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管路自由伸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管路自由伸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与输液器、透析管路及其他医用软管连接配套使用,特别有调整管长需求的临床场景。
技术介绍
输液、透析等临床治疗操作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基本治疗手段,并具有单次治疗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相同的姿势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实际使用时患者往往因为需要迁就管路位置,而无法放松成舒服的姿势,为缓解这一问题,医院常采用加长型管路,让患者能够尽可能多的自行调整,但是,过长的软管也很容易被患者压弯、缠绕或折扭。因此,适合患者实际使用需要长短的软管才能在治疗时发挥最好的作用,且避免使用错误和意外,特别是对于不同身高、体型、臂长或使用习惯等的患者来说,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同时满足要求的规格。另外,为满足不同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医用管路耗材生产企业往往设置几十甚至上百种规格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均居高不下,造成了利润瓶颈,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医用管路自由伸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偏心圆组合结构及棘轮机构实现转动即盘管的 ...
【技术保护点】
1.医用管路自由伸缩装置,包括医用软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1),下盖(2)和棘轮(3);所述上盖(1)为圆形,沿上盖(1)内面边缘处间隔设有数条上盖侧壁(1‑1),数条上盖侧壁(1‑1)之间的间隔处依次为弓形切口Ⅰ(1‑2)、上管位Ⅰ(1‑3)、开关位(1‑4)Ⅰ和下管位Ⅰ(1‑5);所述下盖(2)为圆形,沿下盖(2)内面边缘处间隔设有数条下盖侧壁(2‑1),数条下盖侧壁(2‑1)之间的间隔处依次为弓形切口Ⅱ(2‑2)、上管位Ⅱ(2‑3)、开关(2‑4)和下管位Ⅱ(2‑5),开关(2‑4)与下盖侧壁(2‑1)连为一体,开关(2‑4)与下盖(2)内面间隙配合,在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管路自由伸缩装置,包括医用软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1),下盖(2)和棘轮(3);所述上盖(1)为圆形,沿上盖(1)内面边缘处间隔设有数条上盖侧壁(1-1),数条上盖侧壁(1-1)之间的间隔处依次为弓形切口Ⅰ(1-2)、上管位Ⅰ(1-3)、开关位(1-4)Ⅰ和下管位Ⅰ(1-5);所述下盖(2)为圆形,沿下盖(2)内面边缘处间隔设有数条下盖侧壁(2-1),数条下盖侧壁(2-1)之间的间隔处依次为弓形切口Ⅱ(2-2)、上管位Ⅱ(2-3)、开关(2-4)和下管位Ⅱ(2-5),开关(2-4)与下盖侧壁(2-1)连为一体,开关(2-4)与下盖(2)内面间隙配合,在下盖(2)内面的中心处设有一个卡扣定位件(2-6),所述卡扣定位件(2-6)下端为空心柱,上端为空心帽,空心帽下面为平面,上面为弧面;开关(2-4)上设有拨柄(2-4-1)和止回棘爪(2-4-2),拨柄(2-4-1)在下盖(2)的外侧,止回棘爪(2-4-2)在下盖(2)的内侧,开关(2-4)能够以下盖侧壁(2-1)的连接处(2-4-3)为轴弹性弯曲;所述棘轮(3)为圆形,沿棘轮(3)圆周面上设有一圈轮齿(3-3),每一个轮齿(3-3)以棘轮(3)的圆心线为轴向顺时针偏斜,棘轮(3)的一侧设有一个卡扣紧固件(3-1),卡扣紧固件(3-1)为空心管状,在空心管口内壁设有一圈凸起,凸起内面为平面,凸起外面为弧面,棘轮(3)的另一侧设有一对圆柱体支撑轴(3-2),两个圆柱体支撑轴(3-2)之间有间距且以棘轮(3)圆心为中心对称分布;棘轮(3)设置在下盖(2)内面,棘轮(3)与下盖(2)通过卡扣紧固件(3-1)和卡扣定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舒文,张双双,郭晓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