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85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引导槽的牵引架;设有容置腔的第一堵头,固定在引导槽内的后端;固定牵引板,固定在牵引架,固定牵引板上开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堵头,固定在引导槽内的前端;开有螺纹通孔的活动牵引座,约束在引导槽内;开有第二安装孔的活动牵引板,固定在活动牵引座上;具有第一环形挡肩的螺杆,设于引导槽内并能绕旋转,螺杆的后端活动插入容置腔,螺杆穿过并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内;自锁弹簧,设于容置腔内并作用于螺杆的后端面,而使螺杆保持前移进而使所述第一环形挡肩压紧所述第二堵头内端面趋势。其在牵引成骨过程中螺杆不易发生自转。

A self-locking jaw tra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lf-locking jaw trac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traction rack with a guide groove; a first plug with a holding chamber, fix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guide groove; a fixed traction plate, fixed at the traction rack, and a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on the fixed traction plate; a second plug,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guide groove; a movable traction seat with threaded through holes, and constraints. In the guide groove; a movable traction plate with a second installation hole is fixed on the movable traction seat; a screw with a first ring shoulder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groove and can rotate around it; the rear end of the screw is movably inserted into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screw passes through and thread is connected in the threaded through hole; a self-locking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us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screw to keep the screw moving forward, thereby enabling the screw to move forward. The first annular shoulder tightens the inner end face trend of the second plug. It is not easy for the screw to rotate during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口腔、颌骨外科及整形外科手术的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颌骨有专门的牵引器,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或头颅外科及整形外科手术中,这种牵引器的技术原理可以概括为:先切开颌骨周围的软组织,将下颌骨完全截断或不完全截断后,用外力逐渐将骨断端撑开使形成间隙,利用牵引力诱发颌骨自身的成骨能力而持续形成新骨来填充此间隙,达到延长下颌骨的目的。该技术利用机体组织再生潜能,能修复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骨缺陷或缺陷畸形。如专利号为ZL95200175.6(公告号为CN2205709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颌骨牵拉延长器》、专利号为ZL98225259.5(公告号为CN2341572Y)的中国技术专利《颌骨牵引器》、专利号为ZL99234512.X(公告号为CN2378010Y)的中国技术专利《口腔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延长器》,他们均披露了工作原理相同的颌骨牵引器。均采用螺杆作为牵引的传动部件,操作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柄带动螺杆旋转,进而带动活动牵引板移动。现有颌骨牵引器存在以下缺陷,因调节手柄外露,以及牵引结束后,撑开的颌骨自身会有一定回复力,若外界不小心碰到驱动手柄,或者振动影响,导致螺杆产生朝放松的方向偏转,一般牵引颌骨都采用两个牵引器一起牵引,若其中一个牵引器的牵引位置发生变化,会导致颌骨牵引不均匀,断骨间的间隙发生偏移,最终使得产生的新骨形成锯齿,严重影响手术质量。为此如何保证牵引器在使用过程中,螺杆不易发生自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牵引成骨过程中螺杆不易发生自转的具有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固定调节方便、调节精准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其上开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引导槽;第一堵头,固定在引导槽内的后端,第一堵头内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的容置腔;固定牵引板,固定在所述牵引架或第一堵头上,固定牵引板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堵头,固定在引导槽内的前端;活动牵引座,约束在所述引导槽内并能轴向滑移,活动牵引座上开有轴向贯穿的螺纹通孔;活动牵引板,固定在活动牵引座上,活动牵引板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二安装孔;螺杆,设于引导槽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螺杆的后端活动插入容置腔,螺杆的前部具有与第二堵头挡配的第一环形挡肩,螺杆的前端穿出第二堵头后形成与调节手柄连接的驱动端,同时,螺杆穿过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牵引座上的螺纹通孔内;自锁弹簧,设于容置腔内并作用于螺杆的后端面,而使螺杆保持前移进而使所述第一环形挡肩压紧所述第二堵头内端面趋势。作为优选,上述引导槽由位于下部的圆形槽部及位于上部的条形槽部组成,条形槽部与圆形槽部相通,且圆形槽部的径向最大宽度大于条形槽部的宽度;所述活动牵引座的下部具有外形与圆形槽部相配的圆柱部,所述螺纹通孔设置在该圆柱部上,活动牵引座的中部具有外形与条形槽部相配的引导部,活动牵引座的下端面则搁置在牵引架上端面上。因圆形槽部的径向最大宽度大于条形槽部的宽度,确保能将活动牵引座下部的圆柱部约束在圆形槽部内而仅能前后滑移,这样能更精准调节牵引距离。为方便将活动牵引板准确固定在活动牵引座上,上述活动牵引座的上端面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固定柱,所述活动牵引板上开有供所述固定柱插配的固定孔;所述活动牵引座的上端面前后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插块,所述活动牵引板的前后两侧开有供所述插块插配的插槽。通过固定柱和固定孔,及插块与插槽的定位配合,使活动牵引座与活动牵引板连接单位准确,再通过焊接将两者固定。上述固定牵引板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凸起且外形与条形槽部相配的插筋,该插筋插设在条形槽部内再与所述第一堵头焊接固定。通过插筋与条形槽部的定位配合,使固定牵引板与牵引架固定更为准确。因颌骨牵引器使用时安装在口腔内,为防止牵引架滑伤口腔粘膜,上述牵引架的下端面呈弧形。作为改进,上述螺杆的后部具有与第一堵头挡配的第二环形挡肩,防止螺杆过分伸入容置腔以挤压弹簧。为方便螺杆与调节手柄连接,上述驱动端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调节手柄为带转向联接器的扳手。这样调节手柄可以转动,利于操作调节手柄。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阶梯孔,且阶梯孔的大孔部为锥形孔。该安装孔能使钛合金螺钉的头部藏于安装孔的大孔部内不外露,防止因安装螺钉外露滑伤口腔粘膜。作为选择,上述固定牵引板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呈L形的第一固定臂部,各第一固定臂部上设有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牵引板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中间臂部,中间臂部上设有二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活动牵引板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呈L形的第一活动臂部,各第一活动臂部上设有三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只需在相应颌骨软组织切开小道口子,将固定牵引板固定在切口一侧的颌骨上,再将活动牵引板固定在切口另一侧的颌骨上,调节时,转动螺杆,根据螺杆和螺纹孔的螺纹连接调节工作原理,迫使活动牵引板及活动牵引座一起相对螺杆向上或向下滑移,产生间隙,利用牵引力诱发颌骨自身的成骨能力而持续形成新骨来填充此间隙,螺杆和螺纹孔的螺纹传动能精确且缓慢调节牵引距离,调节完成后只需卸下固定牵引板和活动牵引板后便能将整个牵引器拆卸下来,然后再对颌骨创面进行处理即可,同时调节过程简单方便,另外本牵引器的结构涉及部件少,相互位置及装配关系简单。尤为重要的是,自锁弹簧作用于螺杆的后端面,而使螺杆保持前移进而使第一环形挡肩压紧所述第二堵头内端面趋势,对螺杆形成自锁,就算外力不小心碰到驱动手柄,或者有一定地振动,以及牵引后的颌骨自生的回复力,也不会使螺杆产生朝放松的方向偏转,确保固定牵引板和活动牵引板始终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保证产生的新骨平整,手术质量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包括牵引架1,牵引架1的下端面12呈弧形。其上开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引导槽11,引导槽11轴向贯穿设置,这样方便加工。引导槽11由位于下部的圆形槽部111及位于上部的条形槽部112组成,条形槽部112与圆形槽部111相通,且圆形槽部111的径向最大宽度大于条形槽部112的宽度。第一堵头2,焊接固定在引导槽11内的后端,并将引导槽11的后端开口遮蔽,第一堵头2内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11的容置腔21。固定牵引板3,焊接固定在牵引架1或第一堵头2上,固定牵引板3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一安装孔31;固定牵引板3的下端面具有向下凸起且外形与条形槽部112相配的插筋32,该插筋32插设在条形槽部112内再与所述第一堵头2焊接固定。第一安装孔31为阶梯孔,且阶梯孔的大孔部为锥形孔,自攻螺钉为直径2.0mm钛合金螺钉。固定牵引板3的左右两侧均具有呈L形的第一固定臂部33,各第一固定臂部33上设有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31,固定牵引板3的中部具有向外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1),其上开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引导槽(11);第一堵头(2),固定在引导槽(11)内的后端,第一堵头(2)内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11)的容置腔(21);固定牵引板(3),固定在所述牵引架(1)或第一堵头(2)上,固定牵引板(3)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堵头(4),固定在引导槽(11)内的前端;活动牵引座(5),约束在所述引导槽(11)内并能轴向滑移,活动牵引座(5)上开有轴向贯穿的螺纹通孔(511);活动牵引板(6),固定在活动牵引座(5)上,活动牵引板(6)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二安装孔(61);螺杆(7),设于引导槽(11)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螺杆(7)的后端活动插入容置腔(21),螺杆(7)的前部具有与第二堵头(4)挡配的第一环形挡肩(71),螺杆(7)的前端穿出第二堵头(4)后形成与调节手柄(9)连接的驱动端(73),同时,螺杆(7)穿过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牵引座(5)上的螺纹通孔(511)内;自锁弹簧(8),设于容置腔(21)内并作用于螺杆(7)的后端面,而使螺杆(7)保持前移进而使所述第一环形挡肩(71)压紧所述第二堵头(4)内端面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1),其上开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引导槽(11);第一堵头(2),固定在引导槽(11)内的后端,第一堵头(2)内设有开口朝向引导槽(11)的容置腔(21);固定牵引板(3),固定在所述牵引架(1)或第一堵头(2)上,固定牵引板(3)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一安装孔(31);第二堵头(4),固定在引导槽(11)内的前端;活动牵引座(5),约束在所述引导槽(11)内并能轴向滑移,活动牵引座(5)上开有轴向贯穿的螺纹通孔(511);活动牵引板(6),固定在活动牵引座(5)上,活动牵引板(6)上开有多个供自攻螺钉穿设的第二安装孔(61);螺杆(7),设于引导槽(11)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螺杆(7)的后端活动插入容置腔(21),螺杆(7)的前部具有与第二堵头(4)挡配的第一环形挡肩(71),螺杆(7)的前端穿出第二堵头(4)后形成与调节手柄(9)连接的驱动端(73),同时,螺杆(7)穿过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活动牵引座(5)上的螺纹通孔(511)内;自锁弹簧(8),设于容置腔(21)内并作用于螺杆(7)的后端面,而使螺杆(7)保持前移进而使所述第一环形挡肩(71)压紧所述第二堵头(4)内端面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锁功能的颌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11)由位于下部的圆形槽部(111)及位于上部的条形槽部(112)组成,条形槽部(112)与圆形槽部(111)相通,且圆形槽部(111)的径向最大宽度大于条形槽部(112)的宽度;所述活动牵引座(5)的下部具有外形与圆形槽部(111)相配的圆柱部(51),所述螺纹通孔(511)设置在该圆柱部(51)上,活动牵引座(5)的中部具有外形与条形槽部(112)相配的引导部(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天威沈国成孙斌吴夏雨吴忠良沈优琴方葵川黄杰沈延辉张初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