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静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24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上侧设有上支杆,所述第一底板的右端下侧设有下支杆,所述第二底板的左端设有空腔,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均贯穿第二底板的左端外壁,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的左侧外壁与套板套接在一起,所述套板的外壁与第二底板的左端相连。该水利工程用急流槽,通过弹簧、支板和压板的配合,上支杆和下支杆的右端与压板的左表面接触并通过压板与支板的左表面配合挤压弹簧,弹簧使结构间连接更加紧密,使用简单方便,大大缩减了安装和拆卸装置所需的时间,并且结构之间连接紧密,提高急流槽内水流的效率,提高了安装、拆卸的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急流糟的利用十分的广泛,急流糟是在地面形成排水渠的形式,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段上,目前的急流糟士要采用混凝土浇筑,或者砌块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施工量大,且不适应变形的需要,在一些水利的工程上是将急流糟作为暂时排水而被使用的,在整个工程竣工之后,这些急流糟需要将其拆除,而采用浇筑或者砌块的方式而成的急流糟,不利于废弃后的拆除,给拆除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在拆除后留有大量的残渣废弃物,也给拆除后恢复原貌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并且这些拆除工作需要大量的大力及物力,施工成本高。例如申请号为CN201320674935.9的技术专利,包括由水平设置的底板和底板两侧垂直设置的侧板组成的槽体,底板和侧板的前端面上均匀设置有两个或三个连接孔,该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一个的拧动螺栓将其固定,过程非常麻烦,并且结构之间连接不紧密会导致缝隙中出现漏水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安装、拆卸的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右端上侧设有上支杆(4),所述第一底板(1)的右端下侧设有下支杆(12),所述第二底板(2)的左端设有空腔(3),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均贯穿第二底板(2)的左端外壁,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的左侧外壁与套板(14)套接在一起,所述套板(14)的外壁与第二底板(2)的左端相连,所述空腔(3)的左端内壁中心安装有支柱(15),所述支柱(15)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杆(16)与横杆(24)的一侧中心相连,所述横杆(2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的外壁与滚轮(2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所述第一底板(1)的右端上侧设有上支杆(4),所述第一底板(1)的右端下侧设有下支杆(12),所述第二底板(2)的左端设有空腔(3),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均贯穿第二底板(2)的左端外壁,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的左侧外壁与套板(14)套接在一起,所述套板(14)的外壁与第二底板(2)的左端相连,所述空腔(3)的左端内壁中心安装有支柱(15),所述支柱(15)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杆(16)与横杆(24)的一侧中心相连,所述横杆(2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的外壁与滚轮(26)套接在一起,所述滚轮(26)的外壁分别与上支杆(4)和下支杆(12)搭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底板(2)的上表面左侧设有第一凹槽(29),所述第一凹槽(29)内设有螺栓(23),所述螺栓(23)的上侧贯穿空腔(3)的上侧外壁,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的右侧均设有通孔(27),所述螺栓(23)通过通孔(27)分别贯穿上支杆(4)和下支杆(12)与螺纹槽(1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槽(17)与空腔(3)的下侧内壁相连,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12)分别与压板(6)的左表面上下两侧搭接在一起,所述压板(6)的右表面中心安装有压杆(5),所述压杆(5)的中心贯穿支板(19)的中心,所述压杆(5)的中心外壁与轴套(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李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