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40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4:22
公开了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光源和波长转换膜,其中,光通过导光板被提供到用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光源向导光板发出光,光源布置成面向导光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波长转换膜进行波长转换并被提供到导光板的光入射侧表面。波长转换膜包括连接到导光板的其第一端部、布置在光源与导光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之间的其中心部、以及其中分散有波长转换颗粒的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26日提交的第10-2017-012396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地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占据着信息显示技术中所使用的显示装置中的很大一部分。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玻璃衬底和夹置在其间的液晶层。每个玻璃衬底上形成有电极。电压被施加以调节液晶的取向,进而通过调节透光率来显示信息。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为光接收装置,其并非自发光型,而是通过调节来自其外部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相应地,液晶显示装置需要用于向显示面板照射光的单独的装置,即,背光单元。作为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已受到关注。LED为当电流流过其时发光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因为LED具有相对长的使用寿命、低功耗、快速的响应速度和优异的初始驱动特性,所以LED被广泛采用在照明装置、电子显示板和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内。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LED。当LED用作光源时,量子点用于增加由LED产生并发出的颜色的纯度。随着激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光通过所述导光板被提供到用所述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导光板发出所述光,所述光源布置成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以及波长转换膜,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波长转换膜进行波长转换并被提供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侧表面,所述波长转换膜包括:所述波长转换膜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侧表面之间,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还包括其中分散有波长转换颗粒的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6 KR 10-2017-01239631.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光通过所述导光板被提供到用所述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光源,所述光源向所述导光板发出所述光,所述光源布置成面向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侧表面;以及波长转换膜,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波长转换膜进行波长转换并被提供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侧表面,所述波长转换膜包括:所述波长转换膜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侧表面之间,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还包括其中分散有波长转换颗粒的玻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包括柔性玻璃膜,以及所述波长转换颗粒分散在所述柔性玻璃膜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柔性玻璃膜的厚度在从0.1毫米至0.5毫米的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第一气隙,所述第一气隙布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中心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中心部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所述第一气隙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在从0.1毫米至0.2毫米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第二气隙,所述第二气隙布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中心部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还包括与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的与其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到所述光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其上布置有光生成构件的印刷电路板,以及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第二端部接合到所述印刷电路板。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光通过所述上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发出,所述下表面面向所述上表面,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下表面,以及所述波长转换膜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波长转换颗粒包括量子点材料。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膜还包括柔性玻璃膜和布置在所述柔性玻璃膜上的基底玻璃,所述基底玻璃布置在所述柔性玻璃膜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彗姜议正权容焄金元辰金廷泫徐佑昔宋时准河尚佑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