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气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煤层气开采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水力压裂煤储层,因此在进行煤储层气开发有利区和甜点区优选时,煤储层可压裂性是一项重要评价参数。但目前在对于煤储层气的选区评价选定井位的过程中,评价方法主要集中在煤储层气的资源因素以及渗透率等煤储层的物性参数的优选,暂无合适方法或技术对煤储层可压裂性优劣进行评价。这不仅使得煤储层气选区及井位部署出现盲区,而且造成评价结果可信度降低。在工程技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煤储层本身的物理性质的特殊性,对于压裂技术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求取待评价煤储层脆性指数BI;步骤2:求取在围压下煤储层断裂韧性KC;步骤3:求取待评价煤层的煤层厚度Eh;步骤4:求取煤层与围岩弹性模量差异Ek’;步骤5:求取待评价煤层的净压力系数σn;步骤6:计算煤岩的水分含量Mad;步骤7:计算煤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求取待评价煤储层脆性指数BI;步骤2:求取在围压下煤储层断裂韧性KC;步骤3:求取待评价煤层的煤层厚度Eh;步骤4:求取煤层与围岩弹性模量差异Ek’;步骤5:求取待评价煤层的净压力系数σn;步骤6:计算煤岩的水分含量Mad;步骤7:计算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分数Frac;步骤8:将煤层的可压裂性进行分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求取待评价煤储层脆性指数BI;步骤2:求取在围压下煤储层断裂韧性KC;步骤3:求取待评价煤层的煤层厚度Eh;步骤4:求取煤层与围岩弹性模量差异Ek’;步骤5:求取待评价煤层的净压力系数σn;步骤6:计算煤岩的水分含量Mad;步骤7:计算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分数Frac;步骤8:将煤层的可压裂性进行分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获取煤储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取待评价煤储层脆性指数BI:(1)式中,EBI’为待评价煤层归一化的弹性模量,EBImax和EBImin分别为煤储层最大和最小弹性模量,单位为GPa;(2)式中,μBI’为煤储层归一化的泊松比,μBImax和μBImin分别为煤储层最大和最小泊松比,无量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步骤2.1,求取煤储层抗压强度σc,σc=(0.0045+0.0035Vsh)EKc(4)其中,Vsh是煤储层泥质含量,Vsh=(GR-GRmin)/(GRmax-GRmin)(5)EKc是煤储层动态弹性模量,步骤2.2,再求取煤储层单轴抗拉强度St,St=σc/A(7)(4)式中,Vsh为待评价煤层泥质含量;(5)式中,GR为待评价煤层的伽马测井实测值,单位为API,GRmin为测得的井段砂岩层的自然伽马值,单位为API,GRmax为测得的井段泥岩层的自然伽马值,单位为API;(6)式中,EKc为待评价煤层的动态弹性模量,单位为GPa,vp为待评价煤层的纵波速度,单位为km/s,vs为待评价煤层的横波速度,单位为km/s;ρ为岩石密度,单位为g/cm3;(7)式中,A为常数;步骤2.3,在围压下岩石的断裂韧性KC,KC=0.0956pw+0.1383St-0.0820(8)为简化计算,(8)式中围压pw用最小水平主应力代替。步骤2.4,对待评价煤层的断裂韧性进行正向化、归一化处理,对KC进行正向化、归一化:Kc’=(Kcij-Kcjmin)/(Kcjmax-Kcjmin)(9)式中,Kc’是正向化的断裂韧性,Kcij是待评价煤层的断裂韧性,Kcjmin是所有评价煤层的断裂韧性最小值,Kcjmax是所有待评价煤层断裂韧性的最大值;式中,Kc”为正向化、归一化的断裂韧性;Kc’为正向化的断裂韧性;μKc为待评价煤层正向化后断裂韧性的均值,σKc为待评价煤层正向化后断裂韧性的标准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步骤3.1,利用已有的煤田钻孔以及煤储层气参数井资料,采用内插法线性拟合约束计算研究区域的煤储层厚度,煤储层厚度为Eh,单位m,步骤3.2,对煤储层厚度进行归一化:式中,Eh’为归一化的煤储层厚度,μEh为待评价煤层煤厚的均值,σEh为待评价煤层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财芳,蒋秀明,王博,房孝杰,张二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