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柳兴专利>正文

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744529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桑叶10‑15份,芦根15‑20份,大青叶10‑15份,金银花10‑15份,板蓝根15‑20份,鱼鲜草10‑15份,紫草10‑15份,夏枯草5‑15份,上述组分可用于制作颗粒冲剂、茶包和糖浆。具有清肺热解毒消炎,化痰润肺生津功效,同时对肺火引起的热咳或湿热交杂热咳痰黏或浓痰服之有效,可以起到治本的作用,毒副作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呼吸道炎症是人类常见疾病,大多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目前呼吸道炎症多用抗生素治疗,或者市场出现的常规中成药,抗生素其副作用比较多,且耐药性多。现有呼吸道常规中成药其多含有枇杷叶、陈皮、麻黄、半夏、款冬花、川贝母、橘红、紫苏或瓜蒌等药物,服用后易引起肺热,虽暂时有效,后期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复。如麻黄具有收缩支气管血管及平滑肌的作用,长期使用易加重气喘,不利于炎症消散;半夏虽有燥湿化痰作用,但其较热,服用后将产生肺热、且有毒,服用后易出现口舌麻木,咽喉疼痛干燥,声音嘶哑,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有过敏性休克;川贝母不适用于寒症等,使现有的呼吸道中成药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使用效果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清肺热消炎化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桑叶10‑15份,芦根15‑20份,大青叶10‑15份,金银花10‑15份,板蓝根15‑20份,鱼鲜草10‑15份,紫草10‑15份,夏枯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桑叶10-15份,芦根15-20份,大青叶10-15份,金银花10-15份,板蓝根15-20份,鱼鲜草10-15份,紫草10-15份,夏枯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份数如下:桑叶10份,芦根15份,大青叶10份,金银花10份,板蓝根15份,鱼鲜草10份,紫草10份,夏枯草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可用于制作颗粒冲剂、茶包和糖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肺热消炎化痰止咳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选用新鲜优质的干净中药按方比例配好后打成30-50目的药粉,放置在煎煮容器中,加水没过药粉,常温浸泡2天后,加热至沸腾后,60-70℃浸出2-3h,过滤后,药渣重复上述步骤2-3次将药液合并;2)将药液放置在真空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柳兴
申请(专利权)人:叶柳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