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27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从浅表附近观察至深部、小型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10)包括具有探针功能的主体部(3),将由主体部(3)获取并加工后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0)中。主体部(3)由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探针(2A、2B)和信息处理部(120)一体化而成,信息处理部(120)获取并加工从至少两个探针(2A、2B)获取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图像诊断装置作为一种能够较容易地观察体内情况而不会对生物体造成负担的非侵入性医学图像诊断装置被广泛普及。近年来,超声图像诊断装置的小型化获得进展,开发出了不仅是医院内而且还能在家中使用的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例如,已知智能手机、平板设备等便携式终端与探针(probe)组合而成的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2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超声图像诊断装置中,在不同的观察部位即浅表附近和深部,所使用的探针类型是不同的。例如,线型探针适合于浅表附近的观察,凸型探针适合于深部的观察。因此,为了用传统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从浅表附近观察至深部,需要更换探针,存在使用便利性差的问题。另外,传统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由于主体与探针分离,因此需要使用双手,存在使用便利性差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从浅表附近观察到深部、小型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是包括具有探针功能的主体部,将由主体部获取并加工后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中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主体部由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探针和信息处理部一体化而成,信息处理部获取并加工从该至少两个探针获取的信息。根据该结构,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探针与信息处理部一体化,利用一台装置即可从浅表附近观察至深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显示部是在与信息处理部之间进行信息的控制和显示的便携式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该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还包括显示部,显示部可拆卸地装载在主体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至少两个探针可以是频率互不相同的探针,另外,至少两个探针可以是选自线型(lineartype)探针、凸型(convextype)探针、以及扇型(sectortype)探针中的两种类型的探针。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主体部构成为可更换至少两个探针的类型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至少两个探针中的一个可以是线型探针,在此情况下,线型探针表面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35mm~55mm,至少两个探针中的另一个可以是凸型探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在至少两个探针上设置有探针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该装置的电源的打开/关闭与上述探针盖的拆装动作联动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至少两个探针的选择与探针盖的拆装动作联动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在主体部下部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用于暂时停止超声波的暂停按钮(freezebutto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在主体部上设置有握持带(gripbelt),握持带安装在主体部上,与主体部之间形成使操作者的手穿过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构成主体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从主体部的周围朝向内部具有凹部,使得该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的操作者便于握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优选地,显示部还包括安装在主体部的上表面上以握持显示部的握持部件,握持部件构成为可使显示部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小型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的六面图。图2是从右斜后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时的立体图。图3是从右斜前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时的立体图。图4是在调整便携式终端的角度的状态下从右斜后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时的立体图。图5是在调整便携式终端的角度的状态下从右斜前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探针的更换状态的图。图7是示出探针盖的拆装状态的图。图8是从右斜前方观察主体部的下部具有空间部的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时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的电性结构的框图。图10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屏幕中显示的预设选择画面例的图。图11是示出便携式终端的屏幕中显示的图像例及其上下反转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适宜的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有时省略过于详细的说明。例如,对于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有时会省略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说明过于冗长,从而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应予说明,专利技术人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提供了附图和以下说明,并不意图利用这些附图和说明来限制权利要求所述的主题。另外,有时附图中描绘的各部件的尺寸、厚度、细节的详细形状等会与实物不同。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10的六面图。为方便起见,图1中页面上侧称为前方、页面下侧称为后方。图2是从右斜后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10时的立体图。图3是从右斜前方观察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10时的立体图。为方便起见,图2和图3中,省略了后述握持带6和垫片6a的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10包括具有探针功能的主体部3、以及显示由主体部3获取并加工后的信息的显示部(便携式终端20)。由此,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10将智能手机或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便携式终端20用作显示部而未设置专用的显示部,便携式终端20的屏幕21中显示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超声图像等。这样一来,就减轻了具有显示部的便携式终端20侧的信息处理负担。主体部3包括壳体3a和盖体3b,壳体3a具有浴缸状的大致形状,盖体3b具有纵向较长的近似矩形的正面形状。壳体3a的内部收容有图示省略的电池、电子基板等。壳体3a的上部有开口,盖体3b覆盖该开口嵌合在壳体3a中。由此,主体部3具有浴缸状的大致形状,其大小为大致可用单手握持的大小。在主体部3的上部,在壳体3a的上端缘与壳体3b的下端缘的接合部分形成有外周面。该外周面的前方部分,即主体部3的前端部在主体部3的大致整个宽度上平坦,在此处安装有探针2A,探针2A的透镜面成为该外周面的一部分。探针2A例如为线型探针。探针2A用于输出7MHz~10MHz的高频区的超声波,拍摄1cm~3cm左右的浅表附近的超声图像。如上所述,由于探针2A能够配置在主体部3前端部的整个宽度上,因此可以将探针2A的透镜面的整个宽度设定为35~55mm。传统的便携式超声图像诊断装置所采用的线型探针的整个宽度为29mm左右,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更宽的探针2A,能够拍摄比以往更广范围的浅表附近的超声图像。另一方面,主体部3上部的外周面的后方部分,即主体部3的后端部呈向外侧突出的圆弧状。在此处安装有另一个探针2B,探针2B的圆弧状透镜面成为该外周面的一部分。探针2B例如为凸型探针。探针2B用于输出1.7MHz~3.8MHz的低频区的超声波,用于拍摄深度5cm的深部的超声图像。由此,探针2A和探针2B与主体部3一体化。上述外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是包括具有探针功能的主体部,将由所述主体部获取并加工后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中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由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探针和信息处理部一体化而成,所述信息处理部获取并加工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获取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9 JP 2016-0379171.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是包括具有探针功能的主体部,将由所述主体部获取并加工后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中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由互不相同的至少两个探针和信息处理部一体化而成,所述信息处理部获取并加工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获取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是在与所述信息处理部之间进行信息的控制和显示的便携式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还包括所述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可拆卸地装载在所述主体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是频率互不相同的探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是选自线型探针、凸型探针、以及扇型探针中的两种类型的探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构成为可更换所述至少两个探针的类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超声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探针中的一个是线型探针,所述线型探针表面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35mm~55mm。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尾淳子辻野泰充渡部耕治中岛隆山田辰男后藤芳幸高木康诚武重英之岛垣昌明佐藤正和角谷和之岛田幸广川成宗刚田边将之伊藤雄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