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诱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278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昆虫性信息素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葡萄花翅小卷蛾诱集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包括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和协同剂,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与协同剂的重量比为1∶(0.5‑100),其中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为(E,Z)‑7,9‑十二碳二烯‑1‑醇乙酸酯(E7,Z9‑12:Ac)和(Z)‑9‑十二碳烯乙酸酯(Z9‑12:Ac),所述协同剂组分为1‑戊烯‑3‑醇、己醛、莰烯、α‑蒎烯、β‑蒎烯、罗勒烯、2‑壬酮、棕榈酸乙酯、柠檬烯、桉树脑、1,8‑桉叶素、丁酸乙酯、乙酸龙脑酯、1,3,5,7‑环辛四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可准确应用于葡萄花翅小卷蛾虫情测报、大量诱捕、干扰交配,对于综合治理葡萄花翅小卷蛾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诱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性信息素制备
,特别是涉及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诱芯。
技术介绍
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botrana(DenisetSchiffermuller),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花翅小卷蛾属(Lobesia),是一种严重危害多种经济植物花和果实的世界性害虫,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被列为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昆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幼虫可为害葡萄花、浆果及成熟的葡萄果粒,对果实的为害常引发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除葡萄外,其寄主还包括橄榄、黑莓、樱桃、油桃、柿子和石榴等。葡萄花翅小卷蛾源产地为意大利,现已传至全欧洲、非洲北部和西部、亚洲的中东和远东地区以及美国部分地区。2009年到2014年葡萄花翅小卷蛾在美国加州的肆虐致使当地价值约57亿美元的葡萄及核果作物受到威胁,几乎使得美国的葡萄出口因此而中断。随着国际水果贸易的增加,葡萄花翅小卷蛾入侵我国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在加强进境葡萄的检疫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其的基础研究,以应对葡萄花翅小卷蛾对我国葡萄产业的挑战。应用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和协同剂,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与协同剂的重量比为1∶(0.5‑100),其中,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由以下组分按照各自重量份组成:(E,Z)‑7,9‑十二碳二烯‑1‑醇乙酸酯(E7,Z9‑12:Ac)95‑99份,(Z)‑9‑十二碳烯乙酸酯(Z9‑12:Ac)1‑5份,所述协同剂由以下组分按照各自重量份组成:1‑戊烯‑3‑醇0‑9份、己醛0‑9份、莰烯0‑9份、α‑蒎烯0‑9份、β‑蒎烯0‑9份、罗勒烯0‑9份、2‑壬酮0‑9份、棕榈酸乙酯0‑9份、柠檬烯0‑9份、桉树脑0‑9份、1,8‑桉叶素0‑9份、丁酸乙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花翅小卷蛾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和协同剂,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与协同剂的重量比为1∶(0.5-100),其中,所述葡萄花翅小卷蛾性信息素由以下组分按照各自重量份组成:(E,Z)-7,9-十二碳二烯-1-醇乙酸酯(E7,Z9-12:Ac)95-99份,(Z)-9-十二碳烯乙酸酯(Z9-12:Ac)1-5份,所述协同剂由以下组分按照各自重量份组成:1-戊烯-3-醇0-9份、己醛0-9份、莰烯0-9份、α-蒎烯0-9份、β-蒎烯0-9份、罗勒烯0-9份、2-壬酮0-9份、棕榈酸乙酯0-9份、柠檬烯0-9份、桉树脑0-9份、1,8-桉叶素0-9份、丁酸乙酯0-9份、乙酸龙脑酯0-9份、1,3,5,7-环辛四烯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向东王忠跃刘永强蔡欢欢张开心胡西旦·买买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