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0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组件,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发电瓦容易产生晃动、抗风揭能力较差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包括瓦脊部和水道部,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均为弧形,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瓦脊部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水道部的曲率半径,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一侧边沿与所述水道部连接,且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另一侧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与所述水道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瓦脊部内密封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光伏电站得到了大力推广。但是传统的光伏电站占地面积较大,使得光伏电站的建设受到的较大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将太阳能电池板设计为瓦片的技术。现有太阳能发电瓦包括圆弧形的瓦脊部和水道部,任一太阳能发电瓦的瓦脊部与相邻的太阳能发电瓦的水道部搭接,瓦脊部的边沿与相邻太阳能发电瓦的水道部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小,相邻太阳能发电瓦的连接力较小,若遇大风天气,容易产生晃动,抗风揭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及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可解决现有技术太阳能发电瓦容易产生晃动、抗风揭能力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包括瓦脊部和水道部,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均为弧形,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瓦脊部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水道部的曲率半径,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一侧与所述水道部连接,且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另一侧的边沿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与所述水道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瓦脊部内密封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地,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内径不小于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外径,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一端与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瓦包括沿径向连接的瓦脊部和水道部,瓦脊部和水道部均为弧形,瓦脊部沿径向远离水道部的一侧边沿处设置有翻边,该翻边的外径与水道部的内径相等,任一太阳能发电瓦的翻边与径向另一相邻太阳能发电瓦的水道部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沿径向相邻瓦搭接的连接强度较大,遇大风天气,不容易产生晃动,且抗风揭能力较高。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包括连接件、挂瓦条和多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所述太阳能发电瓦上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挂瓦条连接,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连接件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开设在所述太阳能发电瓦上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挂瓦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挂瓦条固定有挂接件,所述连接绳套设在所述挂接件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固定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发电瓦上的卡钩,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挂瓦条可转动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远离所述挂瓦条的一端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卡钩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瓦脊部的第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内径不小于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外径,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水道部的第一端。进一步地,上层的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下边沿位于相邻下层的所述瓦脊部的上边沿与下层的所述太阳能发电瓦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边沿之间,或与下层的所述太阳能发电瓦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边沿平齐。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和挂瓦条,太阳能发电瓦组件的导水效果好、相邻瓦之间的连接力也较可靠;并且太阳能发电瓦和挂瓦条通过安装件与连接件的间隙配合来连接,连接件与安装件的接触面积较小,连接件通过安装件的接触位置给太阳能发电瓦传递的力较小,太阳能发电瓦不需因装配承载较大的力,避免太阳能发电瓦因安装而出现破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的结构组成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组件中连接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瓦组件中连接绳上卡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瓦1,包括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其中,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均为弧形,瓦脊部11沿径向的一侧与水道部12连接,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的弯曲方向相反,且瓦脊部11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水道部12的曲率半径,瓦脊部11沿径向的一侧边沿与水道部连接,且瓦脊部11沿径向的另一侧边沿设有翻边14,该翻边14的外径(图1中翻边14的外壁14a的半径为外径,内壁14b的半径为内径)与水道部12的内径(图1中水道部12的外壁12a的半径为外径,内壁12b的半径为内径)相等,瓦脊部11内密封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3。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瓦1包括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均为弧形,且瓦脊部11沿径向的一侧与水道部12连接,瓦脊部11和水道部12的弯曲方向相反,瓦脊部11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水道部12的曲率半径,太阳能电池板13位于瓦脊部11内,雨水滴落在太阳能发电瓦1上时,可迅速从瓦脊部11滑落进入水道部12内,雨水接触瓦脊部11的时间较短,不易渗入太阳能电池板13内,且水道部12可迅速将雨水排出,使得太阳能发电瓦1的导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并且瓦脊部11的面积较大,使得太阳能电池板13的铺设面积也较大,储能效果好,同时适用于仿古建筑中使用,美观度较好。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多个太阳能发电瓦1左右搭接(即图4中的左右两侧)时,一个太阳能发电瓦1的翻边14可搭接在左侧或右侧的另一太阳能发电瓦1的水道部12内,且该翻边14的外壁14a与另一太阳能发电瓦1的水道部12的内壁12b相贴,即两者的接触面积大,左右相邻两个太阳能发电瓦1的连接力较大,遇大风天气,不容易产生晃动,且抗风揭能力较高。此外,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13位于瓦脊部11的中线上、且两侧对称,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3具体为柔性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13与瓦脊部11沿径向的边沿之间的间距D1不小于10mm。在太阳能发电瓦1使用时,需要将多个太阳能发电瓦1相互搭接铺设。因此,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瓦脊部11沿轴向的第一端111的外径(图1中瓦脊部11的外壁11a的半径为外径)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瓦脊部11沿轴向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脊部和水道部,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均为弧形,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瓦脊部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水道部的曲率半径,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一侧边沿与所述水道部连接,且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另一侧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与所述水道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瓦脊部内密封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4 CN 20182052845541.一种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脊部和水道部,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均为弧形,所述瓦脊部和所述水道部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瓦脊部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水道部的曲率半径,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一侧边沿与所述水道部连接,且所述瓦脊部沿径向的另一侧边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外径与所述水道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瓦脊部内密封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一端的内径不小于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二端的外径,所述瓦脊部沿轴向的第一端与所述水道部沿轴向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3.一种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挂瓦条和多个上述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所述太阳能发电瓦上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挂瓦条连接,且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连接件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虎朱彦君彭富强孙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