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1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它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凸出于主体框架外的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发光灯带、钢化玻璃和小青瓦;所述发光灯带呈格状均匀安装在支撑骨架上,所述小青瓦成排排列,且外侧伸出支撑骨架外,其伸出的长度为30‑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采用小青瓦、钢化玻璃和发光灯带作为外立面装饰,能够在白天透光,在夜间发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其安装结构稳固,安装方式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建筑物外立面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构筑物为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主要是指除了一般有明确定义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农业建筑等之外的,对主体建筑有辅助作用的,有一定功能性的结构建筑的统称。如:桥梁,堤坝,隧道,(纪念)碑,围墙,招牌框架等。对于功能性的构筑物来说,如堤坝,围墙等来说,一般不具有装饰性,其外立面大都是直接采用混凝土浇筑或安装砌块,对于牌坊或大门来说,其外立面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多采用石材或砌块,抑或是玻璃装饰而成。但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这种单一性的装饰外立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针对上述情况,申请人准备设计一种能够在白天透光,在夜间发光的透光外立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白天透光,在夜间发光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它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凸出于主体框架外的支撑骨架,在支撑骨架上、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发光灯带、钢化玻璃和小青瓦;所述发光灯带呈格状均匀安装在支撑骨架上,所述小青瓦为拱形片状体,并设有多排,每片小青瓦外侧均伸出支撑骨架外30-50mm,每排相邻小青瓦的侧壁相贴并固定连接,上下两排小青瓦之间错位排列,且在排列后形成多个透光空间。这样,小青瓦成排排列,从而使得外部的光能够穿透小青瓦之间所形成的透光空间后,经过钢化玻璃透出,使得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地上会呈现出透光外立面上小青瓦的鱼鳞状投影,使得白天时构筑物具有光影效果,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同时,小青瓦在阳光照射后,会有部分投影在钢化玻璃上,避免钢化玻璃直接被阳光照射,防止其在阳光充足时温度升高过快,有利于增加钢化玻璃的使用寿命。所设置的钢化玻璃强度高,同时具有透光性,在晚上时,打开发光灯带后,灯光经过钢化玻璃和小青瓦之间的空隙透出,使得整个购物者的透光外立面呈常亮状态,既具有很好的照明效果,又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另外,将小青瓦外侧伸出支撑骨架外,从而将支撑骨架隐藏在小青瓦内,使得透光外立面只能看到小青瓦的排布,极具中国古建筑的风范,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列其中一端与主体框架上梁柱垂直连接的横向矩管,在每一列横向矩管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一根与该列横向矩管固定连接的竖向矩管,在竖向矩管外侧安装有多块横向钢板和纵向钢板,所述横向钢板和纵向钢板将透光外立面分隔为多个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呈格状分布。这样,支撑骨架由多层次的横向矩管、竖向矩管、横向钢板和纵向钢板组成,横向钢板和纵向钢板主要用于安装钢化玻璃和小青瓦,承载钢化玻璃和小青瓦,横向矩管和竖向矩管只要用分担部分钢化玻璃的重量,同时,为发光灯带提供散热空间和检修空间。进一步的,在每个支撑框内均固定安装多个用于夹持和固定钢化玻璃的U形卡槽,所述小青瓦内侧紧贴U形卡槽成排排列在支撑框内,每个支撑框内位于左右两侧的小青瓦均和与其相邻的纵向钢板卡接,相邻小青瓦之间、小青瓦与支撑框相接处均通过粘贴砂浆固定在一起。这样,U形卡槽为钢化玻璃提供了固定的基座,而将部分与纵向钢板的小青瓦与纵向钢板进行卡接,既不会破坏小青瓦的外形,又能够增加小青瓦的连接强度,而相邻小青瓦之间采用粘贴砂浆固定后,可进一步增加其稳固性,提高其抗风强度。另外,将小青瓦固定在格状的支撑框内,每一个支撑框形成一个小型的固定框架,为小青瓦提供了多个支撑点,使得小青瓦更易安装,还能提高小青瓦的抗风性能。进一步的,在每个横向矩管与主体框架上梁柱之间均设有一块钢垫板,在每个横向矩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钢角码,所述钢角码其中一侧与横向矩管侧壁紧贴,另一侧与钢垫板紧贴,钢角码与钢垫板均通过至少一根紧固螺栓固定在主体框架上。这样,钢垫板可作为横向矩管与主体框架之间的隔板,防止横向矩管与主体框架硬性接触,损坏主体框架。同时,钢垫板还能够用于钢角码的固定和安装,将横向矩管卡在两钢角码之间,其结构十分稳固。进一步的,所述钢化玻璃为钢化背漆玻璃。采用钢化背漆玻璃后,既具有较高的强度,还能够透光,涂抹在其表面上的漆能够反射部分阳光,防止钢化玻璃温度升高过快,影响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灯带固定安装在支撑骨架上,钢化玻璃与发光灯带之间的间距为200mm,相邻发光灯带之间具有至少500mm的检修空间。这样,将发光灯带与钢化玻璃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00MM,既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又能将发光灯带所产生的热量控制通过空隙散开,不影响钢化玻璃的使用寿命。而检修空间可为后期对发光灯带检修提供较大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透光部分外部由若干小青瓦排列而成,极具中国古建筑的美感,且小青瓦成排排列,不但具有美感,还能够在阳光的照射下在地上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2、直接采用支撑骨架来安装和固定钢化玻璃以及小青瓦,支撑骨架体积占比小,安装快速且方便,同时,支撑骨架中的横向钢板和纵向钢板隐藏于小青瓦内,从外部只能看见小青瓦,既不影响外立面的整体观感,还能够为小青瓦、发光灯带以及钢化玻璃提供安装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将透光外立面安装在构筑物上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透光外立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小青瓦的局部排列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框架1、支撑骨架2、横向矩管21、竖向矩管22、横向钢板23、纵向钢板24、支撑框25、U形卡槽26、钢角码27、发光灯带3、钢化玻璃4、小青瓦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它包括主体框架1,在主体框架1上安装有凸出于主体框架外的支撑骨架2,在支撑骨架2上、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发光灯带3、钢化玻璃4和小青瓦5;所述发光灯带3呈格状均匀安装在支撑骨架2上,所述小青瓦5为拱形片状体,并设有多排,每片小青瓦5外侧均伸出支撑骨架1外30-50mm,每排相邻小青瓦5的侧壁相贴并固定连接,上下两排小青瓦5之间错位排列,且在排列后形成多个透光空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钢化玻璃4为钢化背漆玻璃,支撑骨架2中的所有型材均作防水和防锈处理。在小青瓦5排列时,需确保小青瓦5的外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发光灯带3在具体实施中可统一为冷光或暖光,还可以为彩色灯带。如图1所示,将本实施例中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应用于作为大门的构筑物上时,该透光外立面部分和大门的不透光部分交相辉映,使建筑物呈现出了独特的灯光和装饰效果。具体的,上述支撑骨架2包括多列其中一端与主体框架1上梁柱垂直连接的横向矩管21,在每一列横向矩管21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一根与该列横向矩管21固定连接的竖向矩管22,在竖向矩管22外侧垂直安装有多块横向钢板23和纵向钢板24,所述横向钢板23和纵向钢板24将透光外立面分隔为多个面积相等的支撑框25,所述支撑框25呈格状分布。在每个支撑框25内均固定安装多个用于夹持和固定钢化玻璃4的U形卡槽26,所述小青瓦5内侧紧贴U形卡槽26成排排列在支撑框25内,每个支撑框25内位于左右两侧的小青瓦5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它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凸出于主体框架外的支撑骨架(2),在支撑骨架(2)上、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发光灯带(3)、钢化玻璃(4)和小青瓦(5);所述发光灯带(3)呈格状均匀安装在支撑骨架(2)上,所述小青瓦(5)为拱形片状体,并设有多排,每片小青瓦(5)外侧均伸出支撑骨架(2)外30‑50mm,每排相邻小青瓦(5)的侧壁相贴并固定连接,上下两排小青瓦(5)之间错位排列,且在排列后形成多个透光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它包括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凸出于主体框架外的支撑骨架(2),在支撑骨架(2)上、由内至外依次安装有发光灯带(3)、钢化玻璃(4)和小青瓦(5);所述发光灯带(3)呈格状均匀安装在支撑骨架(2)上,所述小青瓦(5)为拱形片状体,并设有多排,每片小青瓦(5)外侧均伸出支撑骨架(2)外30-50mm,每排相邻小青瓦(5)的侧壁相贴并固定连接,上下两排小青瓦(5)之间错位排列,且在排列后形成多个透光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2)包括多列其中一端与主体框架(1)上梁柱垂直连接的横向矩管(21),在每一列横向矩管(21)的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一根与该列横向矩管(21)固定连接的竖向矩管(22),在竖向矩管(22)外侧安装有多块横向钢板(23)和纵向钢板(24),所述横向钢板(23)和纵向钢板(24)将透光外立面分隔为多个支撑框(25),所述支撑框(25)呈格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筑物的透光外立面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支撑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平黄科刘芸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