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462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包括:若干个热芯盒造型工位,其包括合箱机、热芯盒机和漏砂系统,热芯盒机包括两台造型机和一台造芯机;热芯盒造型工位工作时,两台造型机同时动作造上下箱,0.5‑1分钟后,造芯机开始动作造芯,待上箱造出后,机械手将芯子入箱,合箱机进行合箱步骤;浇注工位,由熔炼区和浇注区组成;砂处理系统,其包括宝珠砂覆膜系统;以及输送线、输运砂管和控制中心;输送线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浇注工位;输运砂管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宝珠砂覆膜系统。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废品率,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两台造型机同时动作造上下箱、造芯机造芯,动作连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对于结构复杂、品种繁多的一些中小件,例如小型阀门,都要进行精密铸造加工,由于精密铸造的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交货期长。宝珠砂是一种绿色环保用砂,用它来做覆膜砂生产出的铸件可达到硅溶胶精密铸造水平,表面光洁度可到1.6-3.2,尺寸精度可达到5-6级。与精密铸造壳型相比较,宝珠覆膜砂增加了透气性,减少了铸件的缺陷产生,还大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由于宝珠砂的颗粒型壮近似圆形,具有一个较高的强度和高的耐火度,该材料应用于铸造生产解决了精密铸造生产的严重污染问题,改善了铸造的生产环境也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它适合于生产各种碳钢、高合金钢、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及高端的特种钢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可自动化地进行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包括:若干个热芯盒造型工位,其包括合箱机、热芯盒机和漏砂系统,热芯盒机包括两台造型机和一台造芯机;热芯盒造型工位工作时,两台造型机同时动作造上下箱,0.5-1分钟后,造芯机开始动作造芯,待上箱造出后,机械手将芯子入箱,合箱机进行合箱步骤;浇注工位,由熔炼区和浇注区组成;浇包采用摇包浇注,浇注前采用喂丝机喂丝脱氧;出炉温度控制在1600-1660℃,浇注温度控制在1530-1600℃;砂处理系统,其包括宝珠砂覆膜系统,当宝珠砂经砂处理后恢复到原状态时,进行下一步覆膜,覆膜前加入≦7%的新砂;以及输送线、输运砂管和控制中心;输送线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浇注工位;输运砂管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宝珠砂覆膜系统。在上述方案中,造型、造芯、浇注、合箱动作均为连续化、自动化,控制操作在控制中心内完成。作为优选,所述的漏砂系统为自动定量加砂系统,加砂完成后震动15-25秒,在进行挤压和加热的同时进行。自动定量,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材料充分利用,避免浪费;且砂料分布均匀,不易局部粘结,便于流动,利于提高铸造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的热芯盒造型工位,造型时砂箱的长和宽为不变的固定尺寸,高度为可变尺寸。可适应比较复杂、种类繁多的铸件生产;工作时,砂箱调整高度,自动定量加砂系统调整给砂量,即可满足相应的铸件生产需要。作为优选,小于20Kg铸件,采用240-300目的宝珠砂,型和芯均不刷涂料。采用240-300目宝珠覆膜砂,造型和造芯表面不用刷涂料,铸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光洁度能达到精铸水平,减少铸造中繁杂的刷涂料工序和涂料干燥工序,节省了生产时间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工时和涂料,也使型和芯大幅增加了透气性,避免了气孔的发生,减少了修补和焊补的操作,也减少了打磨量。作为优选,所述的砂处理系统还包括宝珠砂再生系统;宝珠砂再生系统对浇注后的废砂进行再生处理,去除渣物、灰分,冷却后进入砂库待用。宝珠砂再生系统将回用砂进行回用处理,然后进行覆膜再生,循环使用。由于采用了宝珠覆膜砂铸造的铸造方法,宝珠砂强度高和耐火度高,因此型砂在高温浇注时砂子不易烧损和破碎,在回收砂时产生的灰粉就很少,可使砂的回收量达到98%以上,又由于宝珠砂在高温强度好在生产过程中砂子不易破碎产生的灰粉很小,使铸造生产过程更加环保。作为优选,宝珠砂再生系统的砂处理工艺流程包括:落砂,铸件经铸件冷却系统后,由包括落砂机在内的落砂系统进行落砂处理;砂块破碎;磁选,由磁选机进行,以去除砂中的冷铁、披缝遗留物、芯骨等体积较大的铁物;2级磁选,通过永磁分离滚桶完成,以去除砂中的体积较小的铁物;去微粉,采用风力去除的方法,利用风力去除微粉和涂料灰,利用高风速擦去砂中的树脂膜;砂温调节,通过砂温调节器进行,采用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方法,冷却水带走砂中的温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宝珠砂替代铸造常用的硅砂制造出覆膜砂,用于铸造生产各种小型铸件;通过宝珠覆膜砂代替精密铸造的生产方法,不但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还大幅减少了废品率,可显著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两台造型机同时动作造上下箱、造芯机造芯,动作连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系统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砂处理工艺流程图。其中:1、造型机;2、造芯机;3、合箱机;4、辊道砂型流动线;5、浇注机;6、2吨中频电炉;8、1吨中频电炉;10、控制中心室;11、输运砂管;12、漏砂管;13、铸件冷却系统;14、落砂系统;15、砂处理区;16、覆膜砂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控制中心、热芯盒造型工位、浇注工位和砂处理系统。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以实现年产1万吨小型铸件的生产目标,举例说明如下:1、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室10的位置正对生产线的上方,从大玻璃窗全部预览自动生产线的生产过程,13工位的造型部分完全显示在总控制大屏幕上,下面有13个小屏幕观察和控制每个工位的操作过程。控制室不间断的循环显示自动生产线的全部生产过程,浏览生产线的各部位的环境温度,湿度、砂温及热芯盒机的加热温度,控制时间;总控制大屏幕右面是砂处理控制部份,显示砂量、砂温、湿度及整个被处理砂的流动过程。另外再总控制大屏幕左面有八个兼控屏幕,主要用来控制浇注区的浇注情况,记录、显示浇注数量最后落砂铸件数量。2、热芯盒造型工位:造型工位也是生产线最关键的部位,设计时根据产量的要求和热芯盒机造型和芯的的速度计算出生产一箱需要6分钟。年产1万吨铸件的生产线,需要设计13工位热芯盒机,每工位设计有热芯盒机,其中,热芯盒机包括两台造型机1、一台造芯机2;工作时两台造型机1同时动作造上下箱,1分钟后,造芯机2开始动作造芯。待上箱造出后推入翻箱机,此时芯已造好机械手将芯子下入箱,合箱机3进入合箱步骤。热芯盒加热原理;加热方法,电加热法,热芯盒机带有自动控温和温度显示装置,显示在控制中心和设备上。漏砂系统是自动定量加砂系统,加砂完成后震动20秒,在进行挤压和加热的同时进行。合完箱后直接进入辊道砂型流动线。13个热芯盒造型工位制型时砂箱的长和宽是不变的尺寸,例如800x800,高度是可以变化的设计,例如具有300mm、400mm、500mm三种高度;砂箱由模具带出旁面斜度较大有利于脱箱。3、浇注工位浇注工位由熔炼区和浇注区组成;熔炼区,根据年产量设置5台2吨中频电炉6,4台1吨中频电炉8,2台喂丝机;浇注区可以同时4个包4个人浇铸,浇注包设计1吨,2吨炉分2包浇注,浇包一律采用摇包浇注,浇注前采用喂丝机喂丝脱氧。化学成分由光谱来检验控制,圆环试样看发起量,出炉温度1630℃,浇注前要测温,浇注温度控制在1560-1570℃。为了浇注不同材质的铸件换料时不出现混料,在熔化区和浇注区循环显示出造型的数量和牌号,提供准确的浇注箱数和换料时间,避免浇错材料。4、砂处理系统砂处理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宝珠砂再生系统、第二部分宝珠砂覆膜系统。第一部分宝珠砂再生系统:这一部分主要是浇注后的废砂进行再生处理,去除渣物、灰分,冷却后进入砂库待用。砂处理工艺流程如附图2所示,包括:落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热芯盒造型工位,其包括合箱机(3)、热芯盒机和漏砂系统,热芯盒机包括两台造型机(1)和一台造芯机(2);工作时,两台造型机(1)同时动作造上下箱,0.5‑1分钟后,造芯机(2)开始动作造芯,待上箱造出后,芯子入箱,合箱机(3)进行合箱步骤;浇注工位,由熔炼区和浇注区组成;砂处理系统,包括宝珠砂覆膜系统;以及输送线、输运砂管和控制中心;输送线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浇注工位,输运砂管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宝珠砂覆膜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热芯盒造型工位,其包括合箱机(3)、热芯盒机和漏砂系统,热芯盒机包括两台造型机(1)和一台造芯机(2);工作时,两台造型机(1)同时动作造上下箱,0.5-1分钟后,造芯机(2)开始动作造芯,待上箱造出后,芯子入箱,合箱机(3)进行合箱步骤;浇注工位,由熔炼区和浇注区组成;砂处理系统,包括宝珠砂覆膜系统;以及输送线、输运砂管和控制中心;输送线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浇注工位,输运砂管连接热芯盒造型工位和宝珠砂覆膜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砂系统为自动定量加砂系统,加砂完成后震动15-25秒,在挤压和加热的同时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热芯盒造型工位,造型时砂箱的长和宽为不变的固定尺寸,高度为可变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珠覆膜砂铸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浇包采用摇包浇注,浇注前采用喂丝机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晖王伟冉侯先龙雷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英洛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