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07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弹簧片、FPC、线圈、振动组件和支架,线圈与振动组件间隔设置于外壳容纳空间内;振动组件包括振子、磁体和极片,振子上设置有贯穿振子的预留孔,磁体设置于预留孔的孔壁上,预留孔被磁体压缩形成贯穿振子的振孔,极片上设置有贯穿极片的切口,极片设置于振子下方并同时与磁体和振子接触;FPC设置于支架上,线圈设置于FPC上并与FPC电连接,线圈穿过切口并与磁体保持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线性振动马达,磁路驱动力较强,运行稳定,空间使用率较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Linear Vibration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 spring sheet, a FPC, a coil, a vibration component and a support. The coil and the vibration component are spaced in the housing space; the vibra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vibrator, a magnet and a polar plate, and a reserved hole through the oscillator is arranged on the hole wall of the reserved hole, and the reserved hole is compressed by the magnet. A vibration hole through the oscillator is formed, and an incision through the pola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polar plate. The polar plate is arranged below the oscillator and contacts with the magnet and the oscilla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FPC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the coil is arranged on the FPC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PC, and the coil passes through the incision and keeps the gap with the magnet. The linear vibration motor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magnetic drive force, stable operation, high space utilization rate,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型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一般会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例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趋势,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也需适应这种趋势,微型振动马达也不例外。现有的主流Z向或竖向振动马达外壳以圆形为主,圆形外壳装配简单,对工艺要求低,但是壳体为圆形的竖向振动马达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振子的单侧,这样的设计振子容易产生偏振现象,另外还存在磁路驱动力较小,振动马达装配在手表、手环中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空间使用率较高的线性振动马达。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使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弹簧片、FPC、线圈、振动组件和支架,线圈与振动组件间隔设置于外壳容纳空间内;振动组件包括振子、磁体和极片,振子上设置有贯穿振子的预留孔,磁体设置于预留孔的孔壁上,预留孔被磁体压缩形成贯穿振子的振孔,极片上设置有贯穿极片的切口,极片设置于振子下方并同时与磁体和振子接触;FPC设置于支架上,线圈设置于FPC上并与FPC电连接,线圈穿过切口并与磁体保持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为两片并分别设置于振子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由两条力臂组成,两条力臂分别位于线圈两侧。进一步地,所述FPC一端与线圈电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后折弯至半包外壳。进一步地,所预留孔为长条形,磁体为两条长条形并分别设置于预留孔两长边孔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为扁平型并竖立放置于FPC上。进一步地,所述切口为长条形,切口宽度大于振孔宽度并小于预留孔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振子两侧设置有容纳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至少包括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没有圆形的竖向振动马达的偏振现象,而且磁路驱动力较强,运行稳定,空间使用率较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示意图。图3为线圈剖面示意图。图4为FPC结构示意图。图5为容纳槽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外壳,2-弹簧片,3-振子,4-线圈,5-磁体,6-极片,7-支架,8-FPC,9-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内部磁场驱动力强,能使线性振动马达启动迅速,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响应时间短,保证了客户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线性振动马达运行稳定。线性振动马达各部件合理的结构配置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空间使用率较高,同时使得操作使用方便。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1、弹簧片2、FPC8、线圈4、振动组件和支架7,振动组件包括振子3、磁体5和极片6,线圈4与振动组件间隔设置于外壳1容纳空间内。线圈4通电能产生磁场,线圈4通电的强弱及电流方向的变化,能带动磁场的变化,从而驱使振动组件做往复运动。弹簧片2由两条力臂组成,弹簧片2能够为振动组件提供弹性力,弹簧片2的两条力臂分别位于线圈4两侧,使用时为两片设置用并分别设置于振动组件上下两侧,以便于线性振动马达的机械振动,而且在有限空间内对弹簧片2作出了最优设计,使得振动组件在振动过程中更加稳定。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振子3上设置有贯穿振子3的长条形预留孔,磁体5为两块设置并分别固定设置于预留孔的两长边孔壁上,磁体5在预留孔的两长边孔壁上的设置,能够增强马达内部磁场驱动力,使得在线圈4通电后的响应速度更快,振动效果增强,提高了机械振动的响应速度,缩短了响应时间,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两块磁体5长度相等,使得振动组件在做往复运动时能保持受力均匀,避免振动组件受力产生突变,进一步保证线圈4带动振动组件做稳定地往复运动,同时长度相等的两块磁体5也使得生产工艺更加简单,在线性振动马达生产时不用区分磁体5长度的环节。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两块磁体5的长度也可以不同。预留孔被磁体5压缩形成贯穿振子3的振孔,振孔因为磁体5的压缩,所以使得振孔比预留孔小。极片6上设置有贯穿极片6的长条形切口,切口宽度大于振孔宽度并小于预留孔宽度,切口宽度大于振孔宽度的设置使得切口不会妨碍振动组件的振动,使振动组件在振口中振动顺畅,极片6设置于振子3下方并同时与磁体5和振子3接触,切口小于预留孔宽度的设置使得极片6能够同时接触到磁体5和振子3。进一步地,极片6与磁体5和振子3的接触面打胶,增加磁体5和振子3胶合牢度,能够保护磁体5和振子3,而且通过极片6的设置使得磁体5、振子3和极片6三者牢固的结合为一体,使得振动组件的结合更加可靠,大幅减小在振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极片6切口的设置及极片6位于振子3下方的设置,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结构配置更加合理,进而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空间使用率更高,便于线性振动电机的微型化。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FPC8设置于支架7上,线圈4设置于FPC8上并与FPC8电连接,以便于外接电源给线圈4供电,支架7为FPC8和线圈4提供承载,同时便于FPC8与支架7的固定。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FPC8可以通过胶水、焊接以及其他常用的固定方式与支架7进行固定。FPC8一端与线圈4电连接、另一端穿出外壳1后折弯至半包外壳1。线圈4为扁平型并竖立放置于FPC8上,线圈4顶部穿过切口并与磁体5保持间隙,扁平型的线圈4,使得线圈4能够配合顺利通过切口并与磁体5保持间隙,从而使得通电后的线圈4带动振动组件做稳定地往复运动。线圈4与FPC8电连接,而且FPC8另一端穿出外壳1后折弯至半包外壳1便于外接电,FPC8穿出外壳1后折弯至半包外壳1的设置,使得能将电能导入至线性振动电机内部,以实现线性振动电机产生机械振动的目的。同时,PC8穿出外壳1后折弯至半包外壳1的设置,也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结构配置更加合理,进而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空间使用率更高,便于线性振动电机的微型化,而且方便线性振动马达配合其他部件的操作使用。请参阅图1及图5,振子3两侧设置有容纳槽9,容纳槽9的设置能够收集线性振动马达内部的磁液,容纳槽9的宽度及长度依据线性振动马达内部磁液量的多少而相应设置,容纳槽9的宽度小于振子3的宽度,容纳槽9的长度小于振子3的长度。容纳槽9收集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弹簧片、FPC、线圈、振动组件和支架,其特征在于:线圈与振动组件间隔设置于外壳容纳空间内;振动组件包括振子、磁体和极片,振子上设置有贯穿振子的预留孔,磁体设置于预留孔的孔壁上,预留孔被磁体压缩形成贯穿振子的振孔,极片上设置有贯穿极片的切口,极片设置于振子下方并同时与磁体和振子接触;FPC设置于支架上,线圈设置于FPC上并与FPC电连接,线圈穿过切口并与磁体保持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外壳、弹簧片、FPC、线圈、振动组件和支架,其特征在于:线圈与振动组件间隔设置于外壳容纳空间内;振动组件包括振子、磁体和极片,振子上设置有贯穿振子的预留孔,磁体设置于预留孔的孔壁上,预留孔被磁体压缩形成贯穿振子的振孔,极片上设置有贯穿极片的切口,极片设置于振子下方并同时与磁体和振子接触;FPC设置于支架上,线圈设置于FPC上并与FPC电连接,线圈穿过切口并与磁体保持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为两片并分别设置于振子上下两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线性振动马达,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