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7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从动轮、辐条装置、垃圾收集器和垃圾暂存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部分固定在岸侧,部分位于河侧;通过辐条装置转动进行垃圾的收集,收集后的垃圾进入垃圾暂存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高效快捷自动化的特点,并且适用性广,可用于大部分城市河道垃圾的治理。该设计可改变以往人力清理水面漂浮垃圾的状况,有效解决水上漂浮垃圾的收集问题。同时,辅助装置中带有水位计和流速仪,可实时记录并储存水文资料数据,在当前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全国河道水文资料的空白进行补充,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或商业行为做铺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河道环境清洁
,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河道面积广阔,逐水而居使得河流周边人口密度较大,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大量的废弃塑料袋、包装盒等生活及工农业废弃品侵占河道,倘若不及时清理,这些废弃物将会腐烂或者沉积于河道底部,在水流的作用下,或进入湖泊水库,或进入海洋,河流水质污染严重的同时,也污染了其他水域的清洁水,严重地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引发附近居民的疾病问题。2017年研究人员通过名为“海洋清理”(Oceancleanup)的项目对全球40760条入海河流进行分析后,发现每年约有115万吨至241万吨塑料垃圾来自入海河流,约三分之二的塑料垃圾来自其中的20条河流,而且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全球塑料垃圾最多的十条河流中更是超过一半在中国。漂浮在河道上的垃圾品种繁多,以生活垃圾为主,既有饮料瓶、塑料袋等日常生活废弃物,也有食物残渣、瓜果皮等厨余垃圾,还有沿岸树木的树叶树枝和建筑工程垃圾等。河道垃圾不仅种类多,而且量也非常惊人,同时目前几乎没有对河道垃圾的监测。在浙江省温州市蟠凤直河,仅2.85公里的河道每天由河道保洁员打捞上来的垃圾总计约有400至500斤,最多甚至会超过600斤。此外,每遇大风暴雨天气,河道垃圾会明显增多。河道垃圾对自然界生物、人类及河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河道垃圾不但会破坏河流景观,而且对生物与人类危害巨大。塑料类包装材料等白色垃圾难以降解,进入河道之后不仅对水中生物十分有害,误食后致死,还会阻塞河道影响通航安全。厨余垃圾倾倒至河道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物污染水体,经过长时间发酵直接引发河流水质恶化。废弃电池及化妆用品垃圾入河会产生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质,对生物与人类造成直接的生理毒性。为防治垃圾污染,从源头抓起的同时,如何采用高效合理的方法回收河道垃圾已成为一个重要难题。目前,我国针对水面垃圾的收集机制尚不成熟,大量繁琐而且危险的水上作业主要通过人工完成,一般而言,针对河道垃圾的常规打捞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打捞船,但是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成本较高;另一种是操作人员利用长杆,在河流中打捞河道垃圾,这种方式安全性和效率均比较低。而且,在考虑通航情况下,不宜使用栅栏拦截河道。因此,传统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大多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在垃圾清理过程中,对垃圾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在实际观察中,往往会发现一个现象,对于城市河道两侧岸边由于热岛效应的存在,温度较高(尤其是白天更为明显),而河道水体温度较低,往往会形成由河道向两侧的气流流动,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河岸风”、“江岸风”。漂浮垃圾往往会因此向河岸聚集。而在夜晚,即使风向逆转,由于水面往往低于河岸,大部分垃圾位于无法被风吹到的死角。长此以往,导致主要漂浮垃圾都集中于河道两侧,严重影响市容,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可行且高效的方案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的设计思路,可应用于城市河道处,完成对于水上漂浮垃圾的回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箱、主动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从动轮、辐条装置、垃圾收集器和垃圾暂存槽;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钢缆和水位计;所述电机箱的输出轴与主动轮相连,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辐条装置包括若干根一端相连且等长的辐条;从动轮与辐条装置的中心固定连接,每根辐条的非固定端设置一个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收集器设有一个垃圾进出口,垃圾暂存槽位于辐条装置中心处;控制箱通过钢缆与从动轮相连;水位计与控制箱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收集器与辐条铰接;垃圾收集器的垃圾进出口端通过一根牵引绳由位于从动轮中心的电机牵动;垃圾收集器另一端设有一弹性复位装置;垃圾收集器至少一个器壁上设有排水网眼或排水孔。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性绳或弹簧,弹性复位装置一端连接垃圾收集器,另一端连接辐条或从动轮;牵引绳不受力时,弹性复位装置使垃圾收集器与辐条保持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的垃圾暂存槽顶部和底部为开口,垃圾暂存槽内设有网兜;当垃圾收集器位于其转动圆周的最高位置时,垃圾暂存槽处于垃圾收集器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内设有钢丝盘和驱动钢丝盘的电机,钢缆卷绕在钢丝盘上,电机控制钢缆收放调整从动轮的竖直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水位计为设有刻度的标尺,所述水位计底端连接流速仪,所述流速仪用于检测水流速度。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为同步带。进一步的,当垃圾收集器位于其转动圆周的最低位置时,垃圾进出口朝向水流来流方向。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河道垃圾收集方法如下:1)将动力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固定于河道的岸侧,水位计显示水位信息,根据水位信息调整钢缆的收放程度使得垃圾收集器位于其转动圆周的最低位置时,部分浸入水面;2)动力装置工作,主动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从动轮转动,辐条装置随从动轮一起转动,垃圾收集器绕其运动圆周转动;3)河道两侧的垃圾在水流带动和垃圾收集器的运动共同作用下进入垃圾收集器,随辐条装置的转动,垃圾被收集在垃圾收集器内,且水可由垃圾收集器的排水网眼或排水孔排出;4)当垃圾收集器位于其转动圆周的最高位置时,调整垃圾收集器的垃圾进出口使其朝下,垃圾进入正下方的垃圾暂存槽得到收集;垃圾暂存槽的网兜用于沥干垃圾;且网兜可拆卸从而取走垃圾。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河道垃圾回收装置可节省人工成本,具有方便快捷自动化的特点,相对于以往的人工操作效率有较大的提升。2.该装置主要在城市河道中使用,适用于回收因风力作用沿河道两侧分布的垃圾。3.该装置充分考虑稳定性与垃圾回收效率,并且易拆卸、清洗和维修。4.其回收装置能耗较低,符合绿色环保的主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收集器部件细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箱1、主动轮6;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从动轮7、辐条装置、垃圾收集器4和垃圾暂存槽3;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2、钢缆11和水位计8;所述传动装置为同步带;所述电机箱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6相连,主动轮6和从动轮7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辐条装置包括若干根一端相连且等长的辐条;从动轮与辐条装置的中心固定连接,每根辐条的非固定端设置一个垃圾收集器4;所述垃圾收集器4设有一个垃圾进出口,垃圾暂存槽3位于辐条装置中心处;控制箱2通过钢缆11与从动轮7相连;水位计8与控制箱2固定相连。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的垃圾收集器4与辐条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箱(1)、主动轮(6);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从动轮(7)、辐条装置、垃圾收集器(4)和垃圾暂存槽(3);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2)、钢缆(11)和水位计(8);所述电机箱(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6)相连,主动轮(6)和从动轮(7)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辐条装置包括若干根一端相连且等长的辐条;从动轮与辐条装置的中心固定连接,每根辐条的非固定端设置一个垃圾收集器(4);所述垃圾收集器(4)设有一个垃圾进出口,垃圾暂存槽(3)位于辐条装置中心处;控制箱(2)通过钢缆(11)与从动轮(7)相连;水位计(8)与控制箱(2)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辅助控制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箱(1)、主动轮(6);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从动轮(7)、辐条装置、垃圾收集器(4)和垃圾暂存槽(3);所述的辅助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2)、钢缆(11)和水位计(8);所述电机箱(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6)相连,主动轮(6)和从动轮(7)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辐条装置包括若干根一端相连且等长的辐条;从动轮与辐条装置的中心固定连接,每根辐条的非固定端设置一个垃圾收集器(4);所述垃圾收集器(4)设有一个垃圾进出口,垃圾暂存槽(3)位于辐条装置中心处;控制箱(2)通过钢缆(11)与从动轮(7)相连;水位计(8)与控制箱(2)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收集器(4)与辐条铰接;垃圾收集器(4)的垃圾进出口端通过一根牵引绳由位于从动轮中心的电机牵动;垃圾收集器(4)另一端设有一弹性复位装置;垃圾收集器至少一个器壁上设有排水网眼或排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性绳或弹簧,弹性复位装置一端连接垃圾收集器(4),另一端连接辐条或从动轮;牵引绳不受力时,弹性复位装置使垃圾收集器(4)与辐条保持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道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暂存槽(3)顶部和底部为开口,垃圾暂存槽(3)内设有网兜;当垃圾收集器(4)位于其转动圆周的最高位置时,垃圾暂存槽处于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增郑凯源徐天宇高怡萌童晨奕陈本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