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更具体地说是用于发酵豆腐生产的废水的再处理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营养性满足的情况下更关注食品的安全性,开始追求绿色、无添加剂、纯天然的食品。豆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其价廉物美,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豆腐乳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是一种很好的佐餐食品。其制备步骤主要是:豆腐坯制作→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其中,前期发酵是发霉过程,即豆腐坯培养毛霉或根霉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使豆腐坯长满菌丝,形成柔软、细密而坚韧的皮膜并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发酵中将蛋白质慢慢水解。后期发酵是利用豆腐坯上生长的毛霉以及配料中各种微生物作用,使腐乳成熟,形成色、香、味的过程,包括装坛、灌汤、贮藏等工序。在发酵的工艺进行完后,会产生大量的豆腐发酵废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较好的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发酵豆腐生产的废水的再处理技术。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对发酵豆腐生产的废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对发酵豆腐生产的废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2步,对第一絮凝处理的清液进行第二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3步,对第二絮凝处理的清液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处理,纳滤浓缩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分子蛋白;所述的第1步和第2步中的絮凝得到的泥渣烘干后作为回收饲料再次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对发酵豆腐生产的废水进行第一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2步,对第一絮凝处理的清液进行第二絮凝处理,并分离出泥渣;第3步,对第二絮凝处理的清液采用纳滤膜进行浓缩处理,纳滤浓缩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小分子蛋白;所述的第1步和第2步中的絮凝得到的泥渣烘干后作为回收饲料再次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3步中浓缩是采用蒸发浓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悠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