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装置,属于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进气道出口流场品质是影响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先进的发动机必须有性能优越的进气道相匹配才能组成高性能的动力装置。进气道试验目的在于测量发动机的静动态特性,为进气道设计提供试验数据。设计的进气道通过缩比模型在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在进气道出口安装流量调节装置,改变进入进气道的空气流量,同时与风洞和进气道模型相匹配。通过发动机进气道试验数据分析和评定进气道的性能和特性,验证所配装发动机在进气畸变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进气道模型应与飞行器保持几何相似,即翼身组合模型,进气道必须满足发动机在多种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流量,并通过调整试验模型的侧滑角与迎角实现发动机进气道各种倾斜角度模拟。气流由进气道模型穿过模型支撑中间的通孔,与流量调节装置相连。目前国内尚没有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可以实现迎角与侧滑角的双向调节,并可安装单双发两种类型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单/双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设计一种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包括下部刚性支架、中部支架、上部支架组件、驱动装置和固定平台;下部刚性支架均固定在固定平台上;所述中部支架为刚性结构体,在刚性结构体下端面开有半圆柱凹槽,从所述半圆柱凹槽到刚性结构体上端面开有气体通路,且在刚性结构体外部延伸有转臂;所述上端面为支撑平面;下部刚性支架为刚性导气管,在导气管的上端形成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且在圆柱形外轮廓结构的两个底面上延伸形成转轴;所述刚性结构体的半圆柱凹槽盖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上,半圆柱凹槽的槽壁面与圆柱形外轮廓结构外壁面之间形状配合,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刚性结构体形成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架与下部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进气道试验的翼身组合模型支撑,包括下部刚性支架、中部支架、上部支架组件、驱动装置和固定平台;下部刚性支架均固定在固定平台上;所述中部支架为刚性结构体,在刚性结构体下端面开有半圆柱凹槽,从所述半圆柱凹槽到刚性结构体上端面开有气体通路,且在刚性结构体外部延伸有转臂;所述上端面为支撑平面;下部刚性支架为刚性导气管,在导气管的上端形成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且在圆柱形外轮廓结构的两个底面上延伸形成转轴;所述刚性结构体的半圆柱凹槽盖在所述圆柱形外轮廓结构上,半圆柱凹槽的槽壁面与圆柱形外轮廓结构外壁面之间形状配合,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刚性结构体形成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中部支架与下部刚性支架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中部支架能够相对于下部刚性支架转动,且下部刚性支架的导气管与中部支架的气体通路连通;上部支架组件包括单通道导气管和双通道导气管,所述单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单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中部支架上端面为支撑平面固定连接,且与刚性结构体的气体通路连通;双通道导气管一端与双发进气道试验模型连通,另一端与两条通气软管连通;驱动装置与刚性结构体的转臂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