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流体压力装置以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74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2
流体压力缸(10A)包括:缸筒(12)、活塞单元(18)以及活塞杆(20)。活塞单元(18)具有衬垫(34)和活塞主体(38),该活塞主体由多个部件组成且设有衬垫安装槽(36)。活塞主体(38)具有:从活塞杆(20)向外侧突出的第一活塞部件(40)以及配置成与第一活塞部件(40)相邻的第二活塞部件(42)。通过至少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衬垫安装槽(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压力装置以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活塞的流体压力装置以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具备活塞的流体压力装置,已知有各种装置。例如,作为工件等的搬运单元(致动器),具有在压力流体的供给的作用下位移的活塞的流体压力缸是公知的。一般而言,流体压力缸具有:缸筒、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于缸筒内的活塞、以及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例如参照下述日本特开2003-120602号公报)。在这样的流体压力缸中,当空气等压力流体被供给至缸筒内时,活塞被压力流体推压从而在轴向上位移,与活塞连结的活塞杆也在轴向上位移。另外,在活塞的外周部设有用于安装衬垫的衬垫安装槽。在以往的流体压力缸中,该衬垫安装槽通过槽加工(切削加工)而形成。因此,在装配工序中,为了将衬垫安装于活塞,需要在将衬垫向径向外侧拉伸而使其扩径的状态下将衬垫插入到活塞。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进行这样的安装工序是不容易的,难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的流体压力装置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在该主体的内部具有滑动孔;活塞单元,该活塞单元能够在所述滑动孔内沿轴向位移;以及活塞杆,该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单元沿轴向突出,所述活塞单元具有衬垫和活塞主体,该活塞主体由多个部件组成且设置有供所述衬垫安装的衬垫安装槽,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具有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该第一活塞部件从所述活塞杆向外侧突出,该第二活塞部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相邻,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外周部配置有所述衬垫,通过所述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所述衬垫安装槽。根据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装置,通过多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衬垫安装槽。因此,与通过槽加工(切削加工)来形成用于安装衬垫的槽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通过例如铸造来将第一活塞部件和第二活塞部件成形,从而与进行槽加工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使用材料,因此,经济且能够实现省资源化。另外,在活塞单元的装配工序中,不用对衬垫进行扩径即可安装于活塞主体。因此,容易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进行衬垫安装工序,易于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还具有固定板,该固定板在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相反的一侧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相邻且该固定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外径,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配置有所述衬垫。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活塞部件、所述第二活塞部件以及所述固定板通过连结销而在轴向上被紧固。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还具有耐磨环和磁铁,该耐磨环以包围所述第一活塞部件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且由低摩擦材料构成,该磁铁配置成与所述固定板相邻,所述衬垫安装槽由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外周面、所述耐磨环的端面以及所述磁铁的端面形成。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所述第二活塞部件以及所述耐磨环之间配置有垫圈。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减振器。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有空洞。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内周部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部之间,沿着所述活塞杆的轴向而配置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减振器。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具备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在所述活塞单元接近行程终点时形成气垫而使所述活塞单元减速,所述缓冲机构具有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面接合的缓冲环。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活塞部件从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二活塞部件向与所述活塞杆相反的轴向突出。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的外形尺寸。在上述的流体压力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活塞部件的外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的外形尺寸。所述流体压力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流体压力缸、阀装置、测长缸、滑动台或卡盘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该活塞组装体具备活塞单元和活塞杆,该活塞单元在衬垫安装槽安装有衬垫,该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单元突出,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活塞部件从所述活塞杆向外侧突出而成的活塞杆部件的工序;以及通过使衬垫及多个部件相对于所述活塞杆部件沿轴向依次相对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层叠所述多个部件的工序,并通过所述多个部件来构成具备所述衬垫安装槽的活塞主体,通过所述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所述衬垫安装槽。在上述的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使所述活塞杆部件的顶端部朝向上方的状态下进行层叠所述多个部件的所述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装置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容易实现生产率的提高。由与附图相互参照的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例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定会变得更加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流体压力缸的活塞组装体的立体图。图3A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一说明图,图3B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二说明图,图3C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三说明图,图3D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四说明图,图3E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五说明图,图3F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六说明图,图3G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七说明图,图3H是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的第八说明图。图4A是向两方突出的活塞杆的第一结构例的说明图,图4B是向两方突出的活塞杆的第二结构例的说明图。图5A是配置了间隔件以代替磁铁的活塞单元的说明图,图5B是配置了另一间隔件以代替磁铁的活塞单元的说明图,图5C是省略了耐磨环的活塞单元的说明图。图6A是省略了固定板的活塞单元的第一结构例的说明图,图6B是省略了固定板的活塞单元的第二结构例的说明图,图6C是省略了固定板的活塞单元的第三结构例的说明图。图7A是采用了在两端部形成有凸缘部的连结销的活塞单元的第一结构例的说明图,图7B是采用了在两端部形成有铆接部的连结销的活塞单元的第二结构例的说明图。图8是以从活塞杆向后方突出的方式配置的活塞单元的说明图。图9是具备直径比第一活塞部件大的第二活塞部件的活塞单元的说明图。图10A是将活塞杆与第一活塞部件一体成形而得的活塞杆部件的第一结构例的说明图,图10B是将活塞杆与第一活塞部件一体成形而得的活塞杆部件的第二结构例的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图14B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流体压力缸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流体压力装置以及活塞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进行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所示的流体压力缸10A包括:中空筒状的缸筒12(主体);头盖14,该头盖配置于缸筒12的一端部;杆盖16,该杆盖配置于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2、102),在主体的内部具有滑动孔(13、103);活塞单元(18、18a~18j),该活塞单元能够在所述滑动孔(13、103)内沿轴向位移;以及活塞杆(20、21b、88、108),该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单元(18、18a~18j)沿轴向突出,所述活塞单元(18、18a~18j)具有衬垫(34)和活塞主体(38),该活塞主体(38)由多个部件组成且设置有供所述衬垫(34)安装的衬垫安装槽(36),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38)具有第一活塞部件(40、90)和第二活塞部件(42、82、92),该第一活塞部件从所述活塞杆(20、21b、88、108)向外侧突出,该第二活塞部件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相邻,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的外周部配置有所述衬垫(34),通过所述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所述衬垫安装槽(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0 JP 2016-1576311.一种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2、102),在主体的内部具有滑动孔(13、103);活塞单元(18、18a~18j),该活塞单元能够在所述滑动孔(13、103)内沿轴向位移;以及活塞杆(20、21b、88、108),该活塞杆从所述活塞单元(18、18a~18j)沿轴向突出,所述活塞单元(18、18a~18j)具有衬垫(34)和活塞主体(38),该活塞主体(38)由多个部件组成且设置有供所述衬垫(34)安装的衬垫安装槽(36),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38)具有第一活塞部件(40、90)和第二活塞部件(42、82、92),该第一活塞部件从所述活塞杆(20、21b、88、108)向外侧突出,该第二活塞部件配置成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相邻,在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的外周部配置有所述衬垫(34),通过所述多个部件中的至少两个部件的组合来形成所述衬垫安装槽(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38)还具有固定板(50),该固定板在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相反的一侧配置成与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相邻且该固定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的外径,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与所述固定板(50)之间配置有所述衬垫(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以及所述固定板(50)通过连结销(52)而在轴向上被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多个部件,所述活塞主体(38)还具有耐磨环(44)和磁铁(48),该耐磨环以包围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90)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且由低摩擦材料构成,该磁铁配置成与所述固定板(50)相邻,所述衬垫安装槽(36)由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82、92)的外周面、所述耐磨环(44)的端面以及所述磁铁(48)的端面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活塞部件(40)、所述第二活塞部件(42)以及所述耐磨环(44)之间配置有垫圈(4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高司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