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46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属于一种工作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组装桌以及与组装桌固定连接的架体,架体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置物腔,置物腔包括环状的外壳以及与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呈槽状的底腔,外壳呈四根槽钢互相端部固定连接且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环体,所述底腔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伸出所述外壳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两端分别固设于外壳和底腔上的固定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下工作台难以调节深度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调节工作台深度的效果,应用于工作台中。

Workbench for manual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rktable for manual assembly, which belongs to a worktable.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worktable include an assembly table and a frame fixed to the assembly table. The shelf body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fixed to connect with a placement cavity. The placement cavity includes a ring shell and a grooved bottom cavity which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fixed to the shell. The shell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by four grooved steel ends. A ring body orientat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is fixed on the bottom cavity and connected with a fixed bolt running through the shell. One end of the fixed bolt extending out of the shell is threaded with a fixed nut. The fixed bolt is sleeved with a fixed spring fixed at both ends on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cavity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working table is difficult to adjust the depth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chieves the effect of adjusting the depth of the working table, and is applied to the work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组装用工作台
本技术涉一种工作台,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自动化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但在自动化越来越普集的同时,传统的人工操作并没有就此沉溺,其原因在于人工组装有机械自动化所难以媲美的能够对小部件进行精确组装的同时又不需要太过昂贵的成本,所以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家电组件的拼装上,相当一部分企业采用的是人员手工拼装的方式,而在人员手工拼装的过程中,由于造作人员习惯不同和拼装的组件不同所以对放置原件的载物腔的深度也不同,例如对于体积较小的如螺钉类原件如果载物腔的深度过大则会使操作人员难以拿取原件,而对于电线类体积较大的原件如果载物腔的深度过小则会使载物腔能够盛放的数量减小,不利于生产。所以,如何使用于承载原件的载物腔的深度能够随需要变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通过滑移连接的外壳和底腔实现能够改变放置物体区域深度的改变,满足更多原件的放置要求和不同工作人员的组装需求,提高了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包括组装桌以及与组装桌固定连接的架体,架体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置物腔,置物腔包括环状的外壳以及与外壳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呈槽状的底腔,外壳呈四根槽钢互相端部固定连接且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环体,所述底腔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外壳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伸出所述外壳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两端分别固设于外壳和底腔上的固定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拧动固定螺母使固定弹簧将外壳与底腔顶开或使外壳与底腔之间的距离减小,实现载物腔深度的改变,进而满足更多不同的加工要求。较佳的:所述置物腔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若干将置物腔分隔的分隔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隔板能够减轻置物腔内不同原件之间混合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较佳的:所述分隔板包括滑移连接于置物腔内的顶板以及与顶板滑移连接且与底腔抵接的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分隔板能够随着载物腔深度的改变为载物腔提供持续稳定的分隔效果。较佳的:所述置物腔的内部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顶板与所述滑槽配合处插接滑块,滑块滑移连接于滑槽内且不会从滑槽内脱落,滑块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一端与分隔板可拆卸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分隔板的分隔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分隔板能改变在载物腔内的位置,实现根据不同加工要求对载物腔进行不同大小的区域划分,且能够通过分隔弹簧以及滑柱实现分隔板在载物腔内的稳定的固定,提高了适用性和稳定性。较佳的:所述置物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胶带辊,所述置物腔上可拆卸固设有顶面呈锯齿状的切断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胶带的使用,能够通过将胶带放置在胶带辊上通过切断齿将胶带切断实现减小胶带的使用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较佳的:所述架体的顶端可拆卸固设有照明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工作区域的光照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便利的进行工作。较佳的:所述置物腔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上螺纹连接有能够将架体与置物腔夹紧的夹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置物腔倾角的改变,满足更多的工况。较佳的:所述架体上连接有弧形的长槽,所述置物腔滑移且转动连接于长槽内,夹紧螺栓能够将置物腔与架体夹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置物腔能够改变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置物腔的适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外壳、底腔以及固定弹簧能够改变置物腔的深度,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2.通过分隔板能够使置物腔内的空间得到多种类的划分,减小原件混合造成的生产效率降低;3.通过将置物腔转动连接且滑移连接于架体上能够实现置物腔位置和倾角的改变,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为图1中为凸显夹紧螺栓位置的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中为凸显分隔板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为凸显置物腔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为凸显胶带辊结构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组装桌;2、架体;3、照明灯;4、置物腔;41、外壳;42、底腔;43、固定螺栓;44、固定螺母;45、固定弹簧;46、底座;47、切断齿;48、胶带辊;5、连接杆;51、夹紧螺栓;52、转动杆;53、长槽;54、转轴;6、分隔板;61、顶板;611、滑轨;612、燕尾槽;613、分隔槽;614、分隔弹簧;615、滑块;62、底板;6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参见1和图2,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组装桌1,组装桌1上一侧竖直方向固设有架体2,架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半圆环状的转动杆52,两个转动杆52的弧形部分均伸出架体2且朝向组装桌1方向设置,转动杆52的两端与架体2固定连接,转动杆52的弧形部分沿其弯折曲线开设有长槽53,呈半圆环状的转动杆52圆心处的架体2上转动连接有朝向组装桌1方向设置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置物腔4,连接杆5上与长槽53接触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夹紧螺栓51。通过夹紧螺栓51和长槽53能够实现置物腔4的倾角和高度的改变,以满足更多不同的工况。架体2的顶端沿置物腔4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照明灯3。通过照明灯3能够增加工作区域的光照度,提高工作效率。参见图3和图4,置物腔4包括呈四根槽钢互相端部固定连接且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环体的外壳41以及呈槽状的底腔42,外壳41的侧壁的顶端插接有固定螺栓43,固定螺栓43伸入外壳41内部的一端与底腔42固定连接,固定螺栓43伸出外壳4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44,外壳41和底腔42之间的固定螺栓43上套设有固定弹簧45,固定弹簧45处于压缩状态且两端分别抵接于外壳41与底腔42。置物腔4内部沿置物腔4长度方向的侧壁上沿置物腔4长度方向开设有截面呈横置的凸字型的滑槽63。置物腔4内滑移连接有分隔板6,分隔板6包括滑移连接于置物腔4内的顶板61以及垂直于置物腔4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顶板61上的底板62,底板62和顶板61均抵接于外壳41的内部侧壁且底板62抵接于底腔42的内部底面。顶板61与滑槽63配合位置处开设有平行于置物腔4底面且垂直于滑槽63的分隔槽613,分隔槽613内固定连接有与分隔槽613同轴的分隔弹簧614,分隔弹簧614一端与分隔槽613的内部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63配合的截面呈凸字型的滑块615,弹簧始终处于收缩状态,使滑块615始终与滑槽63处于紧密抵接状态。底板62上开设有垂直于置物腔4底面的燕尾槽612,顶板61上固设有与燕尾槽612配合的滑轨611,底板62通过滑轨611在燕尾槽612内滑移以及燕尾槽612对滑轨611的限位使顶板61与底板62能够同时沿滑槽63滑动,且能够使底板62随底腔42的位置改变随之改变。通过分隔弹簧614、分隔槽613以及滑块615能够实现分隔板6在置物腔4内的滑移和固定,并通过与顶板61滑移的底板62能够实现随着置物腔4深度的增加分隔板6仍能够为置物腔4提供分隔效果。参见图4和图5,置物腔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胶带辊48,胶带辊48的一端插接且转动连接有底座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桌(1)以及与组装桌(1)固定连接的架体(2),架体(2)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置物腔(4),置物腔(4)包括环状的外壳(41)以及与外壳(41)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呈槽状的底腔(42),外壳(41)呈四根槽钢互相端部固定连接且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环体,所述底腔(42)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外壳(41)的固定螺栓(43),所述固定螺栓(43)伸出所述外壳(4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44),所述固定螺栓(43)上套设有两端分别固设于外壳(41)和底腔(42)上的固定弹簧(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桌(1)以及与组装桌(1)固定连接的架体(2),架体(2)上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置物腔(4),置物腔(4)包括环状的外壳(41)以及与外壳(41)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呈槽状的底腔(42),外壳(41)呈四根槽钢互相端部固定连接且开口朝向同一方向的环体,所述底腔(42)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外壳(41)的固定螺栓(43),所述固定螺栓(43)伸出所述外壳(4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44),所述固定螺栓(43)上套设有两端分别固设于外壳(41)和底腔(42)上的固定弹簧(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4)内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若干将置物腔(4)分隔的分隔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6)包括滑移连接于置物腔(4)内的顶板(61)以及与顶板(61)滑移连接且与底腔(42)抵接的底板(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组装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4)的内部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阔万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