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及电源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及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在电池管理
,由于短路及过充等情况均会导致锂电池组的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衰减,甚至会引发冒烟、起火、爆炸等严重的安全危害。传统的锂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及短路保护电路的功率都比较小,若增大电池组的输出电流,在较大功率车辆或电器驱动时,电路的可靠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往往采用熔断保险丝或可恢复保险丝的方式,这种结构往往生产工序复杂,对保险丝要求较高,且针对短路及过充的反应不够灵敏,因此,其安全性能低,且维护成本高,用户体验较差。目前,部分企业采用规模较大的IC模块实现短路保护采样控制,但在驱动大功率车辆或电器工作时,随着锂电池组数量的增加,供电电流也不断增大,IC模块受到大电流等因素制约,可靠性明显降低;且一般的延时电路采用放电式延时电路,放电式延时电路误差大可靠性低。此外,传统的锂电池组充电不支持快充或充电器不兼容。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及保护电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电阻、电压甄别电路、充电式延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及放电控制电路;所述上拉电阻与锂电池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充放电端负极;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端负极连接,用于控制启动或关停充电动作;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锂电池组负极连接,用于控制启动或关停放电动作;所述短路保护电路,与放电控制电路连接,当负载出现短路时,控制放电控制电路终止对负载输出电流;所述电压甄别电路,与充放电端负极及充电式延时电路连接,根据充放电端负极的电压确定负载区域是否短路,当出现短路时,控制充电式延时电路不动作,维持短路保护状态;短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电阻、电压甄别电路、充电式延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及放电控制电路;所述上拉电阻与锂电池组正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充放电端负极;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端负极连接,用于控制启动或关停充电动作;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锂电池组负极连接,用于控制启动或关停放电动作;所述短路保护电路,与放电控制电路连接,当负载出现短路时,控制放电控制电路终止对负载输出电流;所述电压甄别电路,与充放电端负极及充电式延时电路连接,根据充放电端负极的电压确定负载区域是否短路,当出现短路时,控制充电式延时电路不动作,维持短路保护状态;短路故障排除后,控制开启充电式延时电路;所述充电式延时电路,与短路保护电路连接,当短路故障排除后,延时关闭短路保护电路,解除电路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甄别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管及电压甄别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及第二电阻顺次连接,电压甄别三极管的控制极连接于第一稳压管与第二电阻之间,所述电压甄别电路通过电压甄别三极管与充电式延时电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充放电端负极连接;当负载短路时,由于第一稳压管的作用,使电压甄别电路维持充电式延时电路不动作,维持短路保护状态;短路故障排除后,充放电端负极电压降低,驱动延时开关电路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组充放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式延时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及延时开关电路,所述复位电路及延时开关电路均与所述电压甄别电路连接;当出现短路时,复位电路受制于电压甄别电路不动作,使短路保护电路保持开启,维持短路保护状态;短路故障排除后,延时开关电路开启,并通过复位电路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湘江,陈宏,钭惠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千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