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横梁,每个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多个压块,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彩钢瓦的夹持组件,所述横梁包括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老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彩钢瓦屋顶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工业屋顶,彩钢瓦的结构和厚度差异较大,下面钢构结构的承载设计预留荷载差异也很大,基于目前光伏组件和热浸镀锌钢支架或铝合金支架组合的解决方案,对于部分既有彩钢瓦建筑物其重量往往超过建筑预留安全荷载范围,对既有建筑物安全造成影响;常规的热浸镀锌钢支架和铝合金支架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很难满足25年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老化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横梁,每个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多个压块,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彩钢瓦的夹持组件,所述横梁包括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本技术的优点为:采用的横梁由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组成,这样的横梁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抗老化且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使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能够适用于彩钢瓦屋顶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横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夹持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一螺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A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横梁1,每个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多个压块2,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彩钢瓦的夹持组件3,所述横梁1包括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所述压块2由沿着压块2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组成。其中塑料为聚氨酯。上述横梁1、压块2和夹具3均采用拉挤成型的工艺进行制备,具体如下:将质量分数为50—85%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穿过模具,所述模具至少具有注胶浸透区、预成型区以及固化区;通过聚氨酯注胶系统将即时合成的聚氨酯以高压的方式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使位于注胶浸透区内的玻璃纤维被高压的聚氨酯完全浸透;玻璃纤维的头部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移动,使被聚氨酯浸透的玻璃纤维在牵引作用下移动到预成型区内进行加热,得到预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着牵引装置产生的持续牵引作用力,使预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经过固化区固化成型后被拉出到模具外部。对于上述的具体工艺,具体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步骤1,将位于玻璃纤维周围的玻纤毡以及质量分数为50%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依次穿过轨迹导纱器和模具,轨迹导纱器位于模具的上游,轨迹导纱器上至少设有一个供玻璃纤维穿过的第一通孔,轨迹导纱器上还至少设有一个供玻纤毡穿过的第二通孔,这些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周围,其中玻璃纤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再穿过所述模具,玻纤毡穿过第二通孔后再穿过所述模具,玻纤毡以及玻璃纤维穿过模具后通过牵引装置被同步牵引。所述模具至少具有注胶浸透区、预成型区以及固化区;模具的总长度为120cm,其中注胶浸透区的长度为60cm,预成型区以及固化区的长度为60cm。步骤2,通过聚氨酯注胶系统将即时合成的聚氨酯以高压的方式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即将小于等于7MPa的聚氨酯以50~4800ml/min的速度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本实施例中,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的聚氨酯的压力为0.2MPa,且以547ml/min的速度向注胶浸透区内注入聚氨酯。将具有压力的聚氨酯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使位于注胶浸透区内的玻璃纤维和玻纤毡被高压的聚氨酯完全浸透;聚氨酯注胶系统为北京京华派克聚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JHPK—G20A的注胶系统。所述注胶浸透区上的注胶口的轴向与玻璃纤维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钝角的大小为90.5至135度优选地,钝角为95度,采用钝角的好处在于,在向模具内注入聚氨酯时,使聚氨酯沿着玻璃纤维移动的方向流动,使得聚氨酯在模具内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这样有利于使聚氨酯对玻璃纤维的完全浸透起到帮助作用。步骤3,玻璃纤维和玻纤毡的头部在牵引装置的牵引作用下移动,使被聚氨酯浸透的玻璃纤维在牵引作用下移动到预成型区内进行加热,得到预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成型区由预热区和凝胶区组成,其中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50—140℃,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50—200℃,优选地,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120℃,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70℃。步骤4,随着牵引装置产生的持续牵引作用力,使预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经过固化区固化成型后被拉出到模具外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15~1830cm/min,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1750cm/min。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步骤1中,是将位于玻璃纤维周围的玻纤毡以及质量分数为80%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依次穿过轨迹导纱器和模具。步骤2中,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的聚氨酯的压力为0.2MPa,且以75ml/min的速度向注胶浸透区内注入聚氨酯。步骤3中,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60℃,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90℃。步骤4中,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60cm/min。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步骤1中,是将位于玻璃纤维周围的玻纤毡以及质量分数为81%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依次穿过轨迹导纱器和模具。步骤2中,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的聚氨酯的压力为0.2MPa,且以60ml/min的速度向注胶浸透区内注入聚氨酯。步骤3中,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70℃,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80℃。步骤4中,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50cm/min。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如下:步骤1中,是将位于玻璃纤维周围的玻纤毡以及质量分数为80.5%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依次穿过轨迹导纱器和模具。步骤2中,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的聚氨酯的压力为0.2MPa,且以61ml/min的速度向注胶浸透区内注入聚氨酯。步骤3中,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65℃,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75℃。步骤4中,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50cm/min。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一不同之处如下:步骤1中,是将位于玻璃纤维周围的玻纤毡以及质量分数为79%的连续玻璃纤维的头部依次穿过轨迹导纱器和模具。步骤2中,注入到模具的注胶浸透区内的聚氨酯的压力为0.2MPa,且以72ml/min的速度向注胶浸透区内注入聚氨酯。步骤3中,预热区的加热温度为80℃,凝胶区的加热温度为165℃。步骤4中,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速度为55cm/min。申请人将实施例2至实施例5制成的4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切成1.5米长的样品(样品规格型号为:双C型28×56型材),送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质检中心,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检验的要求为:对提交的样品进行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最大弯曲应力、1.5倍厚度处弯曲应力、弯曲弹性模量、短梁层间剪切强度、压缩强度进行测试,上述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如下表:在上述单位的检验编号为:玻纤质检(QSW)字第(18040115)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以及检验结论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提高拉挤速度,从而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2.随着玻纤含量增加,树脂用量降低,型材的总成本在大幅度降低(树脂的价格是玻纤价格的5至10倍);3.在一定线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横梁,每个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多个压块,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彩钢瓦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横梁,每个横梁的一端固定有多个压块,横梁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彩钢瓦的夹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沿着横梁轴向布置的纤维和包覆纤维的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一端形成有沿该横梁轴向布置的第一槽体,横梁的另一端形成有沿该横梁轴向布置的第二槽体,横梁的一端设有位于第一槽体口部的第一限位部,横梁的另一端设有位于第二槽体口部的第二限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二螺栓,第一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一槽体中并由第一限位部限位,第一螺栓的螺杆暴露在第一槽体的外部并与压块固定连接;第二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二槽体中并由第二限位部限位,第二螺栓的螺杆暴露在第二槽体的外部并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头部呈矩形,矩形的两个对角均为圆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圆角的弧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剑李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川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