC/ABS复合物丝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PC/ABS复合物丝材应用在三维打印中的打印工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PC/ABS复合物丝材所制造的打印制品具有孔隙率低、粘接强度及自身强度均衡、强韧可调的特点,其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超越普通注射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三维打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和打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ABS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PC/ABS复合物丝材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PC/ABS复合物丝材进行三维打印的打印工艺。
技术介绍
三维打印技术又被称作增材制造技术,简称3D打印,它基于离散/堆积的思想,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制品的CAD三维模型沿某一方向分层切片处理,得到每层截面轮廓的加工信息,经三维打印机分层加工,层层叠加,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概念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由于可以快速得到设计产品原型、突破传统制造中难加工部件等优点,三维打印技术越来越成为诸多行业领域关注的焦点,其应用也在不断拓展。然而,目前三维打印制品的力学性能普遍较低、力学性能稳定性不足等是限制该工艺更大程度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聚合物的三维打印技术也不例外,其典型代表为熔融沉积工艺,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两类常见的聚合物3D打印材料,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共混使用,但不论哪一种情况,它们制品的整体力学强度通常仅为常规注射件强度的60%左右。同时,这些材料成型过程中会受沉积方向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三维打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其特征在于:制备该丝材的配方组分包括:按照重量份计,PC40~50份、ABS40~50份、增容剂5~8份、纳米颗粒0.5~5份、增强改性物料1~10份和增韧改性物料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维打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其特征在于:制备该丝材的配方组分包括:按照重量份计,PC40~50份、ABS40~50份、增容剂5~8份、纳米颗粒0.5~5份、增强改性物料1~10份和增韧改性物料5~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料按照ISO1133标准方法测试所得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为2~30cm3/10min,ABS按照ASTMD-1238标准方法测试所得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为1~20cm3/10min;增容剂为ABS-g-MAH,增强改性物料为PMMA、PBT、PET中的一种或几种,增韧改性物料为SEBS、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E-MA-GMA中的一种或几种,纳米颗粒为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ABS复合物丝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料按照ISO1133标准方法测试所得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为5~7cm3/10min;ABS按照ASTMD-1238标准方法测试所得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为2~4cm3/10min。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PC/ABS复合物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按照重量份计,PC40~50份、ABS40~50份、增容剂5~8份、纳米颗粒0.5~5份、增强改性物料1~10份和增韧改性物料5~20份,预先干燥后按比例称量备用;(2)将ABS、增容剂以及纳米颗粒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形成ABS混合料;(3)将ABS混合料放入塑料挤出机中熔融造粒得到ABS复合物颗粒;(4)将ABS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应国邹佳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