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069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34
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包括:大腿支撑部、脚踝锻炼部;大腿支撑部形成为楔形,用于垫在大腿下侧;脚踝锻炼部包括脚掌套圈、锻炼部主体;脚掌套圈用于套在患者的脚掌上;脚掌套圈形成有带子,用于绕患者的脚踝后侧固定脚掌套圈;脚掌套圈与锻炼部主体通过连接杆连接;锻炼部主体靠近其第一端形成有腔体,腔体的第一端形成有通孔;连接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可转动地连接在脚掌套圈的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二端容纳在腔体内,连接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挡块;腔体内容纳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支撑在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挡块的第一侧之间,第二弹簧支撑在第一挡块的第二侧与腔体的第二端之间。

Exercise device after rotational plast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ercise device after rotational forming, which comprises: thigh support part and ankle exercise part; thigh support part formed into wedge shape for cushioning the lower side of thigh; ankle exercise part includes sole ring and main body of exercise part; sole ring is used for covering the sole of the patient; sole ring is formed with bands for fixing the sole ring around the back side of the patient's ankle; and sole ring and exercise are used for fixing the sole ring around the back side of the patient's ankle.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t is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rod; a cavity is formed near the first end of the exercise part, and a through hole is formed at the first end of the cavity; the first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nd of the sole ring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forms a first block;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are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A spring is support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of the cavity and the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spring is supported between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成形术用于先天性股骨发育不全的手术治疗。VanNes于1950年介绍了膝下旋转成形术,这种手术最早由Borggreve于20世纪30年代所创用,Kostuik等人曾对手术做了改良。后来Gillespie和Torode又使该手术更适用于PFFD重建性手术。膝关节固定与胫骨截骨一期完成,同时将胫骨截骨远端向外旋转180°,使踝关节行使膝关节功能:踝关节跖屈变成“膝关节”伸,踝关节背伸变成“膝关节”屈曲。手术后经常会伴随有肢体远端血运障碍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能够锻炼手术后的踝关节,保证踝关节顺利行使膝关节的功能,避免肢体远端血运障碍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包括:大腿支撑部、脚踝锻炼部;大腿支撑部形成为楔形,用于垫在大腿下侧,以使得旋转180度后安装在大腿端部的脚的脚尖离开患者所在的床面预定高度;脚踝锻炼部包括脚掌套圈、锻炼部主体;脚掌套圈用于套在患者的脚掌上;脚掌套圈形成有带子,用于绕患者的脚踝后侧固定脚掌套圈;脚掌套圈与锻炼部主体通过连接杆连接;锻炼部主体靠近其第一端形成有腔体,腔体的第一端形成有通孔;连接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可转动地连接在脚掌套圈的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二端容纳在腔体内,连接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挡块;腔体内容纳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支撑在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挡块的第一侧之间,第二弹簧支撑在第一挡块的第二侧与腔体的第二端之间。优选地,锻炼部主体的第一端外侧形成有底板,大腿支撑部固定于底板上。优选地,脚踝锻炼部还包括支撑杆、床挡结合座、第三挡块;锻炼部主体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孔;支撑杆的第一端螺纹结合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支撑杆的第二端形成有圆形的第二挡块;床挡结合座的第一端形成有容纳孔,第二挡块可转动地安装在容纳孔中;床挡结合座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螺纹孔;第三挡块上形成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中插入有螺栓,螺栓的端部螺纹结合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由此患者的病床的床挡被夹持在床挡结合座的第二端与第三挡块之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锻炼装置,患者可以通过大腿支撑部支撑大腿,使得旋转成形的脚掌竖直地离开床面,套入脚掌套圈,往复地踩下或提起脚掌套圈,与套圈连接的连接杆通过在其上支撑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提供运动阻力,由此接受了手术的患肢得到锻炼;由于脚部受结合在脚掌套圈上的带子束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患者的腿部实现旋转成形手术后的下肢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包括:大腿支撑部10、脚踝锻炼部。大腿支撑部10形成为楔形,可以为记忆海绵形成,用于垫在大腿下侧,以使得旋转180度后安装在大腿端部的脚的脚尖离开患者所在的床面预定高度,以为脚掌提供运动空间。脚踝锻炼部包括脚掌套圈20、锻炼部主体30。脚掌套圈20用于套在患者的脚掌上;脚掌套圈20形成有带子22,用于绕患者的脚踝后侧固定脚掌套圈20;脚掌套圈20与锻炼部主体30通过连接杆连接31。锻炼部主体30靠近其第一端形成有腔体39,腔体39的第一端形成有通孔37;连接杆31的第一端穿过通孔37后可转动地连接在脚掌套圈20的第二端,如图3所示,为U形件21通过枢轴与连接杆31的第一端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球头关节连接。连接杆31的第二端容纳在腔体内,连接杆31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挡块33;腔体39内容纳有第一弹簧35和第二弹簧34;第一弹簧35支撑在腔体39的第一端与第一挡块33的第一侧之间,第二弹簧34支撑在第一挡块33的第二侧与腔体39的第二端之间。锻炼部主体30的第一端外侧形成有底板11,大腿支撑部10固定于底板11上。大腿支撑部10可以是位置可调整地固定在底板11上,例如大腿支撑部10与底板11之间通过粘接扣粘接。脚踝锻炼部还包括支撑杆32、床挡结合座40、第三挡块41。锻炼部主体第二端形成有第一螺纹孔36;支撑杆32的第一端螺纹结合在第一螺纹孔36中,支撑杆32的第二端形成有圆形的第二挡块38;床挡结合座40的第一端形成有容纳孔44,第二挡块38可转动地安装在容纳孔44中;床挡结合座40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螺纹孔43;第三挡块41上形成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通孔中插入有螺栓42,螺栓42的端部螺纹结合在第二螺纹孔43中,由此患者的病床的床挡被夹持在床挡结合座40的第二端与第三挡块41之间。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的锻炼装置放置在患者的病床上,病床尾端的床挡被固定夹在床挡结合座与第三挡块之间;患者的脚掌插入脚掌套圈中时,可以以脚踝为轴进行转动,由此脚掌压下或者提起套圈,套圈由于与连接杆连接,而连接杆受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支撑,因此,脚掌运动时会受到弹簧的阻力,使得患者的患肢得到锻炼。整个装置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转动支撑杆调整其进入第一螺纹孔的长度,从而调整整个装置的长度。如果脚踝锻炼部的重量足够大,在受到患者脚掌的踩踏或提拉时也能在病床上保持位置不变,则支撑杆、床挡结合座、第三挡板可以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支撑部、脚踝锻炼部;大腿支撑部形成为楔形,用于垫在大腿下侧,以使得旋转180度后安装在大腿端部的脚的脚尖离开患者所在的床面预定高度;脚踝锻炼部包括脚掌套圈、锻炼部主体;脚掌套圈用于套在患者的脚掌上;脚掌套圈形成有带子,用于绕患者的脚踝后侧固定脚掌套圈;脚掌套圈与锻炼部主体通过连接杆连接;锻炼部主体靠近其第一端形成有腔体,腔体的第一端形成有通孔;连接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可转动地连接在脚掌套圈的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二端容纳在腔体内,连接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挡块;腔体内容纳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支撑在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挡块的第一侧之间,第二弹簧支撑在第一挡块的第二侧与腔体的第二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成形术后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支撑部、脚踝锻炼部;大腿支撑部形成为楔形,用于垫在大腿下侧,以使得旋转180度后安装在大腿端部的脚的脚尖离开患者所在的床面预定高度;脚踝锻炼部包括脚掌套圈、锻炼部主体;脚掌套圈用于套在患者的脚掌上;脚掌套圈形成有带子,用于绕患者的脚踝后侧固定脚掌套圈;脚掌套圈与锻炼部主体通过连接杆连接;锻炼部主体靠近其第一端形成有腔体,腔体的第一端形成有通孔;连接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可转动地连接在脚掌套圈的第二端;连接杆的第二端容纳在腔体内,连接杆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一挡块;腔体内容纳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支撑在腔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挡块的第一侧之间,第二弹簧支撑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缺孙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