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14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31
提供一种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能够高效地对散乱状的搬运物进行装载、卸货并且在搬运时及卸货时抑制搬运物的飞散而实现作业环境的改善。其由在上部具有开口部的容器主体和从上方将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封闭的盖部构成,容器主体由对向的长侧面、对向的短侧面及地板面构成,对向的长侧面分别由上部侧框、下部侧框及可开闭地安装于上部侧框与下部侧框之间的多个门构成,上述对向的短侧面的一方由上部端框、下部端框及可开闭地安装于上部端框与下部端框之间的门构成,在容器主体与盖部中的任一方设置防水条,在另一方具备与防水条水密性接触的衬垫,还具备在从上方将开口部封闭的状态下将盖部固定于容器主体的固定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粉碎机碎屑等的再生资源物大量地向其处理设施统一搬运的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
技术介绍
除了报废车辆等的金属部件以外的粉碎机碎屑等的再生资源物被作为燃料使用。这种粉碎机碎屑处于散乱状态,因此一般在被捆包于柔性集装袋(flexiblecontainerbag)或捆扎包(纸制包装容器)的状态下装载于卡车,并在搬运目的地卸货。但是,在粉碎机碎屑为散乱状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捆包作业及卸货后的从捆包材料中取出的取出作业,作业效率差。另外,在将塞满粉碎机碎屑的柔性集装袋或捆扎包(veil)装载于卡车时,在相邻的柔性集装袋或捆扎包之间会产生间隙,因此装载效率变差。作为这种集装箱的现有例子,存在专利文献1~4所示的集装箱。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集装箱,其能够进行在设置于集装箱内的衬里中(衬里可拆卸)填充散装货材的散装运输和将堆积在预定尺寸的托盘上的货物连同托盘一起装到集装箱内的托盘运输。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搬运用集装箱,其在半旧集装箱的上表面设置搬运物的搬入口兼搬出口,并将后部开口作为搬运物排出后的残渣的扫出口。搬运方法如下:使搬运用车辆移动到搬运物的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由容器主体和盖部构成,该容器主体在上部具有开口部,该盖部从上方封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由对向的长侧面、对向的短侧面及地板面构成,所述对向的长侧面分别由上部侧框、下部侧框及可开闭地安装于所述上部侧框与下部侧框之间的多个门构成,所述对向的短侧面的一方由上部端框、下部端框及可开闭地形成于所述上部端框与下部端框之间的门构成,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盖部中的任一方设置防水条,在另一方具备与所述防水条水密性接触的衬垫,所述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还具备在将所述开口部从上方封闭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固定配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5 JP 2017-1833821.一种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由容器主体和盖部构成,该容器主体在上部具有开口部,该盖部从上方封闭所述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由对向的长侧面、对向的短侧面及地板面构成,所述对向的长侧面分别由上部侧框、下部侧框及可开闭地安装于所述上部侧框与下部侧框之间的多个门构成,所述对向的短侧面的一方由上部端框、下部端框及可开闭地形成于所述上部端框与下部端框之间的门构成,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盖部中的任一方设置防水条,在另一方具备与所述防水条水密性接触的衬垫,所述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还具备在将所述开口部从上方封闭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固定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固定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资源物运输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部侧框的手柄、在所述上部侧框的上部配置的固定片及将所述手柄与所述固定片连结的杆,在所述盖部上,在侧面设置供所述固定片进入的固定孔,所述再生资源物运输集装箱构成为通过所述手柄的操作,所述固定片进入所述固定孔内而将所述盖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容器主体的长侧面的门经由铰链安装于在所述上部侧框与下部侧框之间固定的支柱,所述固定配件设置于沿着所述支柱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再生资源物运输用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在侧面的中央位置具备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隆史奥山雅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物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