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89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和舱门,舱门的一侧与舱体的一侧铰接,液氮源通过舱体上的进液管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在进液管与舱体之间设置有搅拌壳以及固定在搅拌壳内腔腔壁上的风机,进液管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在舱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在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左舱体风道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均通过壁面透风孔与舱体的内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

A liquid nitrogen cryotherapy chamber with internal circula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quid nitrogen cryotherapy cabin with internal circula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nitrogen source and a cryotherapy cabin body. The cryotherapy cabin body comprises a cabin body and a cabin door. One side of the cabin door is articula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cabin body. The liquid nitrogen source feeds liquid nitrogen in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cryotherapy cabin body through the liquid inlet tube on the cabin body, and a stirring she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quid inlet tube and the cabin body, and a cavity wall fixed in the stirring shell. The upper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stirring shell at one end of the intake pipe away from the liquid nitrogen source, the inner wall of the hatch is provided with a hatch duct, the inner wall of the hatch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hatch duct and a right hatch duc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eft hatch duc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ight hatch duc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tirring shell; the hatch duct, the left hatch duct and the right hatch duct all pass through the wall. The surface ventilation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bin.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fast and effective circul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nitrogen, reduces the cooling time of the cryotherapy cabin and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ryotherapy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低温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
技术介绍
冷疗是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短暂较深的低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过长则作用相反;冷作用于局部可使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冷使呼吸加深,临床用于高烧、软组织损伤早期、神经官能症,也常用于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冷疗法是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的方法。现有技术CN105167838B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冷疗仪,包括气体仓和冷疗舱,气体仓和冷疗舱之间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气体仓包括液氮罐、气囊、液氮腔体、涡轮风机和气体仓排气口,吸气电机通过控制气囊的进出气把液氮压入液氮腔体中,液氮腔体中的液氮在涡轮风机的作用下汽化为氮气,氮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冷疗舱。气体仓和冷疗舱之间设置进气的进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的排气的升降台排气口、位于进气口上方的第二排气口、位于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之间的且用于回收氮气的第一排气口,氮气经由进气口进入冷疗舱,一部分氮气从升降台排气口、第二排气口排出,一部分从第一排气口回收,一部分存留在冷疗舱中。在此现有技术中,由于用于将氮气排出到大气的其中一个排气口——升降台排气口位于进气口下方,且从进气口进入冷疗舱的气体温度极大地低于常温,而气体温度越低密度越大,因此刚开始进入冷疗舱的气温会因密度较大而大部分降落在冷疗舱底部、位于升降台排气口附近,并被升降台排气口排出,这导致给冷疗舱降温时,缺乏足够低温氮气将其降温、增加了冷疗舱降温时间、增大了低温氮气的需求量、增加了冷疗舱整体的能耗、冷疗舱使用性能极差。同时在此现有技术的所提到的“循环”中,虽然方案中设置有风机,但是其只是用于将液氮腔中的液氮充分与空气接触然后加速液氮汽化,汽化后的气体在各个腔壁的限位以及进气口的导通下进入冷疗舱,风机对位于冷疗舱中的气体没有任何接触。因此现有技术只能由进气口不断进气,以增大冷疗舱内部的气体体积,从而将位于第一排气口附近的气体“挤入”第一排气口中,然后穿过第一排气口的气体回收到气体仓中。由于回收的气体位于进气口上方,因此这个现有技术不仅将低温气体通过升降台排气口排出,还回收了高温气体,其气体循环性能极差;并且由于只能通过增加气体体积来将第一排气口附近的气体“挤入”第一排气口中,因此距离排气口或者进气口越远的气体的流动性差、甚至没有,无法实现顺利舱体内部的气温的均匀性,只能等待气体自身所具有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性能来以及长时间的等待来均匀舱体内部的温度、实现其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解决了现有的冷疗舱高能耗、冷却时间长、缺乏有效内循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通过有效地设置用于冷疗舱的内循环结构,以使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气体能快速、均匀地布满冷疗舱腔体内,还能将低温氮气循环一圈后,继续被送入冷疗舱中,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和舱门,所述舱门的一侧与舱体的一侧铰接,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上的进液管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在所述进液管与舱体之间设置有搅拌壳以及固定在搅拌壳内腔腔壁上的风机,所述进液管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在舱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在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当舱门闭合时,所述舱门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的端部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的端部与风机的进风端相对;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均通过壁面透风孔与舱体的内腔连通。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和右舱体风道组成的气体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回气端;液氮源为液氮罐,液氮罐将液氮送入进液管中,风机启动,其出风端吹出气体,并加速位于进液管末端的液氮与空气接触,同时将汽化后的液氮送入导流通道中;进入导流通道进气端的低温氮气中,低温氮气进入左舱体风道中,并随着风机源源不断的流体推动力,低温氮气沿着导流通道前行,同时一部分低温氮气通过壁面透风孔进入冷疗舱本体的内腔中,进行热交换,给舱体进行降温,另一部分低温氮气依次经过舱门风道、左舱体风道以及右舱体风道后从导流通道的回气端进入搅拌壳的内腔中,并位于风机的进风端;接着风机将进风端的气体从出风端吹出,并混合着刚刚汽化的低温氮气一同进入导流通道中,进行气流循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了风机自身的性能特点,将气流的流通通道设置成一个环形,从而使位于导流通道中任何位置的流体既处于进气状态,又处于回流状态,以使风机出风端吹动的流体进入导流通道中,并循环一圈后回到风机的进风端,并经由风机的扇叶的转动,将进风端的流体送入风机的出风端,接着再次进入导流通道中,继而不断循环、将位于冷疗舱底部的低温空气不断循环利用、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以及冷疗舱降温时所需的能耗;同时在导流通道以及风机的作用下,以使低温空气绕着冷疗舱移动一圈,从而加速低温空气的均匀化、加速冷疗舱降温效率。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有效地设置用于冷疗舱的内循环结构,以使液氮汽化后产生的气体能快速、均匀地布满冷疗舱腔体内,还能将低温氮气循环一圈后,继续被送入冷疗舱中,实现低温氮气快速、有效地循环,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降低冷疗舱的能耗。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利用了风机自身的性能特点,将气流的流通通道设置成一个环形,从而使位于导流通道中任何位置的流体既处于进气状态,又处于回流状态,以使风机出风端吹动的流体进入导流通道中,并循环一圈后回到风机的进风端,并经由风机的扇叶的转动,将进风端的流体送入风机的出风端,接着再次进入导流通道中,继而不断循环、将位于冷疗舱底部的低温空气不断循环利用、降低冷疗舱冷却时间以及冷疗舱降温时所需的能耗;同时在导流通道以及风机的作用下,以使低温空气绕着冷疗舱移动一圈,从而加速低温空气的均匀化、加速冷疗舱降温效率;2.本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升降端的高度以及电控来调整升降机的高度,便于快速、准确地将其调整到所需的高度;3.本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冷疗时,冷疗人员从舱门进入冷疗舱本体内进行冷疗,冷疗人员站在底板上,将头部伸出舱体,以避免头部氮气过多导致人员缺氧;而升降机构支撑端高度可调,以便于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调整升降机构升降端的高度,以使使用者均能保持头部位于冷疗舱的舱体外;4.本专利技术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外部测量尺、丝杠升降机与拉线传感器匹配实现在被治疗人员未进入舱内前即可调整至合适的站台高度,高度实时显示在控制器主屏上,不必进入舱内后再调整高度,避免出现站台高度过低人员进入后口鼻不能露出氮气层,呼吸氮气造成缺氧窒息的危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1)和舱门(2),所述舱门(2)的一侧与舱体(1)的一侧铰接,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1)上的进液管(10)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管(10)与舱体(1)之间设置有搅拌壳(24)以及固定在搅拌壳(24)内腔腔壁上的风机(23),所述进液管(10)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在舱门(2)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16),在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当舱门(2)闭合时,所述舱门风道(16)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17)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17)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进风端相对;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均通过壁面透风孔(35)与舱体(1)的内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包括液氮源和冷疗舱本体,所述冷疗舱本体包括舱体(1)和舱门(2),所述舱门(2)的一侧与舱体(1)的一侧铰接,所述液氮源通过舱体(1)上的进液管(10)将液氮送入冷疗舱本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管(10)与舱体(1)之间设置有搅拌壳(24)以及固定在搅拌壳(24)内腔腔壁上的风机(23),所述进液管(10)上远离液氮源的一端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在舱门(2)的内壁上设置有舱门风道(16),在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舱体风道,所述舱体风道有两个,分别为左舱体风道(17)和右舱体风道(34),当舱门(2)闭合时,所述舱门风道(16)的两端分别与左舱体风道(17)的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一端连通,左舱体风道(17)的另一端以及右舱体风道(34)的另一端均与搅拌壳(24)的内腔连通,且左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出风端相对,右舱体风道(17)的端部与风机(23)的进风端相对;舱门风道(16)、左舱体风道(17)以及右舱体风道(34)均通过壁面透风孔(35)与舱体(1)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18)以及位于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底板(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内循环且低能耗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操作面板(4)和位移传感器(27),所述升降机构(18)为电控升降机构,其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操作面板(4)固定在冷疗舱本体的外壁上,其采集输入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所述位移传感器(27)采集升降机构(18)升降端的高度信息,并将其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来自操作面板(4)以及位移传感器的信息,并控制升降机构(18)的1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敏唐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