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控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同时,在成本高涨的情况下人员素质却参差不齐。建筑业应该从原传统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向自动化转型,以达到节省人工成本,节约材料消耗,利润达到最大化的目标。与此同时,安全是建筑施工的第一任务,无论何种级别的施工单位,都对安全十分重视。因此,在工地上实施安全隐患的排查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留很多用于设备安装的缺口,如电梯井。同时,按照一般的施工规律,首先会搭建建筑的框架,再堆砌外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楼层边缘区域需要增加安全措施。如果安全措施不足,容易发生工人坠楼事故。对于这些缺口或者楼层边缘区域,施工单位一般会用多个护栏组成一个临时的围蔽区域。目前,这些安全措施的检查一般由人工完成,一方面人工排查周期长,另一方面,人工排查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节省人力且提高排查效率的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施工规划数据以及当前的施工进度数据;根据所述施工规划数据以及当前的施工进度数据,生成无人机第一飞行路线以及若干个数据采集点;向无人机下发第一控制指令,使无人机按照所述第一飞行路线飞行以及在所有的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接收无人机在各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从无人机在每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中识别护栏,得到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根据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判断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是否被正确设置;若每个数据采集点的护栏均被正确设置,则生成第一检查合格信息;若存在任意一个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没有被正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施工规划数据以及当前的施工进度数据;根据所述施工规划数据以及当前的施工进度数据,生成无人机第一飞行路线以及若干个数据采集点;向无人机下发第一控制指令,使无人机按照所述第一飞行路线飞行以及在所有的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接收无人机在各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从无人机在每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中识别护栏,得到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根据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判断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是否被正确设置;若每个数据采集点的护栏均被正确设置,则生成第一检查合格信息;若存在任意一个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没有被正确设置,则生成第一警告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警告信息,其具体包括:根据施工规划数据得到被判定为护栏没有被正确设置的数据采集点在施工规划数据中对应的区域编号;根据所述区域编号生成第一警告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无人机在每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中识别护栏,得到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其具体为:从无人机在每个数据采集点拍摄的第一图像中识别出护栏,并以护栏的数量、护栏的位置和护栏的面积作为识别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数据采集点对应的识别结果,判断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是否被正确设置,其具体包括:第一判断步骤:判断数据采集点的识别结果中护栏的数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执行第二判断步骤;反之,则判定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没有被正确设置;第二判断步骤:判断数据采集点的识别结果中每个护栏的面积是否均大于第二设定阈值;若是,则执行第三判断步骤;反之,则判定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没有被正确设置;第三判断步骤:判断第一设定阈值是否等于1;若是,则判定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被正确设置;反之,则执行第四判断步骤;第四判断步骤:判断数据采集点的识别结果中任意两个相邻护栏之间的间距是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没有被正确设置;反之,则判定该数据采集点的护栏被正确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施工安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无人机在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源,吴继忠,吴永,吴秋霞,柯秋菊,王映飞,吴泓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圣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