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上料溶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717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尿素加料箱和过滤箱,且通过过滤网分隔,所述后腔体内安装有卧式离心泵、立式离心泵和微米过滤器,所述卧式离心泵分别连接纯水箱连接孔、尿素加料箱和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所述立式离心泵分别连接尿素加料箱、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微米过滤器和成品箱连接孔,所述微米过滤器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泵和过滤箱,通过改为一体化制造的方式,无需螺旋上料机及搅拌机,只需将尿素加入加料箱,将设备投入自动模式,通过设计的内循环系统来注水溶解尿素,无需搅拌,增加微米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成品尿素溶液中杂质颗粒物,使尿素溶液更纯。

Urea feeding dissolu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rea feeding and dissolving system, including a devic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chamber and a rear chamber. The two sides of the front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urea feeding box and a filter box, and are separated by a filter screen. The rear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horizontal centrifugal pump, a vertical centrifugal pump and a micron filter. The horizontal centrifugal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of a pure water tank, respectively. The vertical centrifugal pump connects the urea feeding box,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tank, the micron filter and the connecting hol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box, respectively. The micron filter connects the vertical centrifugal pump and the filter box respectively. By changing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into an integrated one, the screw feeder and the mixer are not needed, but the urea is added to the feeding box to make the equipment. In the automatic mode, the designed internal circulation system is used to inject water to dissolve urea without stirring. Micron filters are added to further filter impurity particles in the finished urea solution to make the urea solution more p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尿素上料溶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尿素溶液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尿素上料溶解系统。
技术介绍
尿素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降低尾气污染程度。传统的尿素制造设备是需要螺旋上料机将尿素输送到搅拌罐中,需搅拌机搅拌溶解的方式,输送过程中可能存在颗粒尿素未完全溶解,可能堵塞管道,制造成品需要人员看守操作。现改为一体化制造的方式,无需螺旋上料机及搅拌机,只需将尿素加入加料箱,将设备投入自动模式,设备自动运行,通过设计的内循环系统来注水溶解尿素,无需搅拌。增加微米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成品尿素溶液中杂质颗粒物,使尿素溶液更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尿素加料箱和过滤箱,且通过过滤网分隔,所述尿素加料箱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后腔体内安装有卧式离心泵、立式离心泵和微米过滤器,所述卧式离心泵分别连接纯水箱连接孔、尿素加料箱和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所述立式离心泵分别连接尿素加料箱、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微米过滤器和成品箱连接孔,所述微米过滤器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泵和过滤箱。进一步地,所述纯水箱连接孔、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和成品箱连接孔均设置于所述后腔体后侧。进一步地,所述卧式离心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抽水管道连接纯水箱连接孔,所述第一抽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该第一抽水管道通过第二抽水管道连接尿素加料箱,且第二抽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卧式离心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出水管道连接尿素加料箱,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该第一出水管道通过第二出水管道连接有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且第二出水管道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立式离心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三抽水管道连接微米过滤器,所述第三抽水管道通过第四抽水管道连接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所述立式离心泵的出水端通过第三出水管道连接成品箱,所述第三出水管道通过第四出水管道连接尿素加料箱的出水端,且第四出水管道上安装有第五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微米过滤器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道连接过滤箱,所述进水管道上安装有第六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后腔体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包括有压力光柱显示器、温度光柱显示器、液位光柱显示器以及若干按钮。进一步地,所述后腔体内还固定安装有电箱,所述电箱分别电性连接水位传感器、卧式离心泵、立式离心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尿素加料箱的上方设置有加料盖,所述加料盖通过铰接在装置外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尿素上料溶解系统通过改为一体化制造的方式,无需螺旋上料机及搅拌机,只需将尿素加入加料箱,将设备投入自动模式,设备自动运行,通过设计的内循环系统来注水溶解尿素,无需搅拌;增加微米过滤器,进一步过滤成品尿素溶液中杂质颗粒物,使尿素溶液更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至少包括以下:1.一体化制造,无需增加其他外设即可完成产品制造;2.全自动操作;3.处理效率高,质量稳定;4.系统耗能低,节省运行费用;5.提高空间利用率;6.产品品质高,无杂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连接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装置外壳1、控制面板2、电箱3、尿素加料箱11、过滤箱12、过滤网13、卧式离心泵21、立式离心泵22、微米过滤器23、纯水箱连接孔31、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成品箱连接孔34、第一抽水管道101、第二抽水管道102、第一出水管道103、第二出水管道104、第三抽水管道105、第四抽水管道106、第三出水管道107、第四出水管道108、进水管道109、第一电磁阀1010、第二电磁阀1020、第三电磁阀1030、第四电磁阀1040、第五电磁阀1080、第六电磁阀10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如图1至4所示的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前腔体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尿素加料箱11和过滤箱12,且通过过滤网13分隔,尿素加料箱11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后腔体内安装有卧式离心泵21、立式离心泵22和微米过滤器23,卧式离心泵21分别连接纯水箱连接孔31、尿素加料箱11和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立式离心泵22分别连接尿素加料箱11、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微米过滤器23和成品箱连接孔34,微米过滤器23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泵22和过滤箱1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流程:1.先根据需求将尿素加入到尿素加料箱11内;2.开启电源,将设备投入自动模式,设备运行,卧式离心泵21将纯水注到尿素加料箱11,利用压力将水以射流的方式冲击尿素,实现注水,搅动尿素溶解的效果;3.当尿素加料箱11液位达到设定值时,卧式离心泵21将加料箱的溶液抽到中间水箱中,以防加料箱液位过高,再利用立式离心泵22将溶液抽回到加料箱,实现注水,搅动尿素溶解的效果;根据第2、3点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4.待尿素溶解后,卧式泵停止注水,立式泵把从过滤层过滤后的成品溶液输送到微米过滤器23,实现进一步过滤杂质,再输送到成品箱,以防大颗粒等杂质进去成品箱。如上,通过采用一体制造系统的方式,相比与传统的上料溶解系统,无需增加其他外设即可全自动完成产品,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功耗,减少了成本,并且多重保护设计,缺水保护,满水停机。本实施例中,纯水箱连接孔31、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和成品箱连接孔34均设置于后腔体后侧,纯水箱连接孔31用于连接外部的纯水箱,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和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均用于连接外部的中间水箱,成品箱连接孔34用于连接外部的成品箱。本实施例中,卧式离心泵2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抽水管道101连接纯水箱连接孔31,第一抽水管道10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010,该第一抽水管道101通过第二抽水管道102连接尿素加料箱11,且第二抽水管道102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020;卧式离心泵2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出水管道103连接尿素加料箱11,第一出水管道103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030,该第一出水管道103通过第二出水管道104连接有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且第二出水管道104上安装有第四电磁阀1040。本实施例中,立式离心泵22的进水端通过第三抽水管道105连接微米过滤器23,第三抽水管道105通过第四抽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尿素加料箱(11)和过滤箱(12),且通过过滤网(13)分隔,所述尿素加料箱(11)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后腔体内安装有卧式离心泵(21)、立式离心泵(22)和微米过滤器(23),所述卧式离心泵(21)分别连接纯水箱连接孔(31)、尿素加料箱(11)和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所述立式离心泵(22)分别连接尿素加料箱(11)、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微米过滤器(23)和成品箱连接孔(34),所述微米过滤器(23)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泵(22)和过滤箱(12)。

【技术特征摘要】
1.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包括前腔体和后腔体,所述前腔体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尿素加料箱(11)和过滤箱(12),且通过过滤网(13)分隔,所述尿素加料箱(11)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后腔体内安装有卧式离心泵(21)、立式离心泵(22)和微米过滤器(23),所述卧式离心泵(21)分别连接纯水箱连接孔(31)、尿素加料箱(11)和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所述立式离心泵(22)分别连接尿素加料箱(11)、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微米过滤器(23)和成品箱连接孔(34),所述微米过滤器(23)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泵(22)和过滤箱(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箱连接孔(31)、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中间水箱第二连接孔(33)和成品箱连接孔(34)均设置于所述后腔体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上料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离心泵(21)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抽水管道(101)连接纯水箱连接孔(31),所述第一抽水管道(101)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010),该第一抽水管道(101)通过第二抽水管道(102)连接尿素加料箱(11),且第二抽水管道(102)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020);所述卧式离心泵(2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出水管道(103)连接尿素加料箱(11),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3)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030),该第一出水管道(103)通过第二出水管道(104)连接有中间水箱第一连接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坤录卢志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仟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