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
,特别是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
技术介绍
在多工位级进模中由于凸模较多,各工序的(如压延、弯曲、翻边、拉伸等)凸模高度需保持一定的相对尺寸。生产模具的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往往要多次调整凸模,以满足各个凸模高度的要求。在调试模具过程中,为了满足精度上的要求,需通过打磨凸模刃的方式进行修复,如此一来则就要对其他凸模的高度加以微调。对于凸模高度的微调,现有的方式是钳工对凸模反复装配,不断试模来实现,一方面修改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试,同时修改幅度较小,以防止修改过度造成模具报废,因此调试的工作量较大,修改所述耗费的工作时间、人力物力都较大,造成生产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方便地微调凸模高度的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包括固定板、下板、上板、凸模、导杆、上板簧调节组件、下板簧调节组件、连接件,所述固定板、下板、上板从下到上顺次设置,所述固定板与下板之间、下板与上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上板上设有导孔,所述下板上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00)、下板(130)、上板(140)、凸模(110)、导杆(120)、上板簧调节组件、下板簧调节组件、连接件,所述固定板(100)、下板(130)、上板(140)从下到上顺次设置,所述固定板(100)与下板(130)之间、下板(130)与上板(140)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上板(140)上设有导孔(141),所述下板(130)上设有上通孔,所述固定板(100)上设有下通孔,所述导孔(141)、上通孔、下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导杆(120)的下端从上到下顺次穿过导孔(141)、上通孔后与凸模(1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板簧的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00)、下板(130)、上板(140)、凸模(110)、导杆(120)、上板簧调节组件、下板簧调节组件、连接件,所述固定板(100)、下板(130)、上板(140)从下到上顺次设置,所述固定板(100)与下板(130)之间、下板(130)与上板(140)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上板(140)上设有导孔(141),所述下板(130)上设有上通孔,所述固定板(100)上设有下通孔,所述导孔(141)、上通孔、下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导杆(120)的下端从上到下顺次穿过导孔(141)、上通孔后与凸模(1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杆(120)与下板(130)固定连接,所述凸模(110)可以在下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导杆(120)通过连接件与导孔(141)连接;所述上板簧调节组件设于下板(130)、上板(140)之间,所述下板簧调节组件设于固定板(100)、下板(130)之间,所述上板簧调节组件包括前调节件、后调节件,所述前调节件、后调节件分别对称设于导杆(120)的前侧、后侧上,所述前调节件、后调节件为同一构件,所述后调节件包括上固定座(151)、上板簧(152)、上螺杆(153),所述上板簧(152)向后呈拱形形状,所述上板簧(15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板(140)、下板(130)固定连接,所述上板簧(152)、上固定座(151)呈前后并列设置,所述上固定座(151)固定设于下板(130)上,所述上固定座(151)内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螺杆(153)的前端穿过第一螺纹孔与上板簧(152)拱起的外表面抵接;所述下板簧调节组件包括左调节件、右调节件,所述左调节件、右调节件分别对称设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珊,聂宝华,蒙宇,陆敏莎,黄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