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保护机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77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桨叶保护机臂,包括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所述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可伸缩连接,且第一机臂上设有滑轨,第二机臂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道;所述的第二机臂远离第一机臂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连接处设有桨叶收容盒,桨叶收容盒上方设有盖板,且盖板与桨叶收容盒铰接,桨叶随着第二机臂的伸缩进入桨叶收容盒内,通过盖板来密闭收容盒,机臂折叠时,保护桨叶的同时更加便于携带和运输。

Blade protection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ade protection ar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arm and a second arm, the first arm and the second arm are telescop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first arm is provided with slideways, and the second arm is provided with slideways matched with slideways; the second arm is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arm and a moto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and the first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rm with a blade receiving box. A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paddle blade receiving box, and the cover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paddle blade receiving box.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econd arm, the paddle blade enters the paddle blade receiving box. The receiving box is sealed by the cover plate. When the arm folds, the paddle blade is protected while being carried and transported more eas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桨叶保护机臂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组件,具体为桨叶保护机臂。
技术介绍
在无人机领域中,以旋翼无人机为例,大多采用机臂折叠机构,达到运输方便的目的。目前,业内采用的机臂折叠机构主要用折叠无人机的机臂来进行折叠,来减少无人机的占用空间,机臂的折叠大多通过折叠件来连接机臂与无人机,从而达到折叠机臂的目的,例如申请号201510622564.3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臂折叠装置,包括支撑座、基座和锁紧件,基座和支撑座形成铰接并可绕铰接点转动,锁紧件安装于支撑座上,锁紧件包括螺杆、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用来形成对基座的夹持以形成锁止,螺杆穿设于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中,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通过螺杆的转动使第一锁止部件和第二锁止部件进行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但折叠过后的机臂,机臂体积并未改变,只是通过靠近无人机而减小无人机的占用空间,其桨叶还是处于暴露状态,并没有什么好的措施来保护机臂折叠好后的桨叶,机臂折叠后,虽然减少了无人机的占有空间,但这种暴露没有束缚的桨叶会导致携带或运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桨叶保护机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桨叶保护机臂,包括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可伸缩连接,且第一机臂上设有滑轨,第二机臂上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道;所述的第二机臂远离第一机臂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第一机臂与第二机臂连接处设有桨叶收容盒,桨叶收容盒上方设有盖板,且盖板与桨叶收容盒铰接,所述盖板远离铰接处一端面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机臂靠近桨叶收容盒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且第二机臂设有电机的一端进入桨叶收容盒时,卡扣恰好与卡槽配合,所述第一机臂位于桨叶收容盒上方设有板槽,板槽内设有磁铁,所述盖板置于板槽内与磁铁接触处设有铁片,所述的盖板中部靠近卡扣处设有板孔,板孔内设有转环,所述转环交接于板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机臂套接于第二机臂,且第一机臂上设有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所述第二机臂上设有与固定螺孔相配合的螺孔,且第二机臂经螺杆穿过第一固定螺孔和螺孔或穿过第二固定螺孔和螺孔固定于第一机臂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机臂上设有弹性凸柱,所述第一机臂背离固定螺孔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固定螺孔同轴心,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固定螺孔同轴心。优选的,所述转环包括拉环和转轴,所述拉环与转轴固定连接,且转轴与板孔铰接。优选的,所述拉环上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第一机臂远离第二机臂的一端位于滑道口设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桨叶随着第二机臂的伸缩进入桨叶收容盒内,通过盖板来密闭收容盒,机臂折叠时,保护桨叶的同时更加便于携带和运输;机臂分为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第一机臂经滑道在第二机臂内的滑轨上滑动进行伸缩,且第一机臂上设有弹性凸柱,经与第一机臂上的定位孔配合,能够有效对第二机臂进行定位,然后经由固定螺孔进行固定,伸缩固定准确方便;桨叶收容盒设有板槽,用于放置盖板,盖板的两面分别设有卡扣和铁片,分别与第一机臂上卡槽及板槽内的磁铁配合,盖板经旋转,能固定于板槽或密闭桨叶收容盒后固定在第二机臂上;盖板上设有转环,方便盖板旋转,更加省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收容槽上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转环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伸缩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效果示意图;图中:1-第一机臂,11-连接杆,12-滑轨,13-第一固定螺孔,14-第二固定螺孔,15-第一定位孔,16-第二定位孔,2-第二机臂,21-电机,22-卡槽,23-滑道,24-限位块,25-弹性凸柱,26-螺孔,3-盖板,31-卡扣,32-板孔,33-转环,331-拉环,332-转轴,333-防滑套,34-铁片,4-桨叶收容盒,5-板槽,51-磁铁,6-螺杆,7-桨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桨叶保护机臂,包括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可伸缩连接,且第一机臂1上设有滑轨12,第二机臂2上设有与滑轨12配合的滑道23,所述第一机臂1远离第二机臂2的一端位于滑道口设有限位块24;第一机臂1、第二机臂2可伸缩连接,且通过滑轨12和滑道23伸缩更加方便。同时参考图4、5、8,所述的第二机臂2远离第一机臂1的一端设有电机21,电机21上安装有桨叶7,且桨叶7为可折叠桨叶,所述第一机臂1与第二机臂2连接处设有桨叶收容盒4,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盖板3,且盖板3与桨叶收容盒4铰接,所述盖板3远离铰接处一端面上设有卡扣31,所述第二机臂2靠近桨叶收容盒4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卡扣31配合的卡槽22,且第二机臂2设有电机21的一端进入桨叶收容盒4时,卡扣31恰好与卡槽22配合,所述第一机臂1位于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板槽5,板槽5内设有磁铁51,所述盖板3置于板槽5内与磁铁51接触处设有铁片34,所述的盖板3中部靠近卡扣31处设有板孔32,板孔32内设有转环33,所述转环33交接于板孔32内,桨叶7安装在第二机臂2上时,桨叶7的高度不超过桨叶收容盒4的高度。参考图6,所述转环33包括拉环331和转轴332,所述拉环331与转轴332固定连接,且转轴332与板孔32铰接,所述拉环331上设有防滑套333。转环33铰接在板孔32内,使得盖板3翻转更加省力,且便于转环33往复翻转,从而使得盖板3往复翻转更加方便。参考图7,所述第一机臂1套接于第二机臂2,且第一机臂1上设有第一固定螺孔13和第二固定螺孔14,所述第二机臂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螺孔13和第二固定螺孔14相配合的螺孔26,且第二机臂2经螺杆6穿过第一固定螺孔13和螺孔26或穿过第二固定螺孔14和螺孔26固定于第一机臂1内。其中,所述第二机臂2上设有弹性凸柱25,所述第一机臂1背离第一固定螺孔13和第二固定螺孔14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孔15和第二定位孔16,且第一定位孔15与第一固定螺孔13同轴心,第二定位孔16与第二固定螺孔14同轴心,便于第二机臂2的定位和固定。实施例,参考图3,为本技术展开状态,该机臂适用于可折叠桨叶,此时,第二机臂2的弹性凸柱25位于第一机臂1的第一定位孔15内,且第二机臂2经螺杆6穿过第一固定螺孔13和第二机臂2上的螺孔26固定于第一机臂1内,盖板3置于桨叶收容盒4上方的板槽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桨叶保护机臂,包括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可伸缩连接,且第一机臂(1)上设有滑轨(12),第二机臂(2)上设有与滑轨(12)配合的滑道(23);所述的第二机臂(2)远离第一机臂(1)的一端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上安装有桨叶(7),所述第一机臂(1)与第二机臂(2)连接处设有桨叶收容盒(4),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盖板(3),且盖板(3)与桨叶收容盒(4)铰接,所述盖板(3)远离铰接处一端面上设有卡扣(31),所述第二机臂(2)靠近桨叶收容盒(4)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卡扣(31)配合的卡槽(22),且第二机臂(2)设有电机(21)的一端进入桨叶收容盒(4)时,卡扣(31)恰好与卡槽(22)配合,所述第一机臂(1)位于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板槽(5),板槽(5)内设有磁铁(51),所述盖板(3)置于板槽(5)内与磁铁(51)接触处设有铁片(34),所述的盖板(3)中部靠近卡扣(31)处设有板孔(32),板孔(32)内设有转环(33),所述转环(33)交接于板孔(3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桨叶保护机臂,包括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1)和第二机臂(2)可伸缩连接,且第一机臂(1)上设有滑轨(12),第二机臂(2)上设有与滑轨(12)配合的滑道(23);所述的第二机臂(2)远离第一机臂(1)的一端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上安装有桨叶(7),所述第一机臂(1)与第二机臂(2)连接处设有桨叶收容盒(4),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盖板(3),且盖板(3)与桨叶收容盒(4)铰接,所述盖板(3)远离铰接处一端面上设有卡扣(31),所述第二机臂(2)靠近桨叶收容盒(4)的一端面上设有与卡扣(31)配合的卡槽(22),且第二机臂(2)设有电机(21)的一端进入桨叶收容盒(4)时,卡扣(31)恰好与卡槽(22)配合,所述第一机臂(1)位于桨叶收容盒(4)上方设有板槽(5),板槽(5)内设有磁铁(51),所述盖板(3)置于板槽(5)内与磁铁(51)接触处设有铁片(34),所述的盖板(3)中部靠近卡扣(31)处设有板孔(32),板孔(32)内设有转环(33),所述转环(33)交接于板孔(3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达丰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