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4820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包括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第一烘干装置、导体胶水涂覆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所述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具有两个清洗剂涂覆座和一根清洗管,清洗剂涂覆座的座面上嵌有过线清洗模具,第一烘干装置具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装有第一电热阻丝,第一管体的两端管口处具有第一进、出线孔,导体胶水涂覆装置具有两个胶水涂覆座和一根涂胶管,胶水涂覆座的座面上嵌有过线涂胶模具,第二烘干装置具有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内壁上装有第二电热阻丝,第二管体的左、右两端管口处具有第二进、出线孔。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金属导体表面的附着力,实现与挤出材料的紧密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的导体线芯外都有作为绝缘层的挤出料包覆,绝缘层与导体线芯之间应结合紧密,在正常的敷设安装使用时导体线芯不会与绝缘层分离。为了增加导体线芯的附着力,一般通常使用绞线作为导体。在某些情况下会需要使用实心导体作为导体线芯,为了增加实心导体与挤出材料的附着力,通常在实心导体的表面进行滚花处理,但是作为中、高压电力传输使用时,滚花处理过的实心导体会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导致绝缘层被击穿,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应用本专利技术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后,在中、高压电力传输中使用时导体线芯不会产生尖端放电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包括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第一烘干装置、导体胶水涂覆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所述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具有左、右两个对置的清洗剂涂覆座和一根两端分别嵌入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的清洗管,清洗管的顶部开有清洗剂添加口,所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分别开设有进、出线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10)、第一烘干装置(20)、导体胶水涂覆装置(30)和第二烘干装置(40);所述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10)具有左、右两个对置的清洗剂涂覆座(11、12)和一根两端分别嵌入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的清洗管(13),清洗管的顶部开有清洗剂添加口(14),所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分别开设有进、出线清洗通孔(15、16),位于清洗管内的左、右清洗剂涂覆座的座面上分别嵌有左、右过线清洗模具(17、18),左、右过线清洗模具内分别开设有孔径与所述实心导体直径尺寸相应的过线清洗通孔(19),过线清洗通孔(19)、进、出线清洗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加实心导体表面附着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10)、第一烘干装置(20)、导体胶水涂覆装置(30)和第二烘干装置(40);所述导体清洗剂涂覆装置(10)具有左、右两个对置的清洗剂涂覆座(11、12)和一根两端分别嵌入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的清洗管(13),清洗管的顶部开有清洗剂添加口(14),所述左、右清洗剂涂覆座内分别开设有进、出线清洗通孔(15、16),位于清洗管内的左、右清洗剂涂覆座的座面上分别嵌有左、右过线清洗模具(17、18),左、右过线清洗模具内分别开设有孔径与所述实心导体直径尺寸相应的过线清洗通孔(19),过线清洗通孔(19)、进、出线清洗通孔(15、16)和清洗管(1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烘干装置(20)具有第一管体(21),第一管体的内壁上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来于永杰宋殿龙郭靖苏敬超李亚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