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57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包括:(1)获得人脸中鼻子区域的模型,得到该区域的点云集合;(2)选择柔性鼻托的托架标准模型,将模型分为刚体鼻托座部分、鼻托座表面部分、可形变部分和基座部分;(3)对托叶表面采样,将采样点映射到鼻托座表面部分建立的局部坐标系中;(4)选择眼镜架模型,初始化托架位置;(5)根据鼻子区域点云集合、托架位置和映射关系,使用迭代拉近的方法逐次将托叶采样点移动到最靠近该点的鼻子表面,并更新托架网格;迭代完成后,将托架标准模型与眼镜架标准模型合并,完成柔性鼻托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鼻托,根据用户的鼻子形状自动优化,与鼻子的贴合程度高,适应脸部的不对称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眼镜设计、制作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人脸三维测量的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鼻托是眼镜架在鼻梁上起支撑作用的部件,对于眼镜的佩戴舒适性和美观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可调节的程度来划分,现有眼镜的鼻托设计方式可分为固定型通用设计、可调节设计和个性化定制设计三种。固定型通用设计主要用于非金属眼镜架,其设计是根据目标人群的典型鼻梁数据来确定一套固定的形状和参数,即所谓“版型”,固定型的通用鼻托设计不能提供调节的可能性,用户要在众多版型中选择自己佩戴舒适的。可调节设计可以进一步分为托叶活动型和机构调节型两种。托叶活动型的鼻托主要应用于金属架,这类鼻托由两部分构成,一为托叶,一为托臂。托叶部分由叶片和托桩构成,托桩借助基板包埋并固定在叶片中。托臂也是由两部分构成,一为托梗,一为桩盒,托梗为镜架本体(镜圈或梁)与桩盒的连接部,桩盒是容纳托桩的部件。托叶与托臂借助于螺钉构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一定的调整空间,包括鼻托高度、叶片角度及叶片与镜架的相对位置等。以固定螺钉为轴,托叶可做一定角度内的(通常为左右20~40度,上下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获取人脸中的鼻子区域部分模型以及该区域的点云集合;(2)选择柔性鼻托的托架标准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将模型分为:用于嵌入托叶的刚体鼻托座部分、与托叶贴合的鼻托座表面部分、可形变部分以及与镜架固定的基座部分;(3)对要嵌入到托架的托叶表面进行采样,并将得到的托叶采样点映射到鼻托座表面部分建立的一个局部坐标系中;(4)选择眼镜架的标准模型或定制模型,初始化托架位置,使托架的基座部分与眼镜架上的预设位置相贴合;(5)根据步骤(1)得到的鼻子区域点云集合以及步骤(4)中的托架位置,使用迭代拉近的方法逐次将托叶采样点移动到最靠近该点的鼻子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获取人脸中的鼻子区域部分模型以及该区域的点云集合;(2)选择柔性鼻托的托架标准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将模型分为:用于嵌入托叶的刚体鼻托座部分、与托叶贴合的鼻托座表面部分、可形变部分以及与镜架固定的基座部分;(3)对要嵌入到托架的托叶表面进行采样,并将得到的托叶采样点映射到鼻托座表面部分建立的一个局部坐标系中;(4)选择眼镜架的标准模型或定制模型,初始化托架位置,使托架的基座部分与眼镜架上的预设位置相贴合;(5)根据步骤(1)得到的鼻子区域点云集合以及步骤(4)中的托架位置,使用迭代拉近的方法逐次将托叶采样点移动到最靠近该点的鼻子表面,并根据映射关系计算鼻托座表面部分的位置,更新托架网格;迭代完成后,将托架标准模型与眼镜架标准模型合并,得到合成的完整镜框网络,完成柔性鼻托的设计;可选择的,选择3D打印方法进行柔性鼻托包括眼镜架的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1-1)利用三维测量方法获得人脸区域的三维网格模型和三维面部特征点集合;(1-2)读取人脸区域的三维网格模型中两个鼻侧点、鼻梁点位置;(1-3)根据这四个点构成的矩形,抠出三维网格模型中的相应位置作为鼻子区域部分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模型参数包含下述各个区域在设定的托架坐标系中的位置,具体为:托架与镜框相交的基座区域、用于嵌入托叶部分的鼻托座区域、鼻托座镂空的区域以及与托叶贴合的鼻托座表面区域;这些参数由鼻托架的设计人员给定,以包围盒的形式给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坐标系以鼻托座中轴与其表面相交的点作为坐标原点,鼻托座较长的方向为Y轴,短方向为X轴,设定Z轴使得托架模型所有点的Z坐标为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性化柔性鼻托的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步骤如下:(3-1)沿托叶表面均匀采样若干个点构成采样点集,将采样点集线性映射到鼻托座表面部分点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朱谷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