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6244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选取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最不利观察点,在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实际亮度值,最不利观察点为目标灯具的眩光最大值处,获取并利用路面的实际平均亮度、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长度及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计算得到目标灯具的亮度临界值,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为目标灯具与其相邻的目标灯具之间的实际发光面间距,分别将目标灯具的若干个实际亮度值与亮度临界值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检测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是否符合标准。方法简单,适用于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道路照明中,路灯眩光历来被视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眩光是指在驾驶员视域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至于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视度的视觉干扰。因此,眩光除了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前方外,还包括后方、上下及左右等四面八方,在快速道路上,眩光可分为前视眩光、后视眩光、侧视眩光、对面眩光和上方眩光。无论在传统道路照明系统还是目前的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中,眩光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共性技术难题,任何路灯、任何照明方式只要防眩光技术不过关,都不能可持续发展。与高灯位路灯相比,低灯位路灯呈现明显不同的眩光形态与特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1、眩光最大值出现在距眩光光源60米至120米之间。2、眩光呈现超小立体角。驾驶员距前方眩光光源的距离远大于该光源距目标物的距离,导致观察前方路面的视线与眩光光线之间的立体角超小,通常不超过10,眩光与视线相混。3、炫光本身呈现超小尺寸。低灯位路灯占用道路宽度,因此,路灯体积较小,在低灯位路灯眩光最显著的区间内,由于透视原因,在驾驶员眼中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选取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最不利观察点,在所述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实际亮度值,所述最不利观察点为所述目标灯具的眩光最大值处;获取并利用路面的实际平均亮度、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长度及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灯具的亮度临界值,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为所述目标灯具与其相邻的目标灯具之间的实际发光面间距;分别将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所述实际亮度值与所述亮度临界值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检测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是否符合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选取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最不利观察点,在所述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实际亮度值,所述最不利观察点为所述目标灯具的眩光最大值处;获取并利用路面的实际平均亮度、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长度及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灯具的亮度临界值,所述目标灯具的实际发光面间距为所述目标灯具与其相邻的目标灯具之间的实际发光面间距;分别将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所述实际亮度值与所述亮度临界值进行对比,基于对比结果检测低灯位路灯的眩光指数是否符合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不利观察点包括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最不利观察点,在所述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实际亮度值的步骤包括:选取第一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第二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第三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分别在所述第一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和所述第三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分别与所述第一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所述第二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所述第三前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对应的第一实际亮度值、第二实际亮度值和第三实际亮度值;选取第一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第二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分别在所述第一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和所述第二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所述第二侧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对应的第四实际亮度值和第五实际亮度值;选取第一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第二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分别在所述第一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和所述第二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的位置处,对所述目标灯具的发光面进行亮度检测,得到分别与所述第一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和所述第二后视眩光最不利观察点对应的第六实际亮度值和第七实际亮度值,所述目标灯具的若干个所述实际亮度值包括所述第一至第七实际亮度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目标灯具为极点,以车流方向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