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膜及隔热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4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膜及隔热玻璃,其中,所述隔热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的离型层、隔热层、PET基材层、硬化涂层及保护层,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材料涂布形成。所述隔热膜可在现有的玻璃门窗上直接装贴,以达到降能成本低、更换操作简单、减少废弃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热膜及隔热玻璃
本技术涉及玻璃隔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膜及隔热玻璃。
技术介绍
在我国,影响建筑、汽车能耗的直接因素是建筑、汽车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性能,门窗又是其中最薄弱的环节。据统计,在建筑和汽车中,门窗玻璃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35%左右。尤其在夏季,阳光透过玻璃门窗向室内带入巨大的热量,使空调能耗显著增加;在冬天,室内的热量透过玻璃门窗向室外扩散,使供暖能耗增加。目前,主要的解决方式之一是加装隔热门窗,但其存在成本高、更换难度大、增加废弃物等方面的原因,使得隔热门窗遇到推行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隔热膜,所述隔热膜可在现有的玻璃门窗上直接装贴,以达到节能、成本低、更换操作简单、减少废弃物的目的。本技术同时也提供一种隔热玻璃,通过贴装所述隔热膜,达到降低建筑和汽车能耗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的离型层、隔热层、PET基材层、硬化涂层及保护层,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材料涂布形成。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设置有封闭膜。优选地,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还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层。优选地,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隔热层的一侧邻接有压敏胶层。优选地,所述硬化涂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设置有防炫层。优选地,所述防炫层其相邻两侧膜层之间设置有封闭膜。优选地,所述硬化涂层与所述PET基材层之间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层。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层与其相邻的两侧膜层之间分别设置有封闭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及贴装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隔热膜,所述隔热膜为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隔热膜。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热膜,通过纳米陶瓷材料涂布形成的隔热层与其他膜层的结合,有效地隔绝红外线的传递,达到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实现降低能耗的作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热玻璃,由于使用所述隔热膜,因此也具备良好的隔热特性,有利于减低建筑与汽车的能量消耗。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热膜,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的离型层1、隔热层2、PET基材层3、硬化涂层4及保护层5。其中,所述隔热层2是在所述PET基材层3上涂布纳米陶瓷材料而形成的。该纳米陶瓷材料的厚度很小,不会大幅降低贴装有所述隔热膜的玻璃基板的透光度,但对红外线达到有效阻隔作用,以减少红外线的透过率,实现阻隔热量的目的,以达到降低建筑、汽车能耗的目的。根据测试,贴了所述隔热膜的玻璃的透光率大概在70%左右。该隔热层2的厚度在950nm-1400nm之间,其中厚度为950nm时,对红外线的阻隔率为92%;若厚度为1400nm时,对红外线的阻隔率为99%,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室内的耗能效率。另外,所述纳米陶瓷材料不含如金属等容易氧化、褪色的材料,性质比较稳定,提高所述隔热膜的使用寿命。所述PET基材层3为高强度硬化层,所述隔热膜是以所述PET基材层3为基础按照层叠顺序向两侧逐层贴合,并对所述隔热膜的其他膜层实现位置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隔热层2与所述离型层1之间经过辊压贴合有粘接层6。所述粘接层6可与所述PET基材层3相配合,增加贴附有所述隔热膜的玻璃基板的强度,以减少玻璃基板被撞击时的玻璃飞溅现象。如图3所示,所述粘接层6与所述离型层1之间可设置紫外线吸收层7,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通过在所述粘接层6上涂布一层紫外线吸收材料而形成,以达到阻隔紫外线的作用。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对紫外线的阻隔率高于98%。如图4所示,所述硬化涂层4位于所述PET基材层3背对所述隔热层2的一侧,通过涂布硬化材料形成,对所述隔热膜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硬化涂层4与所述保护层5之间设置防炫层8,以减少所述隔热膜对光线的反射强度。如图5所示,所述硬化涂层4与所述PET基材层3之间可设置紫外线吸收层7,与上述在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设置紫外线吸收层7的方案同理,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涂布实施。所述保护层5位于所述硬化涂层4远离所述PET基材层3的一侧,保护层5,其耐磨强度高于其他膜层,保护层5以起到保护隔热膜免受损伤。如图6所示,所述离型层1靠近所述隔热层2的一侧可邻接有压敏胶层9,当需要将所述隔热膜贴合玻璃基板时,将撕掉所述离型层1,利用所述压敏胶层9直接贴合至玻璃基板处。若所述隔热膜的贴合施工方式为水贴,可先撕掉所述离型层1,在所述压敏胶层9及被贴装的玻璃基板上喷洒水和其他成分的混合物,再将所述隔热膜贴合至玻璃基板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隔热层2、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所述防炫层8与其相邻的膜层发生反应,待所述纳米陶瓷材料或所述紫外线吸收材料烘干后,或是镀上所述防炫层8后,在其上辊压贴合封闭膜,阻隔其与相邻的膜层接触。具体地,所述隔热层2的所述封闭膜设置于其与所述粘接层6之间。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位于所述离型层1与所述粘接层6之间,所述封闭膜分别设置在其与所述离型层1之间的位置和其与所述粘接层6之间的位置;若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位于所述硬化涂层4与所述PET基材层3之间时,所述封闭膜设置在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与所述硬化涂层4之间。所述防炫层8的所述封闭膜分别设置在其与所述保护层5之间和其与所述硬化涂层4之间的位置。所述封闭膜的材料,可以根据其位于其两侧的膜层灵活选择。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基板及贴装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隔热膜,所述隔热膜为上述任意一种所述隔热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热膜,其包括所述离型层1、所述隔热层2、所述PET基材层3、所述硬化涂层4、所述保护层5的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其中所述隔热层2为纳米陶瓷制成,有效地隔绝红外线的传递,达到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实现降低能耗的作用。同时,也可根据功能需要和使用装贴情况,加设所述紫外线吸收层7、所述防炫层8、所述压敏胶层9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等膜层。所述隔热膜可在现有的玻璃门窗上直接装贴,以达到降能成本低、更换操作简单、减少废弃物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热玻璃,由于使用所述隔热膜,因此也具备良好的隔热特性,有利于减低建筑与汽车的能量消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的离型层、隔热层、PET基材层、硬化涂层及保护层,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材料涂布形成;其中,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设置有封闭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层叠贴合的离型层、隔热层、PET基材层、硬化涂层及保护层,其中所述隔热层为纳米陶瓷材料涂布形成;其中,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粘接层之间设置有封闭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离型层之间还设置有紫外线吸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中一项中所述的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靠近所述隔热层的一侧邻接有压敏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