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04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1
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包括印制板本体和电器元件,电器元件安装在印制板本体上;印制板本体上开设有电机转子孔、定位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凹槽;电机转子孔开设在印制板本体的轴心处,定位孔位于按一定间隔分布在印制板本体上,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分布在印制板本体上;用于定子引线走线的所述凹槽呈U型设置在印制板本体的外圆周上向内凹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印制板焊接引线的金属小圆孔更改为从侧面打开的一个凹槽,可以使引线直接放进去焊接,无需考虑引线的直径以及长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可靠,大大节省了电动机装配时间以及提高了电机的安全可靠性能。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Outgo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utlet structure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nd electrical components, which are mount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 motor rotor hole, a positioning hole, a first circular hole, a second circular hole and a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 motor rotor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axis of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nd a positioning hole is locat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t a certain interval, and the first circular hole and the second circular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body at a certain interval. The groove for the stator lead is U-shaped and is set inwar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printed board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metal small circular hole of the traditio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welding lead into a groove opened from the side, so that the lead can be directly put into welding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iameter and length of the l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design, greatly saving the assembly time of the motor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动机印制板接线中,习惯性设计成一排金属小圆孔的方式来连接引出线,但由于很多电机因为结构紧凑等原因,没有很好地空间来将定子引出线与印制板焊接起来,并且焊接后也存在引线断裂、虚焊、以及短路等现象。不利于电机优化设计,并且成本增大,风险增高,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主要解决电机焊线问题,由传统焊孔插入引线焊锡变更为从侧面接入引线焊锡;结构简单,设计可靠,大大节省了电动机装配时间以及提高了电动机的安全可靠性能。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包括印制板本体和电器元件,电器元件安装在印制板本体上;印制板本体上开设有电机转子孔、定位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凹槽;电机转子孔开设在印制板本体的轴心处,定位孔位于按一定间隔分布在印制板本体上,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分布在印制板本体上;用于定子引线走线的凹槽呈U型设置在印制板本体的外圆周上向内凹设。优选的,根据定子引线的走向和出线方式设置凹槽的数量。优选的,凹槽的数量大于1。优选的,凹槽的各个边打磨光滑。优选的,定位孔内设有防脱落自扣卡槽。优选的,电器元件沿着所述电机转子孔的外周边缘均匀分布。优选的,定位孔的数量大于2。采用以上方案后,将传统印制板焊接引线的金属小圆孔更改为从侧面打开的一个缺口,可以使引线直接放进去焊接,不再考虑引线的直径以及长度的问题造成焊接不良,焊接困难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100,包括印制板本体10和电器元件30,印制板本体10上开设有定位孔20、电机转子孔60、第一圆孔40、第二圆孔50和凹槽70。印制板本体10主要材料是FR4玻璃布板,印制板本体10上布置有电源线、漆包线、电器元件30等,主要电器元件30有电阻、电容和霍尔;印制板本体10用来承载电器元件30和集成电路,是用于连接电机引出线的转接部件。本技术在结构上对传统的出线结构进行了改进,定子引出线连接印制板本体10由传统的穿过金属孔焊锡改为通过设计印制板尺寸形状让定子引出线自然的放进印制板凹槽70然后焊锡固定。这样既节省材料,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接生产难度,在分析电机问题以及拆装上也比传统方式更容易。请参阅图1,印制板本体10上开设有电机转子孔60,定位孔20、第一圆孔40和第二圆孔50;电机转子孔60用于与电机配合安装,电机转子从电机转子孔60出来,安装在其它装置上。定位孔20的数量大于2,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的数量为3,从3个方位固定整个印制板本体10。定位孔20按一定间隔分布在印制板本体10上,印制板本体10通过定位孔20固定在电机上,可以卡和固定,螺纹连接固定或其他;卡和固定时,定位孔20内设有防脱落自扣卡槽。第一圆孔40和第二圆孔50分别各有一组,每组小圆孔的数量均在2以上,第一圆孔40用于电器元件30走线,三个霍尔的信号线走线,以及正负极电源线的走线;第二圆孔50用于定子三相电源线的走线。定子线圈引出线按照顺序分别分布在定子引出线焊线位置即凹槽70内,用焊锡焊接,通过排布在印制板本体10上的导线连接到电源引出线焊线的第二圆孔50上,这样避免了让U、V、W三相线焊接时需要重新整理引线。传统的走线和频繁整理各线容易导致印制板定位不牢、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电器元件30感应出错,并且极有可能在整形过程中导致虚焊、漆包线扭断等问题,引线整理时也加大了生产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请参阅图1,使用凹槽70引出定子引线,方便对定子线圈三相线进行整理,让结构和走线等紧凑、合理;另一方面,使用凹槽70引出定子引线,安全性能提高,焊接过程可直接观察到焊线情况,以前是在印制板本体10上开一个小圆孔,焊接不方便,观察不到焊接的情况,容易造成焊接不良;改进后,可以将引线直接放进去凹槽70内焊接,不会因为线径太粗或太细导致焊接不良。改进前,线粗了漆包线容易划伤导致短路,线细了在焊接整形过程中容易线断,改进后,以上隐患均可以避免。凹槽70的各个边打磨光滑,当定子引线从凹槽70处走线时,可有效减少摩擦,延长使用寿命,根据定子引线的走向和出线方式设置凹槽70的数量,使得走线更合理,空间利用更充分。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可靠,大大节省了电动机装配时间以及提高了电动机的安全可靠性能,是一款理想的电动机(无刷)用印制板。传统的印制板,定子的出线圈为小圆孔,当印制板固定在定子线架上后,引线在印制板下方,一方面,线径粗的时候让很难让漆包线顺利的穿过金属焊接孔,而且线圈不会很紧凑,极容易干涉转子,或造成线伤等隐患;另一方面,线圈整形不好可能会将固定好的霍尔板被顶出原来位置,导致电机整体结构不稳定,造成损失。本技术按照电机设计要求的出线方式以及电机结构要求在印制板本体10上设计不同的凹槽70,并且根据控制要求布线,焊接电器元件的各种线,将定子引出线,电源线按照顺序排列进凹槽70中焊锡固定,剪掉多于漆包线,印制板本体10固定在定子线架上或预留位置上完成。本技术通过在印制板本体10上设置凹槽70焊接定子引出线,大大减少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工作效率、且减少了整形线圈这一工序,避免了在整形过程中出现的线断、线伤、虚焊等缺陷,并且使得电机整体结构更紧凑更可靠,因此可以使定位更准确,避免了因为印制板定位问题而引起的电器元器件角度不一致而使得电机运转不稳定等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板本体和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所述印制板本体上开设有电机转子孔、定位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凹槽;所述电机转子孔开设在所述印制板本体的轴心处,所述定位孔位于按一定间隔分布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分布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用于定子引线走线的所述凹槽呈U型设置在所述印制板本体的外圆周上向内凹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板本体和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安装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所述印制板本体上开设有电机转子孔、定位孔、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凹槽;所述电机转子孔开设在所述印制板本体的轴心处,所述定位孔位于按一定间隔分布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分布在所述印制板本体上;用于定子引线走线的所述凹槽呈U型设置在所述印制板本体的外圆周上向内凹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制板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定子引线的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龙周峰易恭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辉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