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天梅专利>正文

一种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83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56
一种接触器,结构简单,在现有的电机星/三角启动必用的三个交流接触器中的KM、KM△、KMY线路连接中,取消一个交流接触器KM△、KMY,使其KM、KM△、KMY为三合一;省去两个接触器,节省2/3开支和空间,线路连线简单,节省时间、空间、材料,线路连线简单,做到资源最大利用化、空间压缩化、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触器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的型号很多,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技术介绍
目前: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主接点一般是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交流接触器动作的动力源于交流通过带铁芯线圈产生的磁场,电磁铁芯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铁芯,套有线圈,工作电压可多种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闭合断开。20安培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保护接点。接触器具可高频率操作,做为电源开启与切断控制时﹐最高操作频率可达每小时1200次。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很高,机械寿命通常为数百万次至一千万次,电寿命一般则为数十万次至数百万次。技术发展:交流接触器制作为一个整体,外形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功能始终不变。无论技术的发展到什麼程度,普通的交流接触器还是有其重要的地位。空气式电磁接触器(英文:MagneticContactor):主要由接点系统、电磁操动系统、支架、辅助接点和外壳(或底架)组成。因为交流电磁接触器的线圈一般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在接触器激磁之后,通常会有一声高分贝的“咯”的噪音,这也是电磁式接触器的特色。80年代后,各国研究交流接触器电磁铁的无声和节电,基本的可行方案之一是将交流电源用变压器降压后,再经内部整流器转变成直流电源后供电,但此复杂控制方式并不多见。真空接触器:真空接触器是接点系统采用真空消磁室的接触器。半导体接触器:半导体接触器是一种通过改变电路回路的导通状态和断路状态而完成电流操作的接触器。永磁接触器: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按主触点连接回路的形式分为:直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按操作机构分为:电磁式接触器、永磁式接触器。永磁交流接触器是利用磁极的同性相斥、用永磁驱动机构取代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的一种微功耗接触器国内成熟的产品型号:CJ20J、NSFC1、NSFC2、NSFC3、NSFC4、NSFC5、NSFC12、NSFC19、CJ40J、NSFM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主触头由弹簧支撑悬空状态的为双向接触控制,星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上端,三角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下端,星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左侧,三角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右侧;当星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星形启动回路接通,当三角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三角形启动回路接通。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配方包括,由KM1线圈正极1、KM1主触头输入端2、KM2主触头输入端3、KM1线圈负极4、KM2线圈正极5、KM1主触头输出端6、KM2主触头输出端7、KM2线圈负极8、三角形接线端9、星形接线端10、KM1常开辅助接点(11、14)、KM1常闭辅助接点(12、13)、KM2常开辅助接点(15、18)、KM2常闭辅助接点(16、17)、三角形接线图标19、星形接线图标20、静铁芯(21、22)、线圈(23、24)KM1动铁芯25、和KM2动铁芯26组成,其特征是:接触装置常闭三相辅助触点侧有电机星形连接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将电机线圈接成星形启动,负载侧的三相辅助触点与常开主触点通过导线连接并连接电机,构成星形启动线路;接触装置常开触点侧有电机三角形连接接线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将电机线圈接成三角形启动,负载侧的常开主触点与电机连接,通过动触头的触点连接构成三角形启动线路;主触头由弹簧支撑悬空状态的为双向接触控制,星形启动和三角形启动分别各自安装一个线圈其中所述KM1线圈正极1、KM1线圈负和KM2线圈正极5、KM2线圈负8,其特征是:12V或24V的线圈(23、24),各自两端引出的接线端子为。其中所述KM1主触头输入端2和KM2主触头输入端,其特征是:呈梯形排列为KM1主触头输入端R1、S1、T1、组成,KM2主触头输入端R2、S2、T2、组成;其中所述KM1主触头输出端2和KM2主触头输出端,其特征是:呈梯形排列为KM1主触头输出端U1、V1、W1、组成,KM2主触头输入端U2、V2、W2、组成;其中所述星形接线端10、其特征是:接触器右端三相接线端在内部设有两个短接触头与KM1主触头输入触点同步连接;其中所述三角形接线端9、其特征是:接触器左端三相接线端,在内部设有三相触头与KM2主触头输出常开触点同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在现有的电机星/三角启动必用的三个交流接触器中的KM、KM△、KMY线路连接中,取消一个交流接触器KM△、KMY,使其KM、KM△、KMY为三合一;省去两个接触器,节省2/3开支和空间,线路连线简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节省时间、空间、材料,线路连线简单,做到资源最大利用化、空间压缩化、效率最大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接线端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电路控制意图。图中:由1、KM1线圈正极,2、KM1主触头输入端,3、KM2主触头输入端,4、KM1线圈负极,5、KM2线圈正极,6、KM1主触头输出端,7、KM2主触头输出端,8、KM2线圈负极,9、三角形接线端,10、星形接线端,(11、14)KM1常开辅助接点,(12、13)KM1常闭辅助接点,(15、18)KM2常开辅助接点,(16、17)KM2常闭辅助接点,19、三角形接线图标,20、星形接线图标,(21、22)静铁芯,(23、24)线圈,25、KM1动铁芯和25、KM2动铁芯组成。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主触头由弹簧支撑悬空状态的为双向接触控制,星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上端,三角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下端,星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左侧,三角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右侧;当星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星形启动回路接通,当三角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三角形启动回路接通。其特征是:其特征是:由KM1线圈正极1、KM1主触头输入端2、KM2主触头输入端3、KM1线圈负极4、KM2线圈正极5、KM1主触头输出端6、KM2主触头输出端7、KM2线圈负极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器,主触头由弹簧支撑悬空状态的为双向接触控制,星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上端,三角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下端,星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左侧,三角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右侧;当星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星形启动回路接通,当三角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三角形启动回路接通;其特征是:由KM1线圈正极1、KM1主触头输入端2、KM2主触头输入端3、KM1线圈负极4、KM2线圈正极5、KM1主触头输出端6、KM2主触头输出端7、KM2线圈负极8、三角形接线端9、星形接线端10、KM1常开辅助接点(11、14)、KM1常闭辅助接点(12、13)、KM2常开辅助接点(15、18)、KM2常闭辅助接点(16、17)、三角形接线图标19、星形接线图标20、静铁芯(21、22)、线圈(23、24)KM1动铁芯25、和KM2动铁芯26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器,主触头由弹簧支撑悬空状态的为双向接触控制,星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上端,三角形启动线圈安装在接触器内部的主触头的下端,星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左侧,三角形接线端安装在接触器的右侧;当星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星形启动回路接通,当三角形启动线圈得电主触头被吸向星形启动线圈三角形启动回路接通;其特征是:由KM1线圈正极1、KM1主触头输入端2、KM2主触头输入端3、KM1线圈负极4、KM2线圈正极5、KM1主触头输出端6、KM2主触头输出端7、KM2线圈负极8、三角形接线端9、星形接线端10、KM1常开辅助接点(11、14)、KM1常闭辅助接点(12、13)、KM2常开辅助接点(15、18)、KM2常闭辅助接点(16、17)、三角形接线图标19、星形接线图标20、静铁芯(21、22)、线圈(23、24)KM1动铁芯25、和KM2动铁芯26组成。2.根据权利1的要求所述的一种接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梅
申请(专利权)人:杨天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