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482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涉及离心混凝土桩制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钢筋笼堆放区、出桩车道、拆模区、养护池、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张拉区、合模区以及喂料机构,钢筋笼加工区与出桩车道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搅拌机与废水池连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管模输送装置和喂料道,喂料斗与搅拌机连接,喂料斗设置在喂料道一侧的上方,管模输送装置沿喂料道移动。使用该系统时,操作人员能够同时控制管模输送装置沿着喂料道往返移动,以及搅拌机和喂料斗工作以向下半模上释放混凝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混凝土桩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出桩车道、拆模区、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和张拉区以及合模区,所述张拉区连接有喂料道、喂料道连接有喂料斗,喂料斗、摆渡车、搅拌机和废水池依次连接,所述离心区与搅拌机之间设置有余浆回收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喂料斗与搅拌机不直接相连,需要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至喂料斗,再由管模输送装置将管模移动至喂料斗下实现喂料。该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至喂料斗时,会占用一定的厂房空间,工艺相对复杂,生成效率低,并且利用摆渡车装卸混凝土及运送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掉落在地面上,特别难以清理。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钢筋笼堆放区、出桩车道、拆模区、养护池、上模清理区、离心区、张拉区、合模区以及喂料机构,所述钢筋笼加工区与出桩车道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搅拌机与废水池连接;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管模输送装置和喂料道,所述喂料斗与搅拌机连接,所述喂料斗设置在所述喂料道一侧的上方,所述管模输送装置沿所述喂料道移动。优选地,每个所述搅拌机与多个喂料斗连接。优选地,所述管模输送装置的上表面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撑部和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承接槽部。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具有下凹的支撑顶面。优选地,所述管模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元件和传动轮,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喂料道包括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的传动条,所述传动条沿着所述管模输送装置的行进方向延伸。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模清理区与所述离心区之间的倒浆水槽,所述倒浆水槽通过余浆导流槽与余浆池连接。优选地,所述倒浆水槽倾斜设置,所述倒浆水槽向所述余浆导流槽侧倾斜。优选地,所述余浆池设置于车间外。优选地,所述余浆导流槽设置在地面上。优选地,所述搅拌机为立轴行星式混凝土搅拌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能够在控制管模输送装置沿着喂料道往返移动的同时,控制搅拌机和喂料斗工作以向下半模上放置混凝土。因此一个工人可以实现同时控制管模输送装置以及喂料斗工作,减少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搅拌机与喂料斗直接连接,不需要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并且避免了混凝土掉在地面上难以清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中喂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中喂料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中管模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机,2-喂料斗,3-下半模,4-管模输送装置,41-支撑部,42-承接槽部,43-驱动元件,44-传动轮,5-喂料道,51-传动条,6-控制室,7-张拉区,8-离心区,9-离心装置,10-上模清理区,11-倒浆水槽,12-余浆导流槽,13-余浆池,14-起重机设备,15-养护区,16-拆模区,17-出桩车道,18-钢筋笼加工区,19-钢筋笼堆放区,20-合模区,21-废水池,22-钢筋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包括控制室6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18、钢筋笼堆放区19、出桩车道17、拆模区16、养护池15、上模清理区10、离心区8、张拉区7、合模区20以及喂料机构,钢筋笼加工区18与出桩车道17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14,搅拌机1与废水池21连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2、管模输送装置4和喂料道5,喂料斗2与搅拌机1连接,喂料斗2设置在喂料道5一侧的上方,管模输送装置4沿喂料道5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每个搅拌机1与两个喂料斗2连接。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每个搅拌机1与更多数量的喂料斗2连接,而每个喂料斗2与一个管模输送装置4对应实现喂料,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管模输送装置4的上表面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撑部41和位于支撑部41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承接槽部42。下半模3可以放置于支撑部41上。支撑部41的长度优选稍长于下半模3的长度。承接槽部42用于承接喂料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料。喂料机构工作时,散落的混凝土直接掉在了管模输送装置4的承接槽部42上,而不会落在地面上,从而避免了混凝土落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凝结后难以清理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1具有下凹的支撑顶面。支撑顶面的截面形状与下半模3的外轮廓截面形状相匹配,为下凹的弧形状。支撑部41也可以为下凹且对称设置的三角形状,可以起到对正下半模3与喂料斗2的出料口的作用。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管模输送装置4包括驱动元件43和传动轮44,驱动元件43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喂料道5包括与传动轮44传动连接的传动条51,传动条51沿着管模输送装置4的行进方向延伸。驱动元件43用于带动传动轮44转动,传动轮44与传动条51配合,用于驱动管模输送装置4沿着喂料道5直线往复移动。其中,驱动元件43优选为电动机,传动轮44优选为齿轮或者链轮;当传动轮44为齿轮时,传动条51为齿条;当传动轮44为链轮时,传动条51为链条。另外,管模输送装置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结构,例如,在喂料道5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牵引轮,牵引绳绕过两个牵引轮,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管模输送装置4的两端连接。当牵引轮转动时,牵引绳可以拉动管模输送装置4往复移动。牵引轮可以为链轮,牵引绳可以为链条。本实施例中,喂料道5例如可以为形成于地面的槽,也可以为突出于地面的轨道。本实施例中,将下半模3放置于管模输送装置4上,一方面,一名操作人员在控制室6中能够在控制管模输送装置4沿着喂料道5往返移动的同时,控制搅拌机1和喂料斗2工作,以向下半模3上放置混凝土,节省了人工;另一方面,搅拌机1与喂料斗2直接连接,不需要摆渡车从搅拌机运送混凝土,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并且避免了混凝土掉在地面上难以清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位于上模清理区10与离心区8之间的倒浆水槽11,倒浆水槽11通过余浆导流槽12与余浆池13连接。倒浆水槽11倾斜设置,倒浆水槽11向余浆导流槽12侧倾斜。离心区内安装有离心装置9,倒浆水槽11能够收集离心时产生的余浆,通过地面挖出的余浆导流槽12排放到车间室外挖出的余浆池13内。离心之后产生的余浆含泥量较高,不适用于进一步的制作混凝土桩,因此将其收集到室外的余浆池13中,可以作为其他用途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6)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18)、钢筋笼堆放区(19)、出桩车道(17)、拆模区(16)、养护池(15)、上模清理区(10)、离心区(8)、张拉区(7)、合模区(20)以及喂料机构,所述钢筋笼加工区(18)与出桩车道(17)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14),搅拌机(1)与废水池(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2)、管模输送装置(4)和喂料道(5),所述喂料斗(2)与搅拌机(1)连接,喂料斗(2)设置在喂料道(5)一侧的上方,所述管模输送装置(4)沿所述喂料道(5)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包括控制室(6)以及依次相连的钢筋笼加工区(18)、钢筋笼堆放区(19)、出桩车道(17)、拆模区(16)、养护池(15)、上模清理区(10)、离心区(8)、张拉区(7)、合模区(20)以及喂料机构,所述钢筋笼加工区(18)与出桩车道(17)之间设置有起重机设备(14),搅拌机(1)与废水池(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机构包括喂料斗(2)、管模输送装置(4)和喂料道(5),所述喂料斗(2)与搅拌机(1)连接,喂料斗(2)设置在喂料道(5)一侧的上方,所述管模输送装置(4)沿所述喂料道(5)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拌机(1)与多个喂料斗(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输送装置(4)的上表面包括位于其中部的支撑部(41)和位于所述支撑部(41)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承接槽部(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混凝土桩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1)具有下凹的支撑顶面。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忠豪陆燕玉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华鼎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