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塑料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60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塑料凳,其结构包括右支臂、镂空提手、背靠板、左支臂、坐垫、支脚、套筒、防滑胶垫、横杆、连接板,坐垫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采用机械连接,连接板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连接板前后2个角部位分别与支脚的顶部垂直连接,支脚设有4个,支脚的每个底部均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套筒,套筒安装有4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环保塑料凳的有益效果:该环保塑料凳的4个支脚均设有凸型结构的防滑胶垫,能够避免移动凳子产生刺耳的声音,减少凳子与地面的摩擦,使地面、凳子都不受磨损,有助于延长凳子的使用寿命。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lastic sto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vironment-friendly plastic stool, which comprises a right arm, a hollow handle, a back-to-back plate, a left arm, a cushion, a supporting foot, a sleeve, a non-skid rubber pad, a cross bar and a connecting pl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ushion are mechan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respectively, and two connec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ront and rear corners of the two connecting plates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foot, and the supporting foot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four supporting feet, each bottom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sleeves connected with the movement, and four sleeves. The four supporting fee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stic stool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equipped with anti-skid rubber mats with convex structure, which can avoid the harsh sound of moving stools, reduc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stool and the ground, and make the ground and the stool free from wear and tear. It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塑料凳
本技术是一种环保塑料凳,属于环保塑料凳领域。
技术介绍
塑料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坐具,公知的塑料凳,以其小巧、轻便、便宜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塑料凳,由面板、四块支座组成,所述的面板为四边形且至少有两个对边与支座上边缘之间是活动连接的,所述的四块支座侧边是首尾活动连接的;本技术具有节省空间、携带方便、强度大、经久耐用的特点。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拖动凳子还是移动凳子都会与地面摩擦产生刺耳的声音,且无论地板还是凳子支脚都会受到磨损,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环保塑料凳,其结构包括右支臂、镂空提手、背靠板、左支臂、坐垫、支脚、套筒、防滑胶垫、横杆、连接板,所述的坐垫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板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连接板前后2个角部位分别与支脚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支脚设有4个,所述的支脚的每个底部均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套筒,所述的套筒安装有4个,4个所述的套筒的底部均套有防滑胶垫,所述的防滑胶垫设有4个并且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前2个所述的支脚通过相互垂直的横杆而连接在一起,后2个所述的支脚的背面顶部分别与左支臂、右支臂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支臂、右支臂的顶部两端分别与背靠板的背面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的背靠板的中心设有一直为一体化结构的镂空提手,所述的背靠板位于坐垫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支脚由卡槽、第一卡珠、第二卡珠、基体组成,所述的卡槽、第一卡珠、第二卡珠从上自下依次排序设置在基体的内侧,所述的基体与卡槽为一体化结构的卡槽,所述的第一卡珠、第二卡珠分别与基体活动配合,所述的套筒由内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筒体组成,所述的筒体与内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内槽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中心并且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相通,所述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贯穿于防滑胶垫,所述的防滑胶垫由凹槽、主体、垫片、防滑纹理组成,所述的主体的底面与垫片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主体设置在垫片的中心位置并且与之相互垂直,所述的主体的内部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凹槽,所述的防滑纹理设置在垫片的底面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贯穿于主体并且与凹槽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体与筒体相配合,所述的基体与内槽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珠与第二卡珠的间距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间距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珠、第二卡珠分别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设有2个及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珠与第二卡珠各设有1个并且两者的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体的顶部与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的一端卡在卡槽内并且与之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塑料凳采用优质的PE环保塑料材质,具有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优良。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胶垫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本技术的一种环保塑料凳的有益效果:该环保塑料凳的4个支脚均设有凸型结构的防滑胶垫,能够避免移动凳子产生刺耳的声音,减少凳子与地面的摩擦,使地面、凳子都不受磨损,有助于延长凳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环保塑料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防滑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防滑胶垫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右支臂-1、镂空提手-2、背靠板-3、左支臂-4、坐垫-5、支脚-6、套筒-7、防滑胶垫-8、横杆-9、连接板-10、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基体-604、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筒体-704、凹槽-801、主体-802、垫片-803、防滑纹理-8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塑料凳:其结构包括右支臂1、镂空提手2、背靠板3、左支臂4、坐垫5、支脚6、套筒7、防滑胶垫8、横杆9、连接板10,所述的坐垫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10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0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连接板10前后2个角部位分别与支脚6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支脚6设有4个,所述的支脚6的每个底部均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套筒7,所述的套筒7安装有4个,4个所述的套筒7的底部均套有防滑胶垫8,所述的防滑胶垫8设有4个并且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前2个所述的支脚6通过相互垂直的横杆9而连接在一起,后2个所述的支脚6的背面顶部分别与左支臂4、右支臂1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支臂4、右支臂1的顶部两端分别与背靠板3的背面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的背靠板3的中心设有一直为一体化结构的镂空提手2,所述的背靠板3位于坐垫5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支脚6由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基体604组成,所述的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从上自下依次排序设置在基体604的内侧,所述的基体604与卡槽601为一体化结构的卡槽601,所述的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分别与基体604活动配合,所述的套筒7由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筒体704组成,所述的筒体704与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内槽701设置在筒体704的内部中心并且与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相通,所述的第一通孔702位于第二通孔703的上方,所述的筒体704的底部贯穿于防滑胶垫8,所述的防滑胶垫8由凹槽801、主体802、垫片803、防滑纹理804组成,所述的主体802的底面与垫片803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主体802设置在垫片803的中心位置并且与之相互垂直,所述的主体802的内部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凹槽801,所述的防滑纹理804设置在垫片803的底面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筒体704的底部贯穿于主体802并且与凹槽801过盈配合,所述的基体604与筒体704相配合,所述的基体604与内槽701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卡珠602与第二卡珠603的间距与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的间距相同,所述的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分别与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均设有2个及以上,所述的第一卡珠602与第二卡珠603各设有1个并且两者的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所述的基体604的顶部与连接板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横杆9的一端卡在卡槽601内并且与之活动连接,所述的塑料凳采用优质的PE环保塑料材质,具有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优良,所述的防滑胶垫8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本技术所述的防滑纹理804采用软胶材质制成,底部平坦,吸附能力强,能起到防滑作用。当使用者想使用本技术的一种环保塑料凳的时候,第一步,事先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测装置是否能够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塑料凳,其结构包括右支臂(1)、镂空提手(2)、背靠板(3)、左支臂(4)、坐垫(5)、支脚(6)、套筒(7)、防滑胶垫(8)、横杆(9)、连接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10)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0)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连接板(10)前后2个角部位分别与支脚(6)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支脚(6)设有4个,所述的支脚(6)的每个底部均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套筒(7),所述的套筒(7)安装有4个,4个所述的套筒(7)的底部均套有防滑胶垫(8),所述的防滑胶垫(8)设有4个并且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前2个所述的支脚(6)通过相互垂直的横杆(9)而连接在一起,后2个所述的支脚(6)的背面顶部分别与左支臂(4)、右支臂(1)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支臂(4)、右支臂(1)的顶部两端分别与背靠板(3)的背面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的背靠板(3)的中心设有一直为一体化结构的镂空提手(2),所述的背靠板(3)位于坐垫(5)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支脚(6)由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基体(604)组成,所述的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从上自下依次排序设置在基体(604)的内侧,所述的基体(604)与卡槽(601)为一体化结构的卡槽(601),所述的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分别与基体(604)活动配合;所述的套筒(7)由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筒体(704)组成,所述的筒体(704)与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内槽(701)设置在筒体(704)的内部中心并且与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相通,所述的第一通孔(702)位于第二通孔(703)的上方,所述的筒体(704)的底部贯穿于防滑胶垫(8);所述的防滑胶垫(8)由凹槽(801)、主体(802)、垫片(803)、防滑纹理(804)组成,所述的主体(802)的底面与垫片(803)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主体(802)设置在垫片(803)的中心位置并且与之相互垂直,所述的主体(802)的内部设有与之一体化结构的凹槽(801),所述的防滑纹理(804)设置在垫片(803)的底面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筒体(704)的底部贯穿于主体(802)并且与凹槽(801)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塑料凳,其结构包括右支臂(1)、镂空提手(2)、背靠板(3)、左支臂(4)、坐垫(5)、支脚(6)、套筒(7)、防滑胶垫(8)、横杆(9)、连接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板(10)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0)平行设置有两块,两块所述的连接板(10)前后2个角部位分别与支脚(6)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的支脚(6)设有4个,所述的支脚(6)的每个底部均安装有与之活动连接的套筒(7),所述的套筒(7)安装有4个,4个所述的套筒(7)的底部均套有防滑胶垫(8),所述的防滑胶垫(8)设有4个并且形状大小及组成结构相同,前2个所述的支脚(6)通过相互垂直的横杆(9)而连接在一起,后2个所述的支脚(6)的背面顶部分别与左支臂(4)、右支臂(1)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支臂(4)、右支臂(1)的顶部两端分别与背靠板(3)的背面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的背靠板(3)的中心设有一直为一体化结构的镂空提手(2),所述的背靠板(3)位于坐垫(5)的上方并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的支脚(6)由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基体(604)组成,所述的卡槽(601)、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从上自下依次排序设置在基体(604)的内侧,所述的基体(604)与卡槽(601)为一体化结构的卡槽(601),所述的第一卡珠(602)、第二卡珠(603)分别与基体(604)活动配合;所述的套筒(7)由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筒体(704)组成,所述的筒体(704)与内槽(701)、第一通孔(702)、第二通孔(7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内槽(701)设置在筒体(704)的内部中心并且与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艺伟李少鸿沈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裕强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